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关于所得税会计最新解读(热点)
解税宝 2018-09-09 10:30:00

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核算过程如下:

(一)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

(二)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

(三)计算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

【提示】“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的典型项目:交易性金融负债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

【提示】“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的典型项目:预计负债

(四)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

1.“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所得税税率

2.“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未来转回时的所得税税率

(五)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

1.“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2.“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六)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收益)

资产的计税基础: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现就有关资产项目计税基础的确定举例说明如下:

1.固定资产

(1)折旧方法不同产生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既可以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也可以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方法计提折旧,前提是有关的方法能够反映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新教材改写为预期消耗方式)。税法规定,除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例如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等),基本上可以税前扣除的是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因折旧方法的不同,会产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2)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折旧年限是由企业按照固定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估计确定的。但税法规定了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而因折旧年限的不同,也会产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提示】税法规定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20年、10年、5年、4年、3年。考试时,题目中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可能与税法原文规定年限不同,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即可。

(3)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持有固定资产的期间内,在对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下降,但计税基础不会随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也会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2014年第29号)

①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部分,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思考题】会计折旧年限10年,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20年,会计折旧20万元,税法折旧10万元,需要纳税调整?

『正确答案』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10(20-10)万元。

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已期满且会计折旧已提足,但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尚未到期且税收折旧尚未足额扣除,其未足额扣除的部分准予在剩余的税收折旧年限继续按规定扣除。

②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折旧应按会计折旧年限计算扣除,税法另有规定除外。

【思考题】会计折旧年限40年,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20年,会计折旧5万元,税法折旧10万元,需要纳税调整?

『正确答案』不需要纳税调整

③企业按会计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其折旧仍按税法确定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算扣除。

④企业按税法规定实行加速折旧的,其按加速折旧法计算的折旧额可全额在税前扣除。

【例·计算分析题】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各年税前利润均为10 000万元。2×17年6月30日以5 000万元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并于当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在会计核算时估计其使用寿命为5年。按照适用税法规定,按照10年计算确定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假定会计与税法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均为零。甲公司2×17年末、2×18年末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①2×17年末:

年末资产账面价值=5 000-5 000/5×6/12=4 500(万元)

年末资产计税基础=5 000-5 000/10×6/12=4 750(万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4 750-4 500=250(万元)【在未来期间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50×25%=62.5(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62.5-0=62.5(万元)

2×17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62.5(万元)

2×17年应交所得税=(10 000+会计折旧5 000/5×6/12-税法折旧5 000/10×6/12)×25%=2 562.5(万元)

2×1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2 562.5-62.5=2 50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6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562.5

②2×18年末:

年末资产账面价值=5 000-5 000/5×1.5=3 500(万元)

年末资产计税基础=5 000-5 000/10×1.5=4 250(万元)

年末累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 250-3 500=75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750×25%=187.5(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87.5-62.5=125(万元)

2×18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125(万元)

2×18年应交所得税=(10 000+会计折旧5 000/5-税法折旧5 000/10)×25%=2 625(万元)

2×18年确认所得税费用=2 625-125=2 500(万元)

【例·计算分析题】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17年3月31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成本为5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2×18年12月31日,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3 500万元。税法规定,该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应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A公司各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均为10 000万元。A公司2×17年末、2×18年末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①2×17年末:

年末资产账面价值=5 000-5 000/10×9/12=5 000-375=4 625(万元)

年末资产计税基础=5 000-5 000×2/10×9/12=5 000-750=4 250(万元)

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4 625-4 250=375(万元)【将于未来期间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75×25%=93.75(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93.75(万元)

2×17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93.75万元

②2×18年末:

2×18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5 000-375-5 000/10=4 125(万元),该账面价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3 500万元,应计提625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年末资产账面价值=5 000-375-5 000/10-625=3 500(万元)

年末资产计税基础=5 000-750-(5 000×2/10×3/12+4 000×2/10×9/12)=3 400(万元)

年末累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 500-3 400=10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00×25%=25(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25-93.75=-68.75(万元)

2×18年确认递延所得税收益68.75万元

2×18年应交所得税=(10 000+会计折旧5 000/10+减值准备625-税法折旧850)×25%=2 568.75(万元)

2×18年确认所得税费用=2 568.75-68.75=2 500(万元)

【例·计算分析题】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1)2×15年末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成本为3 6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年限最低为15年,甲公司在计税时按照15年采用直线法计算确定的折旧在所得税税前扣除。2×17年末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年末账面价值=3 600-3 600÷10×2=2 880(万元)

年末计税基础=3 600-3 600÷15×2=3 120(万元)

年末累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 120-2 880=24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40×25%=6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60-30=30(万元)

2×17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为-30万元

(2)2×18年10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10年调整为20年,该项变更自2×18年1月1日起执行。2×18年末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2×18年的折旧额=3 600÷10×9/12+(3 600-3 600÷10×2-3 600÷10×9/12)÷(20×12-2×12-9)×3=307.83(万元)

年末账面价值=2 880-307.83=2 572.17(万元)

年末计税基础=3 600-3 600÷15×3=2 88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 880-2 572.17)×25%=76.96(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76.96-60=16.96(万元)

2×18年确认递延所得税收益为16.96万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
会计头条:一点所得税会计(三)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属于什么科目?
《会计》答疑周刊第17期
2013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复习重点10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