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区域融媒体平台:从多方PK到协同与规范?

  笔者此前在《当下县级媒体融合平台跨域建设案例(上)》《媒体融合力评价是当下关键---县级媒体融合平台跨域建设案例(下)》两篇文章中介绍了众多省级(也包括个别副省级城市台机构)机构旗下的融媒体平台与区县级传媒机构合作共建融媒体平台的案例。这些平台建设案例的实质是传媒行业“区域专属云”的发展

  在此前的案例中,参与到县级媒体融合平台建设浪潮之中的,除了省级广播电视台和日报系之外,有线运营商也参与其中。之前笔者主要介绍了广西“广电云”的情况,即: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广西广电网络共同建设广西“广电云”的情形。本文重点在于探讨有线运营商在融媒体平台建设中的优劣势。 


广电网络机构建设区域融媒体平台的优势

  笔者认为,广电有线网络运营商在区域融媒体平台建设中,具备如下优势:

  (一)经过多年的三网融合竞争,领先的省级有线运营商在不断扩大业务外延的同时,大都朝着云平台方向发展,部分已经基本完成云平台建设,在云平台应用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积累与经验。此为必要条件之一。

  目前各地省级有线运营商业务范围覆盖了互动电视、家庭数字娱乐、民生信息服务、区域政务服务,甚至涵盖电子商务、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领域。为了加强实现便捷化的业务服务和加强业务管理,一些领先的省级有线运营商开始朝着云化业务平台努力,部分已经完成云平台建设。即使没有完成的有线运营商,在业务平台领域也经过了充分的技术交流。

  考虑到融媒体平台重要的技术创新引领作用,这些技术经验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只是财富。而且,这些技术经验包括教训是在多年的三网融合竞争之中发展出来的,不是某些纯系统内机构闭门造车就可以体会的。不说别的,笔者曾经围观了某机构针对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机房,那个布线、安全防护及基础管理规范肯定会被专家质疑为“临时工”所建(考虑笔者自身安危,就不便拿图给大家看了)。

  (二)有线运营商将电视/视频服务——包括互动视频作为基础服务,具备很强的基本视频能力,这是传统媒体向融媒体服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此为必要条件之二。这一点,我认为是毋庸置疑的——最热闹的新媒体业务必然是视频服务,尤其是移动直播和移动短视频。有线运营商在视频应用方面的经验积累,不是传统上基于“文字+图片”出版业务的报社系可以比拟的。笔者也很想了解:日报系机构在公众级视频应用方面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例如,用户承载规模、视频编解码能力、自适应码流等等。

  从这个角度,电视媒体在传统媒体来说应该是具备主流地位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某些县域融媒体平台中心是原报社系领导为主,原电视台领导为辅。这种国情特色让人不得不佩服。

  (三)省级有线运营商具备“省、市、县/区、镇、村”的五级专有网络覆盖体系和本地化技术维护能力,是具备高安全性的现代信息网络体系,满足当下及未来融媒体中心发展需求,尤其是未来结合政务管理的“新闻/媒体+服务”型智慧应用需求。有线运营商可直接以专网服务于跨域的县市级融媒体中心,在帮助其进行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同时满足安全性需求。毕竟,对于大多数媒体机构尤其是电视台而言,必然存在很多高安全需求的应用。

  更重要的是,笔者认为:对于县域融媒体中心而言,其任务绝不是仅限于统一信息资源、加强对外新媒体渠道发布;未来县域融媒体中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与当地政府委办部门紧密结合,更好地帮助地方政府提高政务服务地便捷性、高效性包括及时性。也就是说,县级融媒体中心未来的核心任务是通过与地方政务管理服务部门的深入协作,形成“政务信息(媒体)+政务服务(连接)”的本地化模式,由此重建本地公信力和打破新媒体娱乐导致的身份剥夺(参考笔者前文《从“身份剥夺”谈基层媒体的战略回归》)。从这个角度,笔者认为:当中央领导层明确提出“新闻+服务”口号的时候,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任务就必然从媒体传播适度延伸至县域治理,否则无法完成“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目标。

  而在上述“政务信息(媒体)+政务服务(连接)”的过程中,很大成都要牵涉众多政府服务部门的信息与数据。考虑到信息网络安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线网络运营商提供的专网服务在其中必然是最优选择之一。

  另一方面,部分有线网络运营商近年来也在加强政务工程服务(如“雪亮工程”),探索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应用,与地方政府形成紧密协作。所以,有线运营商和地方传媒机构可以携手努力,共发展高效的政务服务。

  基于中国的“国情特色”,笔者愿意将其作为最重要的“必要+充分”条件之一。但这个条件到底要占多大权重,确实要视特定地域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具体定位,包括下一步的政策推动。

  (四)有线运营商的五级网络渠道可以直达家庭用户(大屏端),甚至覆盖部分社区空间(小屏),部分领先的有线运营商也在发展小屏用户;这对于期望实现用户互动,以及获得全面用户互动数据的融媒体机构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用户渠道。此为充分条件之一。这其中,用户互动对于新媒体到底有什么意义?笔者想用一句话表明:没有用户参与的媒体形态本质上都是web1.0或者web1.5。当然,大屏端的用户互动,其实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支撑。这也是台网协作专委会一直倡导的。其次,用户数据尤其视互动数据,将作为关键的媒体资产成为未来媒体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笔者在此前文章有过相关描述及案例介绍,此处不再举例。


广电网络机构建设区域融媒体平台的不足

  毋庸置疑,有线网络运营商在上述融媒体平台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劣势

  第一,在云平台技术能力包括运维升级等方面,各地有线运营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继续提升实践经验。所谓比下有余,比上则或不足。笔者想慎重提醒的是,不管哪一方来建设融媒体云平台,平台的技术运维都是个问题。所以,这种行业专属云的建设与运维规范也是急需出台的。

  第二,从云平台层次而言,有线运营商的优势在于IaaS基础能力和部分PaaS支撑应用之外,但在部分PaaS支撑和SaaS服务能力上应该需要对外开放合作;或者需要与传媒机构几第三方机构一起探索,共同完善平台能力。比如,在移动客户端的模块化设计与应用方面,公开市场肯定有一些有竞争力的服务机构。再比如,之前在江苏县级融媒体案例评选活动中,太仓台的技术负责人王奕正在投资开发一个面向本地“线上+线下”的运营工具开发(2018年7月已获得国家版权局证书)。笔者认为这类想法非常接地气而有创意,真正体现技术创新引领运营创新,非常适合当下的县级台及城市台实际业务状况(关于此工具更多细节笔者就不能透露啦)。

  第三,在地方政务信息与服务应用的汇聚及开发过程中,有线运营商也需要与地方政府及传媒机构共同协作,一起努力开发政务应用和完善业务体验。

  第四,融媒体平台除了本地化的服务之外,也需要逐渐探索跨域的运营协作,包括各种与外部互联网新媒体的对接协作。这也是有线运营商的劣势所在,同样需要与地方传媒共同努力。这些新媒体运营,有些行动较早的传媒机构或许探索比较深,有一些初步的经验;但或许需要在跨域协同的背景下重新考虑其中关键。 比如,笔者很关注的一点是本地社区化运营,并将之作为融媒体成功的标志之一。而这种本地社区化运营或许需要一定的外部优质资源引入,以及适度的跨域推广和导流,跨域融媒体平台能否为其提供适度的运营支撑?


小结:亟待规范的区域融媒体平台

  作为对县域融媒体中心发展的重要视角,以上从技术能力、安全性、未来业务发展匹配性等角度展开分析,显然也可用来分析其它建设方(包括互联网公司在内)的优劣势。笔者就不一一展开,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有经过充分的而规模化的电视、视频、政务服务等业务实践验证,并具备对应安全机制的云平台,更有机会发展成为真正的融媒体支撑平台;但在云平台应用层支撑、政务开发、媒体运营、跨域协作等方面,区域融媒体平台非常需要开放协作空间,以及多方共同的探索。

  而最大的不确定性或来自于政府部门的需求及接下来可能的规范;否则,融媒体平台建设全可能完全成为政府不同部门的利益争夺点。地方政府部门如何看待融媒体平台的技术指标、安全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看待未来可能的业务规范?平台建设的资金支持方式是什么?融媒体发展的社会效应到底如何衡量?政府关注点是区域融媒体的建设本身还是运营促进?政府如何推动下一步可能的跨域协同?行业领先的媒体云在县市融媒体推进中能否获得足够的拓展空间和展现机会?行业专属云在与互联网新媒体协作中,能否作为区域传媒利益代表提升API接口权限等话语权?这些问题或许都需要中央与省级政府层面更为明确的政策规范文件——也就是大家一心期盼的顶层设计问题。

区域融媒体平台建设亟待规范

  跨域融媒体平台到底市唐僧肉?还是重树县域传媒公信力及改善县域治理的有效工具?且让我们期待接下来的顶层设计!(我说的是懂传媒懂运营懂技术的顶层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广电蔡国炎:媒体融合节点问题的思考
首个省级民生微博平台将落户新浪
万字专题全面剖析「县级融媒体」 | 热门考点TOP3不学不许上考场
长兴、分宜、项城等七家县级融媒体如何实现百万至亿级收入?
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
媒体转码--BSC(会话边界控制)该怎么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