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我们要一起奔小康!”

30岁的侯刚是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村民。在村里,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扶贫车间负责人。

在侯刚的家门口,停放的一辆崭新白色轿车是他去年花10万元买的。走进家里,窗明几净,家具摆放整齐,几盆鲜花装点其中,温馨而又惬意。

侯刚的妻子也在扶贫车间上班,是一名操作工,每月收入3000多元。侯刚告诉记者:“我每月工资4000多元,两个人工资加起来有7000多元,而且这是净挣的,因为吃住都在家里。”

生活的变化,让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年轻人感慨万分:“如今的日子真是好呀!”

时针拨回到5年前,那时候,侯刚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据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介绍,该村是一个生态移民村,村里有1699户、701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多时有1036户、4497人,大都是从固原市原州区、吴忠市同心县等地搬迁而来。

侯刚8年前他和父母一起从原州区张易镇搬迁到弘德村,“父母在家种地,我们俩在外打工,收入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说。

   2018年,一切有了转机。

这一年,刚刚成立不久的兴业银行银川分行捐赠了100万元,加上各项扶贫资金等共计500万元,投入到弘德村建设扶贫车间。车间建成后,村里引进了一家纸箱厂,专门生产各种规格的纸盒、礼品盒等包装用品。

“扶贫车间就在家门口,孩子老人都能照顾,还能挣工资!”扶贫车间建成运营后,侯刚和妻子成了第一批进车间的工人。

刚进车间时,侯刚做的是单一的机器操作工作,但他年轻好学,闲暇时总会把各类机器研究一下。时间一长,大型模切机、高速印刷开糟机、粘箱机、贴面机、钉箱机,几乎所有机器他都能操作。

机器操作娴熟,加上勤劳吃苦,侯刚从一名普通工人做到了小组长、主机手,直到车间负责人。家里的收入也是年年攀升,去年他主动退出了建档立卡户。

在车间上班的不仅有年轻人,还有老年人。塑料提手安装工作“门槛”低,老人就能轻松完成,每天近40元的收入也吸引了村里很多老人走出家门、走进车间。据任军介绍,在扶贫车间等项目的带动下,村贫困发生率从69.8%下降到了0.78%,建档立卡贫困户从1036户减少到20户。

“去年我们成功实现了整村脱贫。有很多村民在扶贫车间里找到了脱贫路子,走上了致富大道,我们要一起奔小康!”任军的话语中洋溢着满满的憧憬。

(来源:金融时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牢记精准扶贫应知应会知识
部门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昔日贫困户今成“扶贫人”
常宁市大力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
她开直播只是为了聊天解闷,没想到有人下了大单子
每日小康村|宁夏永宁原隆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