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郑州关于防空洞的回忆 揭开防空洞的神秘面纱

河南商报记者 熊晓辉

实习生 韩忠林

如果不是因为一起起废弃防空洞造成的道路坍塌事故,很多人似乎并不知道,郑州地下还有一个巨大的防空洞网络。

不过,对于上了年纪的老郑州们来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场全民参与修建防空洞的运动,让他们记忆深刻。

本期历史故事汇,我们就来揭开郑州地下防空洞的神秘面纱,听老郑州讲一讲当年修建防空洞的那些事儿。

为加强战备

全民参与修建防空洞

1968年国庆节前夕,时任郑州国棉三厂武装部干事的孙军来到嵩山饭店参加市里组织的会议。他记得,会议传达了中苏关系的紧张局面,最后传达中央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各单位都要修建防空洞加强战备……”第二天,国棉三厂就开始组织挖防空洞,与此同时,全郑州乃至全国一场轰轰烈烈的挖防空洞运动开始了。

孙军来回忆,当时具体怎么挖,上面没有具体要求,不过规格上要求宽度不得小于1.6米,深度不得低于9米,还得保证能够容纳下全厂6000多人。

“当时厂里抽调了170个精壮劳力负责挖掘,三班倒,不分昼夜。”孙军来回忆,“几乎当时所有的机关单位、学校、家属院都在挖防空洞,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十多岁的孩子,人人参与。”

当年20多岁的王洪林在郑州三义街小学当老师,他说,因为挖防空洞出现坍塌,一名12岁孩子死亡。而1969年11月,当时的市建筑公司防空洞塌方造成7死7伤。即使这样,也依然阻挡不了人们挖防空洞的热情。王洪林说,当时郑州市区地下几乎都被挖空了,很多防空洞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网络。

有些防空洞设施非常齐全,国棉三厂的防空洞设有办公室、食堂、医院等,还安装有照明设备,俨如一座地下城。

郑州修建防空洞

缘于空袭的惨痛记忆

1976年,国棉三厂的防空洞曾被当作一个“参观项目”展示给来访郑州的国际友人。

当时负责接待工作的卢法舜说:“外国记者好奇地问防空洞的用处,我介绍说,防空洞是一种防御性的措施,遇到战争,我们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先躲起来,找准时机反击。”

卢法舜说,其实郑州轰轰烈烈修建防空洞,除了因为中央下达要求之外,也缘于郑州人民对战争空袭的惨痛记忆。

今年82岁的司友杰回忆,他小时候正赶上抗日战争,日军飞机经常对郑州实施轰炸,1938年5月,日军一次轰炸就炸死郑州市民64人。

司友杰说,抗战八年郑州像这样的轰炸惨剧太多了,“当时郑州还比较小,人口不多,加之财力物力有限,也没有什么防空洞设施,飞机来了人们无处可躲。”他说,有市民自己挖了一些小的“猫耳洞”,飞机一来就钻进去躲避,但是郑州土质松散,这些“猫耳洞”一经轰炸很容易坍塌。

“因为郑州人民对空袭有着切身的惨痛记忆,因此后来上面一要求挖防空洞,大家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司友杰说。

神秘的建设路地下防空洞

原来是为了建地铁

走访郑州西郊,很多老人都提到了当时建设路下有一条规模宏大的防空洞,关于这条防空洞,民间流传了很多说法。

有老人说:“当时的建设路,上面能跑飞机,下面能跑火车,可以藏几十万人。”

也有老人说,这条防空洞从西流湖一直延伸到二七广场,最后到郑州火车站,“从西郊到市中心只需要一泡尿的工夫”。

据曾在河南省地质勘探水文队工作过的王小平说,老人们所说的这条防空洞当时被称为“7401工程”,当时建的是防空主干道,不过却是为了建地铁。

1975年这项工程开始动工,不过后来挖到二七塔附近时,因为考虑到保护二七塔的问题,工程被迫停工。

后来这项工程部分改做了地下购物商场和仓储等,碧沙岗的出入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改成了碧沙岗地下商场,不过后来逐渐荒废。

孙军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防空洞有的被填埋、有的被荒废,如果不是因为一起起道路坍塌事故,人们或许不会记起当年全民修建防空洞的岁月。

(河南商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片:郑州记忆
老城记忆,印象郑州,看80年代这里的样子
豫见国棉三厂——文化遗产探索之旅
老郑州的五大景,30岁以前的人都没见过
老杨 | 郑州 ? 我记忆中的大西郊
大图集【远去的八十年代记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重庆、武汉、郑州、兰州等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