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治 智治,治理气象新
*本文为《半月谈》2022年第20期内容

沈阳师范大学大二学生谢馨瑶今年暑假期间老往社区跑。她告诉半月谈记者,每天在走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就通过“鞍山市市域治理基层智治管理平台”逐级上报,这样的社会实践让她收获了不同以往的充实与快乐。

谢馨瑶是辽宁鞍山团市委启动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计划的参与者之一,该计划首批有500余名大学生深入村、社区等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社区、村屯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鞍山市在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将基层作为重中之重,整合党群资源下沉基层,发动群众自治充实基层,利用数字网络赋能基层,努力实现一张网摸清社会事、一平台监测市域情,让基层治理呈现新气象。

资源下沉,让基层的事有人、有钱办
鞍山市铁东区湖南街道九处社区里,佩戴着网格员红袖标的郭成浩正在忙碌,“楼里又有新贴的小广告了,得马上清理”。郭成浩是铁东区政务服务中心科员,今年5月,接到选派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助力基层治理通知后,他主动报名。

鞍山市“路长”正在道路上巡查
针对基层任务繁重却人手不足的问题,去年11月起,鞍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市、县两级650个党组织同全市95个乡镇(街道)、1180个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结对子。今年起,鞍山市又从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选派700名干部,分派到全市350个社区脱岗工作一年。鞍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政林说,下派这些干部就是为了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不断优化。
过去,社区、村屯工作往往存在资源配置在上、治理服务分离、权力责任脱节等问题。针对此,鞍山市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的“一核三圈”基层治理体系。
除了“人往基层走”,鞍山市还形成“钱往基层投”的导向。鞍山市财政局副局长张欣介绍,财政部门每年向每个社区拨付4万元办公经费、2万元党建工作经费,每年向村级组织拨付办公经费与村干部基本报酬两项合计不低于11万元、党建工作经费3万元,尽量让基层工作少些缺钱少物的困难。
发动群众,基层干部不再“孤军奋战”
今夏汛期,受连日降雨影响,铁东区东塔社区几座居民楼的围栏出现松动现象,随时可能掉落。社区网格员畅显泽发现后立即上报,协调住建部门快速解决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今年62岁的畅显泽曾在社区工作15年,退休后主动加入网格员队伍。
鞍山市把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按照每网格农村不多于30户、城市不多于20户的标准,全市将乡村(社区)划分为63684个综合网格,将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特定管理区域划分为2939个专属网格,招募6.7万名志愿者、老党员、退休干部担任网格员。无论是邻里矛盾,还是路板、井盖破损等情况,网格员都能及时发现并上报解决,做到各类事项“一网兜清”。
各类社团组织也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海城市牌楼镇大旺村,由几名“能人”组成的红白理事会,成为村里婚丧嫁娶移风易俗的引领者。大旺村党支部书记张明吉介绍,村“两委”借助红白理事会,规范办席规模和形式。“以往一次酒席就吃掉村民一年的收入,现在不浪费,吃饱就行。”张明吉说,特别是疫情期间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村民都很配合。
“事实证明,只有将居民群众动员起来,让他们自己动手建设美好生活,基层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治。”鞍山市委副秘书长蒋华柄说。
数据赋能,给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走进鞍山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一整面墙大小的电子显示屏上,12345数据平台、城市网格化平台、城市交通平台、疫情防控平台、“数智”监管云平台、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等五大主题16个专题场景实时展现。进入12345数据平台,“全市近期的群众诉求量”“各类别诉求占比多少”“哪类诉求最为集中”等信息一目了然。

鞍山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
市域治理需要“铁脚板”精神,也需要“大数据”赋能。鞍山市以“不换思想就换人,不交数据就交帽子”的态势,扫清大批掣肘数据共享的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障碍,形成统一、完善、标准的数据信息仓库,同时搭建涵盖智能搜索、统一监管、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联动指挥、行政问效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域治理平台,为各部门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此外,鞍山市围绕数字化手段开发社会治理应用场景。“比如给全市2万余个监控镜头叠加不同的算力算法,给以往只能看的'眼睛’配上'大脑’,帮助我们从被动向主动、再到自动发现问题转变。”蒋华柄说,仅依托“天眼”系统,鞍山设计了火情监控、高空抛物抓取、违停抓拍等70个应用场景。
今年3月27日16时,铁东区新兴街道前峪村周大山南坡发生森林火险,系统自动预警,市政府应急机制迅速响应,无人机第一时间出动侦查,实时传回视频信息,市领导通过“一屏指挥”系统调度救援力量,从发现火险到明火扑灭仅用时1小时10分钟。
“群众自治是核心,数据赋能是支撑。”鞍山市委书记余功斌说,鞍山市建立了自下而上的问题收集机制、自上而下的问题解决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共享机制,帮助城市有效发挥基层治理的“自治”和“智治”能力,走出特色治理之路。
半月谈记者:王炳坤  赵一鸿  李宇佳
责编:张子晴 / 校对:郭艳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言】上海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
案例|岳阳楼区:“四治”理念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加强社区“微治理”,应该如何做?
基层治理网格化亟需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
武汉市:“四链合一”赋能社区治理
“枫桥经验”盛开在西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