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岐山油锅盔
岐山锅盔,历史悠久,发源于西周的发源地----陕西省岐山县,为岐山所独有的特色名小吃之一,其制作工艺独特而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西府,闻名于大西北,极受省内外享用者的赞誉。
相传岐山锅盔最早始于周文王之时,又名"文王锅盔"。锅盔因形似锅底,大如锅盖而得名,其面细、酥脆、油香、味美。制作时和面加入盐、油、香料,再用木框反复拌压,表面粘上芝麻,小火烤烙而成,色黄皮脆,味道香美。   唐、宋以来,岐山城多驿店,客商东来西往,北上南下,岐山锅盔作为客商的携带干粮已远走他乡。明、清以来,做卖锅盔者遍布县城四周,光绪时期的张聪、刘有学;民国时期的邢呆子、赵乾儿、张广善;解放以来的庞天红、席金卵等,皆为此行能手
制作原料
岐山锅盔制作原料选择相当考究,主要原料如下:   1.岐山本地产优质面粉2500g,   2.酵面适量,   3.盐45g,   4.调料20g,   5.优质山泉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和面:和面的方法比较多,一般用新鲜酵液和适量水入干面粉中,拌和成团即可。用水原则是冬暖、夏凉、春秋温;也有用发面与死面配和,不同季节和法不一样,如每个锅盔2500g面粉,夏季2000g死面配和,春秋季750g发面与1750g死面配和,冬季1000g发面和1500g死面配和。不管用那种方法,都要加入适量的盐和调料。
2.揉面:将和好的面团,反复用杠子揉压,至光又匀无疙瘩即可,如若有压面机可用压面机反复多压几遍,直到面光为止。
3.成型:成型的要求一要圆,二要牙边,三要在表层酿压适量的芝麻。最后成型时一定要用杠子压,一次成型。
4.烙制:烙制时先要慢火上花,再反扣锅内,小火烤焙,并不断用抹布擦干锅边水珠,烙制约需五十分钟即熟。
(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
锅盔因形似锅底、大如锅盖而得名,其面细、酥脆、油香、味美,制作时和面加入盐、油、香料,再用木杠反复拌压,表面粘上芝麻,用麦草烤烙而成,由于和面过程中抹了一定量的油,岐山油酥锅盔色黄皮脆,口感特别酥软、绵,也特别香,这一点不同于其他关中锅盔。里面绝对没有染色的东西!
正宗的岐山油酥锅盔是用老乡家里自己种的麦子磨的面粉制成,而且是纯手工的,无任何添加剂,好吃又健康!
岐山传统风味小吃----岐山油锅盔
将上白面粉倒入盆内,加入酵面,熟猪油,将五香调料面、食盐撒入拌匀。用温水(水温根据季节分别为40—60℃左右),将面和好、揉匀,分为两等份。取一份放案板上,用木杠子边压边翻,压匀压和,再压成直径43厘米的圆形饼,上面粘芝麻压实,即成生锅盔坯。用油布把锅底擦光起火(用麦秸作燃料),用中火将锅烧热,把制好的生锅盔坯放入锅内,转为小火(要把麦秸撒开,使满锅底着火均匀),转动锅盔上花纹(火色),上好后翻过,上另一面花纹,转动几次后,盖锅盖,改用微火焖,每隔5至10分钟用小火烧一次,共烧5次,同时转动5次,5次烧完后,翻扣锅盔,用旺火连烧三大把柴后,停5分钟起锅即成(用料中不加熟猪油的为岐山锅盔)。
特点:色黄皮薄,质脆油润,酥香可口,便于存放。具有小麦营养特色,加以猪油可补必需脂肪酸之不足。
陕西名小吃----岐山锅盔
2013年08月12日 16:05    作者:美味飘香    来源:360doc个人图书馆    [纠错]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人在尝遍了天下美味之后,最留恋的往往还是家乡的味道,虽然这种味道无非油盐酱醋的调和,但它是用思乡的文火煨出来的,煨的时间越久,味道越浓烈。宝鸡的美食虽然不及川鲁粤淮,但对于天南海北的宝鸡人来说,却有着无与伦比的醇厚。今天说一说舌尖上的陕西宝鸡之岐山名小吃锅盔。
散发麦香的千年美食
《诗经》上说“周原 月无月无,堇荼如饴”,夏收后的麦粒确实饱满诱人,厚实的土地上长出的庄稼,保持了土壤的本色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麦黄前的麦穗是娃娃们的最爱,偷偷在地里拔一把,用火燎过,捋下麦粒,在手掌上一搓,吹去麦皮,剩下的麦仁往嘴里一塞,满满的麦香,不需任何调料,足令调皮的娃娃满足。岐山老式的大锅盔就是保持着麦子原有的香味,只需一点盐和小茴香,这种香味便在传说中,从周文王时代飘到今天。
既当干粮又当“兵器”
岐山县凤鸣镇朝阳村的王玉良,今年 69岁,从他记事起,小院里就一直飘溢着锅盔的麦香。王玉良的父亲王子明靠做锅盔的手艺养活着全家,锅盔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吃食,更是一种活命饭。说起锅盔的渊源和故事,王玉良头头是道。
锅盔又称“文王锅盔”,相传它的起源与周文王相关。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在听信奸人挑唆后,将西伯侯姬昌囚禁在羑里,后来姬昌设法逃生,归国后整顿军队,扩兵练武。在征伐扰乱边境的犬戎部族时,因为要长途行军,为了给士兵带足食物,姬昌命火头军烙制一种大饼发给每个士兵,并用麻布包好背在背上。这样的大饼经久不坏,不仅解决了士兵的口粮,还成为盾牌,挡住了敌人从背后射来的暗箭。姬昌见这种大饼功用奇特,就在军中大力推广。周武王伐纣后,追谥姬昌为文王。崇尚和平的周人虽不再行军打仗,但是那种散发着麦香的大饼却令士兵们不能忘怀,为了纪念文王,这种大饼被称为“文王锅盔”,并代代相传,香飘千年。
锅盔起始于周文化的发源地岐山,岐山的锅盔做得也最地道。王玉良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父亲王子明做的“马马”锅盔,在县城最有名,手艺传给了他,他又传给了儿子王小波,麦子的原始香味始终在这个农家小院中弥漫。
“马马”锅盔不需要招牌
天刚麻麻亮的时候,岐山的王子明就挑着襻笼,来到县城的一棵大槐树下,扁担两头的襻笼随着他步子的节奏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这是勤劳的庄稼人早起的歌谣。襻笼里前一天下午烙好的锅盔,依然散发着诱人的麦香,不用任何招牌,不用任何吆喝,闻着这香味老主顾们就知道这是“马马”锅盔,只一上午时间,五六个大锅盔就换成了毛票票,王子明知道娃娃读书用的纸笔钱有了。“'马马’是父亲的小名,主顾们都认这个。”在王玉良的讲述中,父亲襻笼里的锅盔不仅是骄傲,更承载着他读书的希望。
“现在做锅盔用的面粉虽然都是上好的特级粉,但是不如过去用的'紫麦’磨出的面粉那样香。”王玉良说。
“紫麦”是岐山箭括岭下面产的一种麦子。其实,这种麦子和普通麦子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它是在头年种过苜蓿的地里种下的小麦。这种麦子麸皮略微发紫,磨出的面粉颜色却与正常的麦子相同,只是吃起来“紫麦”磨的面粉更显筋道。
一方水土,养出一方特别的食材。在王玉良的记忆中,小时候,每隔三五天,父亲就会从粮集上买回“紫麦”,麦子要自己磨,随着石碾子转动时响起的“咯吱咯吱”声,母亲便在旁边用细罗筛出白花花的面粉和淡紫色的麸皮。麸皮是喂牲口的好料,卖了还能换钱再买“紫麦”,白花花的面粉就是做锅盔唯一的主料。王玉良说,那种面粉特馋人,做出的面条软和又筋道,可惜那时只能用来做锅盔换钱。
大力气与小细节在“较真”
“紫麦”面粉磨好后,就要看父亲的手艺了。头道工序是和面,将酵头用水化开,一边向面盆里倒一边用手搅拌和匀。这道工序看似简单,因为西府的媳妇们都是和面的好手,但是和锅盔用的面可是实打实的力气活,媳妇们可受不住。岐山的老锅盔一个有五六斤重,男人的力气才够使。
面发酵好后,第二道工序就是用大杠子压面。传说文王给士兵背的锅盔,连箭都射不穿,虽说不乏夸张的成分,但是说岐山锅盔硬那是绝对有的,窍道就在这压杠上。杠子有近两米长,直径四五厘米,杠子的材质十分讲究,必须是较硬又细腻的木头,当地的青槐树是做杠子的最佳材料。
杠子的一头镶在一面墙上,面案子就沿墙搁着。王玉良说,那时的父亲正值壮年,抬着杠子的一头,将腿骑在杠子上,用整个人的体重来回碾压,将面压成一个边薄心厚的圆形饼,再撒少许盐、小茴香和芝麻,再次用杠子将作料压入饼中。压好一个锅盔要十五六分钟,这绝对是考验男人力气和技艺的活儿,锅盔的瓷实与西岐男人分不开。
烙锅盔需要用黑老锅,这是过去农户人家常用的又大又深的锅。虽说现在烙锅盔已经改用先进的电烤箱,但是黑老锅的味道没有散去。
王玉良说,烙锅盔一般的柴火不行,必须用麦草,麦草烧出的文火一点点烤热了黑老锅,在锅底擦一点油后,就将锅盔放在锅中,一边用手轻压一边慢慢转动,这叫“上花”,这可是个细致活,上得不好叫“一朵云”,上得好叫“天女散花”。“上花”影响着锅盔的“卖相”,会吃的人凭借“花”就能判断锅盔的好坏。上过花后,把锅盔翻过来,用锥子扎些孔用于透气,再盖上麦草。用文火约莫烙四十多分钟后,就可出锅。一个老锅盔有五六斤重,直径有三四十厘米。
麦草燃烧的火舌舔着老锅,老锅上又盖着麦草,两层麦草中的锅盔在热力的作用下,尽情吸收着麦子的香味,成就着最地道的岐山锅盔。
如今,王玉良的儿子王小波仍然坚守着祖辈的技艺,只是在现代工艺的催生下,老式的大锅盔,已经改成更受现代人喜爱的油酥锅盔。油酥锅盔个头小了,还加入了清油,吃起来更酥香。主料虽稍有改变,但技艺未变,长长的青槐压杠仍在家中“ 口邦 口邦”地响着。
圆锅盔“扣”住的西岐风俗
岐山人吃锅盔有不少讲究,关于锅盔也有不少习俗。老式的锅盔,因为压得瓷实,吃起来不能一次咬得太多,一次咬一小口,嘴里越嚼越多,香味也越嚼越浓。
常说“就着臊子面吃锅盔”,臊子面浓烈的酸辣味,伴着锅盔清淡的麦香味,这种浓淡的结合,从三千年前武王伐纣的兵营中,传至现今西岐人的饭桌上。
谁家的娃娃出满月,舅家的人会送来一个大锅盔,利用锅盔中间凹下去的地方,在娃娃身上扣一下,这一扣就“扣”住了娃娃以后的幸福,保证他以后不愁口粮,丰衣足食。
谁家搬了新屋,会在老房子里烙一个简易的锅盔,再连锅端到新房的灶台上,家里的主妇手伸到锅里拿着锅盔,问全家人:“翻过来没?”全家人齐声道:“翻过来了!”主妇笑呵呵地应声将锅盔翻过来。把锅和锅盔从老屋端进新屋,这是将福气接过来,在全家人的企盼中翻了个儿的锅盔,表示新屋的生活将变得更好。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的习俗是谁家搬了新屋,亲朋好友来祝贺时,都会送一个锅盔,祝福主家丰衣足食。
岐山的锅盔传向整个西府地区,西府的儿女又将它带到全国,有关锅盔的美好祝愿也同样延续着。在缺衣少吃的年代,能饱饱地吃一块锅盔是最馋人的事,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这种透着醇厚麦香的锅盔就是家乡的味道。
油酥锅盔
油酥锅盔是在岐山传统锅盔的基础上,经反复试验,用现代电烤箱适温 
油酥锅盔(16张)
调整下,使调料充分随温而散发出来的,质感硬,食之酥,口味香醇,存放持久等特点。而深受岐山人对外馈赠送礼外出旅游之佳品 。采用传统杠压工艺,调味品选用传统配方调和,而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选用岐山传统小麦,上好精面粉,大油作料调和而成,食之放心,安全,是纯真绿色食品。
高压锅版做法:
1、先把酵面用水泡开把多余的水撇出来倒掉 接着加一些面粉(没有酵面的话 这步可以省略 从2开始)
2、面粉里加一些清油 多加一点烙出来的饼子才能起酥 再加一点盐巴、一些五香粉。
3、取一小碗倒一些发酵粉、一点碱面用水化开 用这个水和面 把面和得越硬越好。
4、和好的面不停地揉 我揉了几乎40分钟呢!揉的过程不断地加入干面粉,直到干面粉再也揉不进去为止。
5、揉好的面做成厚厚的饼坯 用工具扎一些眼 之后放入高压锅盖上盖子醒半小时开火烙 记住不要加保险阀。
6、火一定一定要小 烙的过程中时常把锅转一转,一面烙黄换一面再烙黄即可。
关中锅盔
又名锅魁、锅盔馍、干馍,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锅盔象锅盖",即象头盔状,因此得名锅盔。关中锅盔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关中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锅盔介绍】
锅盔,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 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县锅盔。
人常说,"乾县有三宝,锅盔、挂面、豆腐脑。"锅盔是陕西、甘肃等地流传已久的民间小吃,由源于外婆送给外孙贺弥月而赠的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的食品。
【锅盔的传说】
相传,唐朝时高宗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最初选取中乾县东北25公里的五峰山,后因穴位风水不吉利,而改选在乾县城北3公里的梁山上。梁山风景优美,是当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游览之所,位于京都长安西北80公里,在"八卦"中属于乾位,故将陵墓称为乾陵。乾陵修建工程浩大,征用了数万名匠人和民工。当时,有个叫冬娃的小伙子,从小失去母亲,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他生性聪明,勤劳朴实,很受乡邻的称赞。谁料后来父亲因病卧床,冬娃每天除了上山打柴外,回来还要给父亲烧菜做饭,天长日久这样干,便练就了一手做饭的烹调技艺。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时,他替父亲去做工,因人多而活路又繁重,饭食往往不能按时吃,困苦不堪。有一天,他肚子饿得实在撑不住了,就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土窝窝,架上自己的头盔,把面和匀放在盔内,在盔下烧着柴禾,过了一会儿,他从盔内取出烙成的馍一尝,酥脆可口。他高兴极了,就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同伴,让大家改用铁锅去烙,结果吃起酥,闻起香,一传十、十传百,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锅盔馍。
相传武周(唐武则天)时期,官兵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钜大,大量民工需要忙碌工作,且工地无烹调用具,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故取名锅盔。
从此后,筑陵工地上香气弥漫,总监尝到这种香味异常的馍后,感觉不错,忙派专人送到京城长安。因此馍不同一般,后来唐王朝每年就要乾县进贡锅盔馍。这种烙馍的方法,逐渐流传到民间。由于历代劳动人民不断地改进制作方法,锅盔馍的质量也越业越好,样式也有许多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乾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旅游者,他们总爱吃乾县的特产--锅盔馍,临走时还要带上几个,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锅盔的做法】
烹调方法:发酵、烙烤
味 型:淡香味,麦香味
原 料:面粉5kg(用水2kg)、碱面30g。酵面夏季350g,冬季750g,春秋季500g。
制作工艺:
1、按季节掌握水温,先和成死面块,放在案头上用木杠压,边折边压,压匀盘到,然后切成两块,分别加入酵面和碱水再揉压,视面的软硬程度,如面软可加些干面再压,直至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用温布盖严盘性。
2、把面块分成每块重约600g的面剂,推擀成直径约22cm,厚3cm的圆形饼,上鏊勤翻转,俗称"三翻六转",烙得火均匀,皮色微鼓时即熟,周围并有菊花形的毛边。
风味特点:色泽金黄,皮薄膘厚,酥脆味香,能煮耐爵,存放期长,方便快餐,吃法多样。
继承创新:用此法还可制成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
制作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制作乾州锅盔不 断总结,不断改进。把原来柴禾烧在小锅内烙制改成了用煤烘烤在鏊内烙制,把原来用手揉面改成了用木杠压面。 这样以来上下烘烤,温高气保,火色均匀,熟的足到,达到耐存放的目的。用木杠压面,面排揉的到,能使馍色增白, 香气浓郁,味美可口。具体作法是:面粉十斤,水四斤(水 温要按季节掌握),酵面夏季五两,春季七两.冬季一斤, 碱面按季节零点五至一两,面水酵面,搭上碱面,和成面 团,放在案上用木杠边折边压,压的过程中,再加面粉二 斤左右,直压到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分成一斤三两重 的小块,再分别逐个用木杠边压、边转,制成圆直径八寸, 厚六分的菊花式圆形饼,上鏊烙制。第一鏊是上下火,火 候要小而稳,主要是给馍被木杠压后产生的波浪上面上 火色,让酵面进一步发酵和最后定型,然后进第二鏊。二鏊是一面火,火候较旺,因火旺鏊内可放一个铁圈,将馍 置于空中,主要是起烘烤作用,两个鏊一共要达到三翻六转,大约十分钟可烙制而成。
【乾县锅盔传说】
乾县锅盔公元六二四年至七零五年,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烹食困难,监工士卒便用头盔烙馍,因而得名。兹后多经改进,形成独具风味的食品。锅盔直径八寸,厚六分,形似菊花,内瓤起层,美味可口
传说,乾陵修筑时,成千上万的民工参加筑陵工程,民工为解决生活问题,就用自己头盔烙制面饼。这样的作法,大家都感到烙制起来方便,一传十,十传百,普遍传开了。大多数民工就是这样制作锅盔,烙出来的馍好吃耐放,香味扑鼻,这就是锅盔的前身。后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在实践中技术不断的改进,用具不断的革新,锅盔的质量越来越好,成为民间的传统食品,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锅盔特点】
形如菊花火色匀,皮薄如纸馍膘多,用手掰开是层层,用刀切开如板油。入口越嚼越多,下咽回香无穷。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寿命长。如果带有乾州锅盔,同车异座,未见其馍,即闻其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岐山锅盔
擀面皮·油锅盔
大叔卖锅盔一天做6袋面粉 年利润40万三翻六转很关键
陕西小吃
中国顶级锅盔大赏
面香三秦,咥在关中(纪录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