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选秀节目进入大牌评委时代



《中国达人秀》拉开了综艺节目评委大战。

   现在再说起《中国好声音》,还有不少人对评委们念念不忘。“大腕评委”设置的成功让各大卫视综艺节目纷纷效仿,想方设法砸大钱争夺大腕明星登上评委席:《达人秀》第四季大手笔地邀请到了黎明、徐静蕾、孙杨等轮流担任现场评委,而赵本山和刘德华也很有可能出现在最后三场节目的录制现场;《女人如歌》明星嘉宾刘晓庆风头直逼邱启明、朱丹两位主持;天津卫视《中国丽人》将张雨绮请上了评委席;而声势最大的,要数[《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的明星评委阵容 ],36名候选明星中,包括两岸三地众多一线歌手和演员……

   选秀节目很明确地进入靠大牌明星“撑腰”的时代,高投入一定能带来高产出?有大牌就有高收视?在大牌的轮番“轰炸”下,观众就能乖乖买账到底?

利:大牌评委成节目拉广告法宝

   从表面看,选秀节目和评委之间,要不就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要不就是为节目品质出力的协作关系。他们忽而像鱼和水的结合,忽而像狼群和乌鸦一般,前一分钟共享美食,后一分钟一拍两散。原因就是他们各自为利,各取所需。如电视台专家所言,“源头在于大牌明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样,艺人经纪也表示,劳神没片酬,没有任何宣传意义的事情她们也坚决不让艺人去做。

《好声音》的评委设置成为了学习对象。

节目得“利”:收视、广告双丰收

   《激情唱响》项目主管石路协作制作过多档选秀节目,她在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表示,从《梦想合唱团》到《激情唱响》以及《势不可挡》的经验看来,一个评委选择,很大程度决定了节目的成功与否。“大型真人秀节目对大牌评委的依赖性比较大,评委的互动性好不好,口才好不好,个人魅力如何都不同程度决定节目的品行和基调。”石路说道。

   谈及为什么如此多的节目用大价钱挖大牌明星做评委,《声动亚洲》的栏目组主任何林认为,具有专业性、高地位、权威性的明星做评委,能够在节目前期广泛吸引关注度,明星强烈的观众号召力也成为节目的收视保证,这跟电视剧、电影的大腕效应一样的道理。

广告投不投?投多少?明星评委成关键

   《中国丽人》宣传总监也向记者透露,“只要有明星大腕加入,对于广告客户来说,就是一剂强心计,让广告客户吃了定心丸。从近年来选秀节目的现状来讲,什么节目能火,谁也不能预先打包票,所以明星大腕的加盟也成为广告客户选择投放的标准。

   专门从事广告分析的陈虎透露了一组数据,有大牌明星的选秀节目广告投放额比同类没有大牌明星的增加35%左右,45家广告公司中95%的广告商将明星评委定位投放基础。

明星获“名”:捞金、抢镜、梅开二度

   而作为艺人,通过高品质节目的传播以及火爆程度,能提升艺人的品牌影响力,甚至能够让几乎进入冰冻期的艺人梅开二度。选秀评委成了他们“咸鱼翻身”、“发挥余热”的最好舞台。

杨坤的32场因《好声音》成为现实

   从当年“超女时代”的柯以敏、杨二车娜姆、包小柏,到去年伊能静、周立波、羽泉,今年的杨坤、黄舒骏、高晓松、杨坤等,他们都在评委席上大枪选秀风头,一些过气明星还借此迎来事业第二春,而如那英、刘欢这种本身就有一定地位的大牌,更因在评委席上的表现,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不过,让大牌们放弃数月的自由扎根在节目组,最大的诱惑还是高额的出场费。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选秀节目的评委,出场费大约是四五万元,合作多年的评委才会有“友情价”。 高晓松参加《中国达人秀》一季的酬劳超过400万,单场出场费据传在30万元左右,即便是友情价,也不低于20万,今年他一人脚踏五条船,收入自是不菲。包小柏今年光是做评委的月收入就有41.5万元人民币之多。《好声音》的导师庾澄庆、杨坤,同样因节目的爆红出场费暴增。

弊:大牌当评委 问题也不少

   大牌明星担任选秀节目评委,明星本人和节目组各取所需,看似和谐无比,但背后实则藏着不少问题。

[话题] 易喧宾夺主 风头盖过选手

   无论什么类型的选秀节目,“主角”都应该是参加节目的选手,这也是一个节目的生命力所在,请大牌明星担任评委,若是掌握不好度,就很容易给观众造成喧宾夺主的感觉。

   徐静蕾、黎明选秀节目首秀抢先看。就目前来看,两人获得的关注度显然超过了节目。

《达人秀》海选评委风头压选手

   即将播出的《中国达人秀》就在这上面吃了亏,正在海选阶段的《达人秀》,选手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在舞台表现力上势必会偏弱。如此一来,黎明、徐静蕾、郭德纲等超强的明星阵容很容易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首期节目录制便是如此,由于选手相对较弱,台上的四位评委成了媒体笔下的焦点,即便有几句对选手的介绍,也是站在展现评委的基础上。如果说前期可能是因为选手不强而导致观众注意力都放在评委身上,那拟请刘德华、赵本山坐镇的最后三期,情况也不容乐观。如此一来,就会给观众一种“看节目就是看评委”的感觉。

[表现] 价钱高不说,还容易放不开

   要想请到大牌明星担任评委,除了节目好以外,自然也要花费大价钱。不过,由于所请的大牌明星几乎都没有担任节目评委的经验,在舞台上的表现肯定会有所“失控”,或太能说,或放不开。毕竟,并不是所有大牌明星都适合担任电视节目的评委。

   先说说出场费,虽然《中国好声音》的四位导师都没有直接从节目组拿到出场费,但不得不说的是,几位导师参与分成拿到的酬劳肯定高于此前网上传闻的2000万。相比之下,黎明参加《中国达人秀》可是明码标价,一集80万,而且他是节目中的固定评委,也就是说要录制12期,那么一季节目下来,黎明就稳赚近千万,而这一价格可比坐镇前三季评委席的周立波高出不少。

缺乏经验 评委当得不伦不类

   由于很多大牌都没有担任评委的经验,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也会有抓不到重点的时候。

   《中国好声音》在每个选手录制完后都会有很长时间的调整,时不时地也会有工作人员上台和四位导师进行沟通,保证下面节目录制时的最好效果。第四季《中国达人秀》评委大换血,虽然几位明星牌大了不少,但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却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

   在录制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几位大牌都抓不住重点。第一位选手上台后,几位评委上来就各种问问题,但很少有问题时问到“点”上,结果,仅录制第一个选手录制就几乎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台下不少观众都表示无语。

   不仅如此,几位大牌的点评也相对无趣。有观众表示,徐静蕾在节目中明显没放开,更没发挥出才女的特质,大部分时间都只是给出“yes”或者“no”。黎明则有些太过冷静。

杨澜、英达、张雨绮、徐峥、连较少出现在综艺节目的刘晓庆都将担任评委。

[行业] 跟风严重 一不小心就过度消费

   一家电视台启用大牌评委,其他卫视也都纷纷效仿。虽然这是意料之中,但各电视台的动作之快还是让人有些咋舌。

   《中国好声音》启用刘欢、那英等大牌歌手作为评委,《中国达人秀》第四季的评委阵容紧跟着就来了个大换血,虽然两档节目均由同一家公司制作,但相同的招数用两遍就不一定会那么灵光。

   不过,对电视台来说,大牌明星的诱惑力显然高于他们的“实用性”,近日就有网友爆出,湖南卫视明年的一档新节目将请王菲和陈奕迅作为评委。《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中,则邀请到36位大牌明星轮流担任评委。

   的确,大牌明星可以为节目带来一些好处,但电视台如果为了这单一的利益哄抢大牌势必会造成市场的混乱,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同时也会造成对大牌的过度消费。

追问:大牌为何取代了专业评委

   如果回头去看前几年的选秀节目,就会发现很明显的区别——那时的选秀节目热衷请专业人士担任评委,比如制作人、作词人、作曲人、舞蹈家,今年的“大牌潮”缘何而起?

节目:观众想看什么我们就往哪方面努力

曾经的选秀节目是专业评委的“天下”。

   何林谈及今年选秀节目评委大牌化的现象,他认为非常正常,“这是一种市场需求,没有一个特定的原因,如果非要追其根源,很简单观众想看什么节目组就往哪方面努力。所以这个变化很自然,也并不是纯专家评委不好,现在很多节目照样在用专家做评委,只是在评委配置上会有一个合理的组合。”

   何林还表示现在节目组一般都会定义三个评委组合,既有吸引眼球的明星,又有专业领域的大牌,再加上一个代表大众观点的大众评审。

行业:说来说去 还是跟风那点事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分析,催生节目评委比谁大牌的怪现象,是因为是国内综艺节目的同质化倾向,“一个节目成功,千万个节目跟风,不出奇招就不能成功;而只要这种倾向还存在,再成功的模式最后都会被演化成一种极致的矫揉造作。更何况,既然是大牌,就注定是有限资源,经得起几个节目的开发?”

   据记者调查,国内节目有一种“拼评委”的劲头,相比之前都争高晓松,抢包小柏,下半年趋势明显是较劲,你请了杨澜,我就请徐静蕾,你宣传成龙加盟,我就宣传刘德华助阵。真让观众兴奋了激动、激动了兴奋。

网友最想看哪位大牌当评委?陈奕迅、王菲呼声高

仍然是天王天后呼声最高。

   选秀节目的评委阵容越来越大咖化,甚至很多此前想都不敢想的大牌明星也都纷纷坐镇节目评委席,这也激起了网友的一连串猜想,还有不少网友向各节目组建议大牌评委人选。

   在诸多大牌明星中,王菲、陈奕迅的呼声最高。王菲一向不食人间烟火,如果哪个节目组能够请到“天后”来担任评委,除了人气高以外,不少网友都想听听天后在节目中会说出怎样出人意料的话。

   陈奕迅唱功自不必说,鬼马、活泼的性格也可以在节目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不少选手来说,听听Eason专业的点评对自己来说也十分受益。

观察:更多大牌将上节目打酱油

   今年选秀节目从夹缝中生存到激烈混战,激发了很多卫视对选秀节目的斗志。明年的选秀格局会如何?依旧是《中国好声音》一枝独秀,还是将有新模式诞生?明星评委的道路还能走长久?这对于国内的电视人而言都是一个个谜团。

大牌明星“客串”选秀评委

赵本山和华仔也有可能出现在评委席。

   媒体咨询分析师甘云飞表示,选秀节目“拼大牌评委”的现象将会持续到2013年,“至少在新选秀节目模式诞生前,固有的节目模式中,相对透明的机制下,大家可以发力最容易发力的只有巨资请大腕,谁能请到从来没有做过评委的大咖出山,谁得到的关注度就高,谁配备的广告资源就更广。”

   据甘云飞分析,今年很多节目组在邀请明星时都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大牌们没有档期,“高片酬没有用,大牌们的档期不给力。所以明年很多选择了3+X模式或2+X模式,前者是固定评委,‘X’一水的大腕,不过全是打酱油,只出现一到两期节目。这种形式即满足了节目拼大牌的需求,又解决了明星档期问题。”

国外版权引进潮将持续

   从今年选秀节目整体来看一方面音乐类节目凸起,从战局上看还是属于混战。何林透露明年音乐类相关模式的引起会持续增多。“湖南卫视引进《xfactor》的版权,其他卫视也都不同的引进音乐类、舞蹈类节目的模式。未来来讲,更多的卫视,包括央视,都在加入模式买的行列。”

   石路向记者透露,刚刚结束的戛纳电视节有一个疯狂的景象,“遍地都是中国人。中国购买国外版权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只要是一个好的节目,就一定会有人抢。到2013年的时候,节目模式需求量还是非常大,明年一定会有一些有别人《好声音》的模式吸引观众的眼球。”

思考:别以为有大牌就有收视率

  以上种种,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对明星的过度消费以及节目组对评委的过度追求,很有可能导致灵丹变毒药。到底如何选择大牌评委,如何真正利用大牌的明星效应为节目加分?

请来大牌就好?NO,还得会组合

   何林表示,首先看该明星是不是具有话语权的人,他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他有没有表现力,会不会说、敢不敢说,他是不是言之有物。另外,看他是不是具备观众缘,观众愿不愿听他说,喜不喜欢听他说。“有的明星只适合演戏却不是适合做评委,而有的人就会突然在评委的位置上焕发了光彩。”

  石路补充道,大牌评委选择非常讲究,一般一个节目至少会出现两个明星评委,这两个明星评委的互动同样会有火花产生。“明星之间也存在较劲的现象,三个评委中,如果知名度不能旗鼓相当,或者气场不合拍,产生的作用一定是负面的。”石路还透露,在她邀请艺人当评委的时候,艺人首先考虑和权衡的也是这个节目品质,如果纯挣钱另说。

大牌评委绝非节目的“万灵丹”

  但千万不要以为节目中请到一两个大牌明星就坐等收钱了。

《好声音》的成功并不只是靠明星评委的设置,而是靠这些数字背后藏着的细节。

   《好声音》的确是火了,但它火的决定因素并不只是因为请到了大牌担任评委,而是节目每一环都起到了一定作用,所有正面作用相加才产生了“火”的效应。节目之初确实因为有大牌评委的加入获得了关注度,但到了中后期,不难看出,节目的红火一直在为四位导师加分,不仅杨坤的“32场”升级成了64场,那英、刘欢的身价也跟着上涨了不少。

   大牌评委仅是节目初期吸引观众关注的捷径,比别的模式更容易撬开观众心门的敲门砖。但敲门砖并不等于万灵丹。各电视台应该正视大牌在选秀节目中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大牌效应。毕竟,评委在节目的整个录制中只是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的一环。一个好的节目是靠各个环节的相加才能达到的,并非一两个评委就能左右。

   就如同拍电视剧,很多片方都认为只要高片酬请到当红演员,就一定能卖到一个好价钱,收视率就一定会高。但事实却是,一部烂剧可以让一线演员“黯淡”,一部好剧可以让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发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娱评:选秀评委皆大牌 就能赢收视?
2015年05月26星期二(明星争霸赛冠亚季军揭晓)
快男大战好声音:为什么这场仗非打不可?
《天生是优我》第二季强势回归,三大悬念引发期待
那英宣布退出!《中国新歌声》第二季平淡落幕,“最强导师”阵容也无法拯救“综n代”?
Q4卫视音乐综艺集体遇冷: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转型乏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