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博渐成家长监控器,不少孩子“更换马甲”表抵触
近日,不少学生称“最后一道微博防线也有父母在潜伏”,原来是父母纷纷在暗暗关注着微博上他们的一举一动。
随着微博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也开始加入到“织围脖”的行列。记者在走访家长时发现,虽然他们逐步在加入使用这种新潮的互动网络工具,但还是主要用于监督自己孩子的动态,探测他们心中不愿向家长坦露的“秘密”。一些学生对此倍感压力,开始逐渐将一贯的抱怨言辞进行收敛或是选择逃离。
微博引发孩子与父母间的潜伏战
“8天长假,老爸管得严,不让乱跑,不过山人自有妙计!30日宅家里;1日出去唱K,跟家里人说是去朋友家玩;2日出去涮火锅,就说出门充话费;3日出去逛街,就说去营业厅交网费;4日……”国庆长假前夕,网友@依旧莼白咖啡刚在微博上晒自己的计划,一名为@山前老李的网友突然跟评:“老实在家待着!吃火锅、逛街必须由你妈跟着。”@依旧莼白咖啡被这样莫名的话搞昏了头。在@山前老李表明自己是爸爸之后,她连连道歉。
这段微博对话,短短几天被转发了近3万次,不少学生直呼“太有共鸣了”,同时也表示非常担心自己父母是否正潜伏在微博上偷窥自己的动态,为此感到很不自在。
不少学生坦言,以前最担心父母加自己的QQ,现在最担心的是父母潜伏着关注自己的微博。
学校暂未设置微博监控岗位
在微博上,一条内容为“由于爸妈加了你QQ的原因而导致不敢随便更新QQ签名从而转战微博的请自觉举手并默默转发”的微博让不少学生心生共鸣。
记者留意到,在一些高中学校中,在校期间发布或是转发内容的学生并不少。部分高中生更新频繁,在微博搜索窗口的标签栏输入某高中学校后,常会发现不少高中在读的微博活跃分子,某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三生,高一至今已发布了近5000条内容,除了一些学校新奇趣事的发布,对作业量的抱怨或者老师的评价都一并含有,一天下来更新的数量达到10多条。而因为考虑到微博关注的多是自己的同学和好朋友,这些更新的内容都是毫无避嫌,实录了自己的一举一动与真情实感。
某学校的杨主任告诉记者,学校设置了网络管理员对学校层面发出的言论进行管理,但鉴于目前学校的初中生玩微博的数量并不多,在监管方面没有放置较大力度。而在记者所了解到的高中里,多未设置此类监控学生微博的岗位。
逃离家长监控是叛逆期孩子的主题
先前,媒体公布Facebook的青少年用户逐步在逃离,分析报告称Facebook接纳的注册用户年龄段逐渐提升,导致青少年等主流用户发布的想法、言论、照片受到了家长监控,剥夺了他们的空间,最终导致青少年用户逐渐逃离。
近日,微博功能升级,新开发了“定向发布”功能,此功能旨在让博主将某些微博发给特定分组,避开家人的监控。
家长千方百计地试图通过不同渠道来获知孩子的微博,了解自己孩子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不少学生则表示,继家长加了他们qq,他们不敢随便更新QQ签名后,转战的微博再次“沦陷”,他们中不少用户开始“更换马甲”,甚或删除记录选择撤离。
不同角色对微博监控 有不同看法
孩子:开私属专号躲避监控
记者采访了数名高中学生,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对父母微博监控感到反感。在万江某民办学校上高三的小林告诉记者,父母监管得越严自己会越反感。“微博里大部分是我们的隐私,如果每一点隐私空间都要监控的话,我觉得很不自由。”
另一名高二女生小魏则认为,躲避父母的监控也是为他们着想,“在微博里大家难免会有些牢骚和抱怨,他们看到风吹草动就会过于关心,是为了他们好,不加微博了。”
大三在读的小瑜则表示,自己跟父母早已无话不谈,微博上的内容平时都会主动汇报。“妈妈的微博都是我帮她注册的,这样省了不少电话汇报的费用,很方便家人间的沟通。”
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对家长的监控仍是畏惧十足,或者是在被家人关注了微博后,对自己的已有内容进行了大整顿,“我妈也玩微博了。我把大号全删了,删的时候很难受。它们原本记录着我最真实的生活,现在只能另开一个专有账号了。”
除了怕被家长知道自己的账号外,不少学生也害怕老师的监控。“如果老师关注我们的微博,以后说话就不能那么放肆了。”一名高三的学生表示,他担心一些对学校或老师的抱怨被发现,因此微博上设定了浏览限制,确保只有信任的好友才能看到自己的内容。
家长:微博上可判断出孩子有否早恋
“孩子在校寄宿,一般一周才回家一趟,以前会通过看他qq签名来了解最新动态,现在他们都到微博上去记录事情了,作为家长当然只能紧跟过去了。”说起这个话题,孩子在读高一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孩子的微博设置为自动登录,自己平时也会留意他的浏览记录,就这样发现了孩子的微博账号。
王女士说,高中之前,自己孩子都是走读,有什么异样情况自己一般都能发觉,现在孩子读高中到校寄宿后,信息获悉方面就很缺乏。“我特别担心孩子早恋的问题,所以我悄悄地关注他发布的微博里高频率留言的异性同学,以及他在微博里常常@到的异性同学,从这些层面大概能获知是否有进入早恋的趋势。”
“但我从不点破,即使发现孩子在有些事情上撒谎了,但我至少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平时聊天时就会善意地提醒他一些事情。”
另一位儿子在读初三的陈先生表示,“儿子是90后,我是70后,说来惭愧,微博还是儿子帮着给注册的,一开始我们互粉,后来我被他加入黑名单了,再后来,他也不怎么发布内容了。”
老师:学生的抱怨也是一种真实的教学反馈
教授历史科目的李老师告诉记者,自己早就玩起了微博,同时也通过一些方式获知班级同学的账号,但一直都是默默关注。最初是想通过这个渠道来跟孩子打成一片,后来发现不少孩子甚至还在微博上抱怨自己的课程作业过多,后来我也将自己布置的作业做过适当调整。“这些事情如果等学生主动来向你反映,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但是通过微博可以获知他们一些真实的心声,不少信息也是对我教学效果的一个反馈。当然,学生间是否发生早恋现象,也是可以在微博上略见端倪的。”
父母监控:应做到适度而不过度
从以前的翻看日记,再到后来的查看QQ聊天记录,再到如今的关注微博,不少学生经历过此类家长“潜伏”,作为学生,自然会苦水大吐,但是对于孩子不愿与其沟通的家长来说,他们也是一直寻找一种能获知孩子现况与真实想法的途径。于是乎,由来已久的家庭里“潜伏大战”,且还会在孩子求学阶段一直持续。但如何做到监控适度,仍需一些技巧。
监控过度 青少年反而会将自己“藏”起来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辅导中心的咨询师表示,父母和孩子之间想了解与反了解的冲突一直存在。现在的初中生跟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强调自我意识,凡事更喜欢与同龄人分享,有些事不愿告诉父母,但不代表刻意隐瞒;而父母往往希望全方位地关注子女,但家长通过“潜伏”的方式偷看,甚至进行过度干涉,反而会导致孩子将自己“藏”起来,或是引发更严重的“猫鼠暗战”。
多采取一些朋友式的互动与交流
一味地约束和过分担忧,反而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咨询师表示,微博是亲子间沟通的一种 “间接渠道”,因此,建议家长在微博上无论是“潜伏”还是“现身”,面对他们时都不要用权威式、斥责式的语调,而多采用一些平等的朋友式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也建议家长不必对事事都进行干预,要相信孩子的自我调整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沙一位初一班主任写给家长的开学讲话,值得熟读深思
英国1所中学安装112个监控相机被称高级监狱
别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
重庆立法禁止家长偷看孩子聊天记录和短信
中考一模在即,孩子却装病请假!当孩子说自己不想学习时,他的潜台词是……
六月的关键词之一:择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