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假期
唐朝假期 

  汉代确立的“五日一休沐”制度,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一气就实行了八百余年。

 
 
  曾在南朝陈代当过尚书令的江总,在陈亡后入仕于隋,写诗仍称:“休沐惟五日。”而到了唐代,便成为“九日驰驱一日闲”了,由“五日一休沐”变为“十日一休沐”,即是唐代的“旬休”制度。


  这种“旬休”制度,先前曾在南朝梁代一度出现过,但并未形成固定的制度。 汉代官员实行“五日一休沐”,是由于当时官吏大都住宿在衙署,平时不回家,因而五天需有一天归家休息会亲洗沐。自南北朝起,官吏们开始试行“轮值”,分组轮流住在官署,能够归家的时间多了,迨至唐朝初建,事务纷繁,因而推行起旬假制。“旬休”为每月的第十天、第二十天和最后一天放假,“以宽百僚休沐”,按上旬、中旬、下旬,称为“上浣”、“中浣”、“下浣”。望文追义,可见自古以来令人放松休整的核心事项大约是两件,一是休假,二是洗沐。发展到现在,这两件事又在与时俱进中被发扬光大,休假升级为休闲,洗沐大概就升级为SPA。现在休闲和SPA的呼声都如此之高,诱惑得人们心驰神往,实在是大有根源。 


   按照“十日一休沐”计算,唐代全年的休沐日比起前朝似乎减了不少,但这只是常规的例假。


  唐代假日的构成,其实节假占了主要部分。中国传统的节令习俗发展至唐代,趋于成熟和稳定,进入一个新的蓬勃兴盛的阶段。节令岁时体系,也在隋唐时期基本定型。而将节日休假纳入官方制度,普遍以节日为法定假日,也始于唐代。


  唐代的节令,多达20多个,据唐代《假宁令》统计,唐代的节假日有47天,其中元日(春节)和冬至,都休假长达7天。早在唐朝的吏员们,就已享受到一年两次“黄金周”的贴心待遇,幸福得就像花儿一样。


  而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是否该有两个“黄金周”,却仍然还是雾里看花,芳姿朦胧。除传统节假日外,唐代帝王为表示名位“正统”,追溯其李姓的先祖为老子,将老子的诞日称为降圣节,放假一天。


  武则天时,又崇信佛门,将佛诞日也列为节日,放假一日。唐武宗继位后,又采取抑佛措施,敕令佛诞之日,不再休假,只保留了降圣节休假。另外,自唐玄宗始,自觉江山坐得风光无限,又将帝王的生日列为假日,先称为“千秋节”,又改为“天长节”,休假三日。此后,唐代帝王诞节的名称和假期,或有变化,但作为一项假日制度,一直延续到唐末。


  有人由此计算,唐代的节令假日最多时可达53天。


  此外,学生在四月有田假15天,在九月还有授衣假15天。唐代的休假,据《大唐六典》和唐文宗时期的《郑氏书仪》所载,旬假与节假加起来,最多时计有一百多天,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一。


   除上述定期假日之外,唐代还有一些不定期的休假规定。


  如父母住在3000里以外,每3年有30日定省假;父母住在500里外,每5年有15日定省假,这些定省假是不包括旅程的。


  另外,儿子行冠礼,给假3天;亲戚行冠礼,给假1天;儿女婚礼,给假9天,不包括旅程;近亲行婚礼,给假 1 至3 日不等;父母去世,文职解官3年,武职100天;近亲去世,给假为30天、20天、15天、7天不等;远亲去世,给假 1 至 5 天;亲身授业之师去世,给假3天;亲人忌日,给假1天。


  由此看来,唐代的休假制度,竟是十分的人性化,不仅体恤到人之亲情,而且为保证假期,还不计算赴假路途中花费的时日,确实有大朝风范。


  因此,唐代的休假体制,在中国古代的休假史中,可称为是最为宽松的制度安排。 由于唐朝十份重视岁时节令,因而也普遍地将传统节日规定为假日,这也大大促进了节日的兴盛发展。


  一些新的节日,如中和节、清明节、八月十五等,也在唐代催生,有的一直延续至今,对中国的节日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今,传统的清明节、中秋节也被列为法定假日,其源头可以直溯到唐代。 


   唐代官吏们在假日,不仅可以休沐娱乐,还时常可以得到官方的游宴安排和拿些“过节费”。元稹有诗云:“朝士还旬休,豪家得春赐。”如唐玄宗时,曾“命侍臣百僚每旬暇日寻胜地宴乐,仍赐钱,令所司供帐造食”。


  唐德宗时,每逢节假日,“自宰相至各省奏事官员,各得赐钱五百贯文至一百贯文不等,朝廷委派度支于每节前五日支付,永为常式”。这是不是最早的“过节费”,尚不可知,但无论如何,过节添彩,官员们一定都有好心情。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开始明确鼓励假日不要加班,“上以天下无虞,百司务简,每至旬假,许不视事”。唐德宗时,更鼓励在节假日“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因而美至假日,便是“省署皆归沐,西垣公事稀”。官吏或探访亲友,或饮宴交游,或寻欢览胜,或吟诗作赋,比较开心。王勃在《腾王阁序》中称“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即是描绘了这一景象。韦应物也在诗中写道:“是时当暮春,休沐集友生。抗志青云表,俱践高世名。樽酒且欢乐,文翰亦纵横。”徐铉亦有诗云:“今朝旬假犹无事,更好登临泛一杯。”大家闲适自遣,各得其乐。 如果过惯了逢节有假的生活,遇节假而未休,有时还会引出麻烦。


  唐会昌五年,唐武宗于长安大筑仙台,每日动用三千人,加紧赶工。时逢寒食节,本应放假七天,但为了皇上的享乐工程,朝廷仍命这些人节假日上工,“不蒙放出”。于是这些人大恼,闹起工潮,玩起罢工,丢下手中工具,“怨恨把器伏,三千人一时衔声”。如此事态,直弄得“皇帝惊怕”,于是乎“每人赐绢三匹,放三日假”,才算了事,可见当时人们对节假日的重视程度。 


   在中国休假制度的发展史中,唐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前朝的基础上,唐代首次建立了一个十分丰富和人性化的休假体系,不仅促进了节假日活动的活跃和兴盛,也极大孕育了整个社会休闲娱乐的时尚和风习。


  值得一提的是,诸多的假日,似乎并未影响唐代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在欢娱和闲暇中,牵动了文娱和游乐等的需求,唐代也以其兴盛的气象,彰显于中国的历史中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中秋节怎么放假?
揭秘古代假期:宋朝最让人羡慕
宋朝:中国历史上假期最长的朝代,休息日达100多天,是明朝的6倍
古代中秋节怎么放假?
古代假期最多的王朝:说说宋人的休假制度
古代清明节怎么放假?唐朝曾是黄金周,宋朝放假时间最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