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妙术(263):大便不通——按揉上下巨虚、支沟穴

按揉上下巨虚穴、支沟穴排便


办公室一族,运动量少、久坐少动、饮食结构偏于精细,肠道蠕动减弱;还有一些为了减肥,少食、节食;久而久之,这些不良习惯致使胃肠功能失调而导致便秘。


现代医学认为便秘是指:三天或三天以上有一次排便;大便质地很硬,常伴随肛裂或痔疮出血。便秘的成因一般可分为器质性和神经心理性的。都市人便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可绝大多数都不认为这是病,所以就诊治疗的人不多,有的甚至认为这是难言之隐而羞于就医。殊不知,便秘对人体的危害不可低估,是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大便不通——按揉上下巨虚、支沟穴


1、点巨虚


上巨虚和下巨虚穴是治疗便秘的穴位,点按可以,或是象前面介绍的通调胃经小腿部经脉也可以。


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灵枢·本输》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大肠小肠禀脾胃之气而能泌别清浊,排泄糟粕,肠腑的生理功能与胃有密切联系,故肠腑之病常取胃经穴位治疗。从特定穴上来看,上巨虚为手阳明大肠的下合穴,下巨虚为手太阳小肠的下合穴,故大肠小肠腑病,常用上巨虚下巨虚调理肠腑。


1、 定位 《类经》曰: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现代解剖学定位为:上巨虚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下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2、 治疗原则 《黄帝内经》对针灸取穴原则有总的论述:“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黄帝曰:治内府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入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此文提出“荥输治外经,和治内府”的观点,并指出,上巨虚为手阳明大肠的下合穴,下巨虚为手太阳小肠的下合穴。这对临床选穴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今治疗大肠小肠病,常选其下合穴。


3、主治 3.1主治病症的古代论述 《本输篇》曰:“大肠属上廉。此以邪在大肠故当刺巨虚上廉;若下文之邪在小肠者则当取巨虚下廉也。”《针灸甲乙经》:“大肠有热,肠鸣腹满,夹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以及《神应经·肠痣大便部》均取上巨虚,下巨虚治疗泄泻症。《针灸甲乙经》:“乳痈惊痹,胫重,足跗不收,跟痛,巨虚下廉主之。”《针灸大成》:“(上巨虚)主脏气不足,偏风脚气,腰腿手足不仁,脚胫酸痛屈伸难,不久立,风水膝肿,骨髓冷痛,大肠冷,食不化,飧泄,劳瘵,夹腰腹两胁痛,肠中切痛雷鸣,气上冲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伤寒胃中热。” 《针灸大成》:“(下巨虚)主小肠气不足,面无颜色,偏风,腿痰足不履地,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喉痹,脚气不足沉重,唇干,涎出不觉、不得汗出,毛发焦,肉脱,伤寒胃中热,不嗜食,泄脓血,胸胁小腹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小指次指间热痛,暴惊狂,言语非常,女子乳痈,足跗不收,跟痛。”


2、点支沟


背侧横纹上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前臂两骨(尺骨与桡骨)之正中就是支沟穴,反复点按有助大便通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牢记九首歌诀,搞定消化系统解剖!
(1)黄帝素问小肠
《素问*咳论》关于咳嗽的系统针灸治疗
【穴性探究】——下巨虚
[卷中]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四气厥论第三十七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