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一生中的三大苦手
userphoto

2022.10.25 河南

关注

第一个苦手:利害分析法

代表人物:蒋、张

在力量对比下,就分析出了机会和威胁。

发动412反革命政变

1、先树立起反共的旗帜,最坚定、坚决,先发制人,借此抓住了机会(江浙大资本、英美势力),获得了大量的资本支持,攫取了最丰厚的头部资源,形成了先发优势。

2、其他军阀慢他一步,又因和他采取同样的策略,只能占据次优资源,其后发展即服从于“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规律。

3、蒋挟北伐余威,在影响力上迅速完成了全国化,其他军阀的影响力都是地方性的。

4、蒋倚仗着巨大的财力,“一手持枪、一手持金”,分几步削除了国民党内的威胁,又削弱了我党的威胁,短短十年,就走上了国民党第一人的宝座。

以致于毛主席感叹“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个苍龙指的就是蒋。

在解放战争中,

蒋:“我如不能战,既示不能和。我如能战,则言和又徒使士气人心解体。故无论我能战与否,言和谐有百害无一利”。

美国人主张,一定要放弃一些地方,因士气不明,兵力分散,不如把队伍拉下来,整调装备,才能再行进攻共产党,魏德迈说“攻不动,守不住,不如放弃。”蒋不同意说“有放不得之苦,放弃一地,共产党就会全部推下来。”

这是典型的从利害出发、利害分析法的结论。

在力量对比下,就分析出了机会和威胁。

草原分兵

以致于毛主席感叹这是“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第二个苦手:教条主义、宗派主义

代表人物:王明

这是迷信权威、书呆子治国,不能结合当地实际,轻视客观条件、乱搬硬套。

教条主义者,

1)不能明白教条背后 的隐藏条件和公设。

2)不能解析教条成立的环境。

3)从教条出发、从权威出发,直愣愣,只有原则性,缺乏灵活性。

而教条主义,很容易形成宗派,因为教条本身极具诱惑性、号召力,信仰相关教条的人很容易就汇聚成宗派。

以致于毛主席感叹,

“我这个菩萨,过去还灵,后头就不灵了。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

教条主义+利害分析法,结果造成了我党90%的损失。

所有的利害分析法,

1)都要以“strengths”为基点进行支撑,一旦对对方的“strengths”低估了,或者对自己的“strengths”高估了,那么利害分析法在执行上,就抓不到“opportunities”(此时“opportunities”就成了实质上的“陷阱”),就不能取利,而是受害。

2)小害会积为大害,当“strengths”衰减时,就可能被“害”反噬、吞噬。

3)小全局,全局小,难以看到远处的利、害,如果能看到远处的利、害,就能得到与辩证法相似的结论。

第三个苦手:辩证法

利用辩证法分析,

1)从“弱”走向“强”,于是从长尾(广大的农村、农民)出发,这就造成了第一个矛盾。弃厚从薄,违背利害分析法。

2)从“失”走向“得”,于是先弃后取,弃地存人,这就造成了第二个矛盾。丢利转移,违背利害分析法。

3)从“集中”走向“分散”,这就造成了第三个矛盾。从“集中”走向“分散”,既违背防御、又违背进攻,违背利害分析法。

这里毛主席定位——主要矛盾是我国太弱,应该组织起力量,而不是牺牲力量,要组织起力量,就必须从“集中”走向“分散”,分兵以发动群众。

4)从“分散”走向“集中”,这就造成了第四个矛盾。在外敌威胁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在威胁还没有迫在眼前的时候,很多人看不见,此时就会以为违背利害分析法。

看见敌人、明显的敌意,就应该从“分散”走向“集中”,集中以应付敌人,集中晚了就会出大亏。

……

辩证法的独特结论、更大的全局,就会和利害分析者的结论相背,而能运用辩证法者少,就造成了自己的少数派地位,于是曲折的历史经历就这样发生了。

“历史是症状,我们是疾病”,所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所以“团结——斗争——团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用辩证法做少数人决策的7个例子
毛泽东:战略是怎么生出来的?
毛主席:背包袱决策法原理
毛泽东: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
毛主席:这个方法作用很大
什么是唯物论?什么叫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什么是辩证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