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餐厅品牌总监建了两千人的社群,总结出这些餐饮社群的运营干货

1.想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粉丝,想建什么样的群。

大多数人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站在个人角度来看待别人。比如建社群的目的大家都明白是为了增强粉丝归属感,促进口碑传播;于是乎觉得粉丝越多越好,饥不择食地往群里面拉人,这就是社群经营不下去的根源。

我们公众号有三万多的粉丝,经常到店吃饭,注册了会员的有1万多名,但是我们的社群总共只有2000多名,并且我们不止一个社群,有些社群就只有那么几十个人,比如我们的“村民俱乐部”针对的只是忠诚度比较高的会员,这个有一定的量化标准,比如一个季度的消费次数,消费额度等,这里就不细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群的纯粹度和活跃度。只消费过一次的新客户和半年以上的老会员,他们是没有共同话题的。

这点的原则就是,只挑有一定忠诚度,比较活跃的顾客。很简单,出品做的再好吃,服务做的再好,总会有人不满,我们只选愿意跟我们一条船上的人,心齐才能一起走。

2. 想清楚,客户为什么要加入你的社群

也就是你这个群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只有价值成立了,社群才会成立。所以第一步就要想清楚,你有什么价值,客户对你的诉求是什么?

比如让做快餐连锁的快乐园建个社群每天给你推荐好吃的,我相信是没有人愿意加入的,快乐园做的是刚需的快餐生意,追求的是低成本高翻台率,出品跟好吃是不对等的,顾客对这个没有信任的基础。比如我们跟腾讯员工组建的社群,给到的就是整体的优惠福利,作为一个基本不打折的餐厅,福利就是一种价值点。

我们有不同的社群来赋予客户不同的价值,比如对于老铁级别的粉丝,我们需要他们重度参与我们的各种活动,出品等,这个在我们的“重口味研究所”社群;对绝大部分粉丝,就在我们的“村民俱乐部”社群,这里就发发活动消息,偶尔派派优惠券等。

3.社群是玩出来的,需要一个带头的人,背后是人的感情在维系。

以我的经验,社群就是玩出来的,你觉得我有趣,觉得我能给你点什么,那你就来。试想一下,你的餐厅顾客大部分是90后,老板是个70后,让90后去加70后的微信,然后70后在群里号召大家一起来吃饭,无法想象90后凭啥跟你玩。

这里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设的打造。什么叫人设呢?我理解的就是代表你这个店去跟客户接触的人的性格,比如我们店就有两个人设,一个是喜欢吃喝玩乐的,高傲而又大方的蛋壳君,代表了餐厅出品的品位,好玩的逼格,以及各种活动的号召者;另一个是负责解决客户各种问题,细心而又任劳任怨的“小味童鞋”,如顾客的预订,应对客户吐槽等,代表的是贴心的服务。

所以我们的社群组建逻辑是,蛋壳君号召大家来玩,顺便就把群给建了,顾客有什么吐槽的,小味同学就出来虚心领教。相比很多同行组建的“XX店美食群”,然后里面的对接人“XX店客服” ,对于客户来说,哪个更加性感就不言而喻了。

4.社群的本质是要参与感

很多人说,顾客加入社群无非就是了解下什么时候有折扣,什么时候上新品这些就是社群的常态,如果是这样,那公众号就可以满足了,当然社群可能更加直观一点,互动也更加直接。但仅仅是这点还不足以维持社群的运转,社群一定要给大家足够的参与感。比如我们就有个社群是“重口味研究所”,作为湘菜系列,重口味是我们的特点,那研究所是干嘛的呢,就是要让客户能够参与到我们的菜品研发中来。

当我们出新品的时候,会请他们过来参与内测,听听他们的意见,比如还有之前被淘汰的菜品是不是要复活,也会进行意见征集。这么做的效果是,把我们重视客户的理念传递给他们,客户也会觉得这个店能做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情感上面的归属感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带朋友吃饭还是给朋友推荐,我们肯定是被优先考虑的。

我们还做了很多提升参与感的事情,比如前几个月我们推出杨梅酒的时候,我们带上几个会员一起跟我们到基地去摘杨梅,从摘到洗,到封瓶酿造都有会员全程参与,整个过程的口碑都有会员在给我们传播。后来我们推送了一次杨梅酒提前预定的活动,几百斤酒很快就被抢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业绩提升250%?餐饮人不得不学的“4F”流量组织万能公式!
实体店如何引流盈利赚钱?
10天裂变8000精准粉丝转化3000会员引爆路径
3个小技巧锁客有方,让顾客重复进店so easy
微头条
群响夜话会45 | 线下门店社群营销全流程,加粉到成交,复购到推荐,账号管理,员工转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