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大基本激励原理之需求层次论、双因素论

四大基本激励原理

一、需求层次论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04.01-1970.06.08)1948年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又把人的需要层次发展为七个,由低到高的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①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七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渐上升并不是遵照“全”或“无”的规律,即一种需要100%的满足后,另一种需要才会出现。事实上,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每种基本需要都是部分地得到满足

②马斯洛把七种基本需要分为高、低二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如借助于工资收入满足生理需要,借助于法律制度满足安全需要等。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们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需要更有价值,人的需要结构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因此,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身体需要。

2)安全需要——保证身心免受伤害。

8)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感情、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和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二、双因素论(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士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与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合著)、《工作与人性》(1966)、《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1976.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依据,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相关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的。但是,赫茨伯格注意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织目标的达到”这两点联系起来。

有些西方行为科学家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正确性表示怀疑。有人做了许多试验,也未能证实这个理论。赫茨伯格及其同事所做的试验,被有的行为科学家批评为是他们所采用方法本身的产物:人们总是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条件或他人身上,问卷没有考虑这种一般的心理状态。另外,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也不够,事实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

实践还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

但是,双因素理论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因此是有积极意义的。赫茨伯格告诉我们,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双因素理论强调: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都能激励起人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的积极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如果缺乏激励因素,并不会引起很大的不满。而保健因素的缺乏,将引起很大的不满,然而具备了保健因素时并不一定会激发强烈的动机。赫茨伯格还明确指出:在缺乏保健因素的情况下,激励因素的作用也不大。

(2)数据采集部门与被考核部门及人力资源部一起明确各指标的定义、内容、公式等,包括指标中相关名词的解释和定义,建立衡量指标的有关标准,确立合理、科学的指标计算方法。

(3)数据采集部门应提交关键绩效指标数据形成的过程,供被考核部门及人力资源部确认,包括数据的采集方式、采集频率、原始数据来源及精确程度等均应明确并经三方认同,不可随意更改。

(4)绩效数据收集的程序:第一,人力资源部于每个月末给有关职能部门或下一级单位人力资源部下达书面通知,对数据收集提出具体要求,于每个月末将员工绩效计划完成情况数据报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审核,然后报人力资源部;第二,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数据收集并汇总。

职能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业务指标的审计确认,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最后将审定后数据报人力资源部;第三,为保证数据采集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上报的考核指标数据,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审计,也可采取个别谈话、征求内外部客户意见、审查工作报告、调阅有关材料和数据、听取监督部门意见等方式,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核查,发现数据与事实不符或有舞弊行为的,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更正。需要平衡调整的,按程序报批。对出现的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等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凡情况属实的,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予以纠正处理。

3.按照考核周期确定数据提交时间

(1)月度考核:数据提供部门在月度考核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将采集结果提交给人力资源部及被考核部门。

(2)季度考核:数据提供部门在季度考核结束后4个工作日内将采集结果提交给人力资源部及被考核部门。

(3)年底考核:数据提供部门在年度考核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采集结果交给人力资源部及被考核部门。

4.数据审核

(1)人力资源部/被考核部门/绩效委员会对收集数据进行审核,对有疑义的数据可直接要求数据提供部门给出解释,获得双方认可后更改数据考核表内容并签字确认,同时知会被考核部门。

(2)若被考核部门或个人对本部门的KPI数据有疑义,可提出绩效申诉,与数据提供部门/人力资源部/绩效委员会进行绩效沟通,达成一致。

(3)人力资源部/绩效委员会根据汇总数据考核表结果,对各个部门的关键绩效评分,并将考核指标结果和评分情况反馈给被考核部门。

5.按照考核周期确定绩效面谈必须完成时间:

(1)月度考核:月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

(2)季度考核;季度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

(3)年度考核:年度结束后9个工作日内。

6.考核结果

(l)在被考核部门或被考核员工就考核结果达成一致后,被考核部门或被考核个人在考核表上签字生效。

(2)人力资源部最终统计KPl评分表交于绩效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将审核后的KPI评分表汇总交财务部作为计算绩效薪酬的依据,副本存于人力资源部,对考核情况及各种资料整理归档。

7.绩效考核数据收集的奖罚

(1)对未按规定时间提供考核数据的责任部门,其责任人减扣绩效分1/天,直到提交为止,如果数据超1周还未提交,造成被考核部门因数据提报部门没有及时提报数据而影响无法考核的,该项指标按原指标系数1.0标准核算工资,由数据提报部门责任人承担0.3

(2)对提供不真实或错误考核数据的责任部门,其责任人扣除绩效分5/个数据,数据审核人已审核时,数据审核人扣除绩效分3/个数据。

(3)绩效考核数据提报部门连续三个月无差错,准时提交考核数据其提交数据责任人奖励绩效分5分、数据审核人奖励绩效分3分。

提示:

绩效考核数据的提交及时与正确,能保证考核成绩真实性,所以提报虚假数据或错误数据都会影响绩效考核的有效性,针对此项工作的奖罚规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而定,之前没有过处罚制度的企业,先要与各部门达成共识,必要时试运行三个月后再执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论学习】如何做好员工工作业绩的分析并改进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详解(三十七)
人为什么要工作?理解透了,激励才更有效!
企业薪酬管理探讨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设计中应重视的关键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