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硕士生预答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硕士生毕业论文预答辩,作为导师对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集体指导,已经成为惯例。上周六,实验室对10位即将毕业的硕士生进行了全天时间的预答辩,按正式答辩的顺序和时间要求进行。由于受平时学术交流,进展汇报强调细节交流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汇报内容。预答辩的结果令我满意的很少。总结起来,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下:

1、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阐述不清楚,让人听不出研究的价值所在。

2、汇报提纲完全按论文章节构成,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归类和整合。汇报提纲(内容)之间,无承前启后及过渡性语言。

3、对汇报内容不太熟悉,PPT文字描述太多。

4、过于强调细节,如数学公式的推导等,而忽视了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及结果的测试分析等。

5、汇报总结中,未直截了当地呈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6、忽视取得的成果展示,如论文、专利、获奖情况等一带而过。

7、无致谢。 

由于答辩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各异,有偏实验科学的、有偏硬件设计的、有偏算法和软件设计的。如果不讲究答辩策略,可能会造成做的好,不如讲得好的结局,从而影响答辩成绩。我的建议(15分钟左右)如下:

1、课题概述(2-3分钟):阐述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即立项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主要介绍课题来源、研究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等,从而引出论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回答“为什么要做?”

2、课题内容(8-10分种):主要突出:1)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采取的措施;2)实验结果展示及分析。文字描述多了,会影响讲解思路,也会给人不熟悉内容的印象;公式推导多了,这不是答辩老师所感兴趣的(感兴趣的评委自然会看你的纸质论文)。同时,可能占用了后续展示主要成果的时间,让评委看不到你最后的干货——回答“怎么做的?”

3、课题总结(1-2分钟):1)直接以按序号形式列出所开展的工作;2)创新点与贡献,即提出了什么方法或理论?解决了什么问题?实现了什么功能?有创新的强调创新,无创新的强调工程应用价值。课题展望或存在问题可一带而过,如果评委需要追问,后续回答问题时阐述即可。——回答“做到了什么程度?”

4、成果展示:如论文、专利、获奖等。

以上主要为答辩生汇报过程的问题与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正确、优雅的汇报课题?
毕业论文和答辩:硕士毕业需面对的几个问题
本科论文答辩流程`
论文开题报告是什么?
干货 | 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如何让“外行”们能听懂你
职称答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