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史上的今天——2月16日


  • 2005年2月16日

    京都议定书生效


  • 2005年: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经过近8年争拗后,终于获得120多个国家确认正式生效。




  • 1822年2月16日

    优生学奠基人高尔顿出生


  • 2月16日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科学家、探险家、人类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 1822.02.16-1911.01.17)出生纪念日。他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02.12- 1882.04.19)的表弟,高尔顿一生中发表了超过340篇的报告和书籍,在1909年被授与爵士。高尔顿在多学科中均有重要贡献,如在统计学方面,高尔顿在1877年发表关于种子的研究结果,指出回归到平均值现象的存在,这个概念与现代统计学中的“回归”并不相同,但却是回归一词的起源。在此后的研究中,高尔顿第一次使用了相关系数的概念,用字母“r”来表示相关系数,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同时他也发表了关于指纹的论文和书籍,被认为对于现代利用指纹进行犯罪搜查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优生学是研究如何生育正常、无遗传缺陷孩子的一门学科。高尔顿在1883年率先使用“优生学”一词,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生好的”,高尔顿用它来说明使用科学方法,通过选择配偶,可以提高超过“最众数”遗传水平的优质人口比例。在他1869年的著作《遗传天赋》中,他用“天赋”一词表示一种“超高的而且是先天的能力”,高尔顿主张人类的才能是能够透过遗传延续的。不过,这种观点当时很少有人接受。达尔文读过此书后,改变了他原来的“除了白痴外,人在智力上差别不大,只有热情和勤奋的差别。”

    高尔顿的观点无疑有助于达尔文把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研究,并在其《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多次引证高尔顿的观点。高尔顿希望有缺陷的个人不要生育,而鼓励富有天资者生育。这个观点后来被一些社会学家推向极端,而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后来二战期间的种族灭绝罪行提供了所谓“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先贤们的故事19--高尔顿
“优生学”的出处
犯了错的天才
定制完美人类?披着华美外衣的优生学
优生学发展述评
优生学的创立4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