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教师教研水平靠什么来提升?

小编认为,真正的教研不是教师一个人闭门造车,更不仅仅等同于写论文。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日志、评课交流、教育课件、反思记录等,都是教师教研的隐性工作。

“教”者不会“研”,“研”者不善“教”,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一些学校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存在以下问题:

无序性。学校没有长期的教学研究规划,只是在学期初由教研组制订一个具体的活动计划,至于为什么安排这些教研活动则不得而知。集体教研活动的无序导致了个体教研的无序、随意。

形式单一。多数教研活动仅仅限于盲目的听评课,缺乏深入的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即使是理论学习也只是念念、记记,真正内化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内容少之又少。

管理松散。首先体现在过程性管理松散。一些学校仅限于对教师的教研活动进行考勤,计入量化考核;一些教师也仅满足于被动地参与活动,至于效果如何,无从得知。其次是对教研成果的评价不够科学合理。部分区县教科研管理部门对学校或教师个体教科研成果的考核只关注数量,不关注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教师盲目追求论文数量而忽略其跟教学实际的结合。

针对性不强。研究的内容不是立足于教学为解决问题而研究,为活动而活动,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强。教研活动不能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千篇一律,“一刀切”。

层次不高。只是就某些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研讨较少,从经验中进行提升或用理论的视角剖析教学则更少。

其实,“教”与“研”本为一体。研源于教才有活力,教基于研才有生命力。无教之研空洞乏味,无研之教坐井观天。能教者必能研,善研者才善教,教与研本为一体。而之所以出现“教而不研”或“研而不教”的怪现象,主要源自学校对校本教研管理的疏失。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要想使教者会研,研者善教,要想培育专家型教师,抓好校本教研是关键。这就要求学校要有中长期的教学研究规划方案,要有源于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逐步培养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要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形式,系统、科学的管理措施和评价手段,要关注不同层次教师的提高。

由教而不研联想到目前教育科研中的“研而只演”,很有感概。教学者潜心教授,“研”不上档次,最多是“畏途巉岩不可攀”;研究者闭门造车,“空对空”研究,与教学基本无联系,还可能是“东抹西涂窃时名”。不少教育科研“成果”都缺乏一定的推广价值,虚拟的成果只能束之高阁,难成正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教研的几个问题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观风堆小学2014年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校本教研:让教师走近、走进(一)
教研组建设: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