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色产业强村 全民创业致富

特色产业强村  全民创业致富

--野钟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为更好地推动野钟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基础,野钟乡因地制宜,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坚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在已有产业基础上创办刺梨苗圃基地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野钟乡辖5个行政村79个村民组,总户数4836户,总人口20426人,其中劳动力9442人。境内居住着13民族,是一个以苗族、彝族、布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乡。耕地面积19329.5亩,有林地面110000余亩,自然资源有石灰石、锌、铅等矿产资源,拥有砂石厂、砖厂、猕猴桃基地等。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荞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生姜、猕猴桃、核桃、刺梨、油桐等。野钟乡是一个传统农业乡,生态环境优良,村民世代以种植为业,适宜开展果业种植。

——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为目的,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充分调动村“两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通过3年努力,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通过5年努力,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逐步形成村级产业稳步壮大,经费有效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良性机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具体措施

(一)加快发展壮大刺梨苗木基地。2014年以来,野钟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过分析,发现刺梨市场前景良好,而且又有相关政策的支撑,野钟乡各村种植刺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决定通过种植刺梨苗木来发展各村的村级集体经济。鉴于各村村级集体资金薄弱的现状,由乡党委政府牵头,通过整合各村的力量和资源,动员全乡5个村级组织利用闲置村级集体资金,在常明村流转土地,搭建刺梨苗木基地共同培育刺梨苗,建刺梨苗圃基地。通过努力,各村级组织共筹集资金29万元,成立魁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现已开发出104亩刺梨苗圃基地,育苗400多万株,并带动周边20余人再就业。刺梨苗圃基地的建成,形成具有野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使其不断增加效益。初步估计在年内5个村均能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以上,其中常明个村有望实现15万元以上。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和土地流转力度,到目前园区内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5个,流转土地3000余亩。农业结构逐步优化,主导产业雏形的逐渐形成,将为我乡的产业布局奠定坚实基础,为群众增收致富和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在示范带动下,各村发展集体经济氛围日渐浓厚。借助猕猴桃、玛瑙红樱桃、蓝莓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全乡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4500余亩,并组织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发展特色产业带动。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绝佳机会,也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走特色产业带动型创造了条件。全乡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为有效组织形式,以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为平台,促进和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目前,全乡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种养大户26个。最典型的是全乡刺梨的种植。截止目前,野钟乡刺梨种植2万余亩。其中,种植30亩以上的大户有150余户,刺梨的种植已形成有点有面,逐步推广带动的新局面,初步打造了水普公路沿线刺梨观光带,为野钟乡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验启示

一)努力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把政治素质好,热心为民办实事,善经营,懂市场,有经验,能够带领群致富的优秀人才先进村“两委”班了,同时,把年富力强,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不断调整和优化村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着力把村领导班子建设成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坚强堡垒。

二)继续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野钟乡具有果业种植的优势,同时村级集体拥有一定数量的集体土地,具备了发展果业的天然优势。因此,野钟乡将继续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果业种植产业,吸引旅客前来“春赏花,秋摘果”。

三)不断加大经济投入,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两年的新农村建设及环境整治,野钟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一些基础设施依旧薄弱。为了更好的发展野钟乡,因此,需加大经济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让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壮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县推出八种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对安徽肥西县严店乡三元村乡村产业发展的驻村调研报告
增内力 强动力 迸活力 ——马山县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观察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安徽省---汤泉乡龙潭寨村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榛子乡青龙村地名介绍
10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