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趣的心理学! – 小冷博客

所有植物都需要水,玫瑰需要水,所以玫瑰是植物。这个逻辑对吗?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逻辑。

[我]交流中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来源我们对别人的误解,别人没那个心,然而自己的经历、知识、当时的情感、潜意识活动都会促成你产生一个对应的信息B,信息B往往和别人想法里的信息A,基本不可能吻合,甚至完全相反。

我说徒弟你是女强人,她说自己不是。我说徒弟你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她觉得我在讽刺她。我说徒弟你很纯,她觉得我在骂她。其实我就想表达她是一个萌萌哒的可爱的女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我把这归到“知识的诅咒”。

[转]为什么说大多数时候换位思考只是个陷阱。因为真正的换位思考,意味着你必须知道对方大脑中所有真正影响他决策和行为的因素,这包含太多的东西:对方的价值系统,习惯,观念,道德观,甚至对方那一刻的情绪。一个人的行为由众多因素来决定,其中绝大多数因素常常隐藏在我们根本觉察不到的潜意识层面(《Strangers to Ourselves》),连当事人自己都未必知道其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更不用说要别人还能够真正的“换位”了。不仅如此,你还必须摆脱自己大脑中的价值系统、习惯、观念、道德观、情绪的影响。这两者本身都极其困难,乘起来更是难于登天。所以说现实当中的大多所谓换位思考一不小心就沦为以己度人。

理论的东西很枯燥,但是能静下心来细细咀嚼,你一定会醍醐灌顶。

为什么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能明白?

片段:如果我们在听到别人的道理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心理上的倾向,那么即便别人给出一个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我们也会竭力为自己辩护;又由于世界是复杂的,所以我们几乎总是能够找到辩护的借口——“上次报纸上说一个英国老太太每天必吸一支烟,活了一百多岁呢。” (《Mistakes were made(but not by me)》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视觉错觉到偏见

片段:我们太可能因为受到知识的局限性而对事物的看法产生无法消除的偏见,有时候打破这种偏见的唯一途径就是开阔视野,多积累知识,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讨论,否则就算抱着“我可能是错的”这种信念,你也不知道怎么去证伪自己的一个猜测。

遇见20万年前的自己

片段:既然你的大脑认可某种做法是正确的,而同样又是你的大脑主管你的行为,那为什么偏偏你没法执行呢?这就说明主管行为的并不仅仅是你的“认知”模块,认知模块发完话之后自会有更强大的情绪模块藐视“上级”的决定。所以我们常常哀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和别人作斗争,而是和自己作斗争。

理智与情感

片段: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会对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不加细查,而对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则死抠烂打揪住一点小辫子就不放;同样,我们还会倾向于勤劳收集有利证据,并忽视不利证据。事实是,当我们内心的天平早已经倾斜了之后,看来荒谬无比的理由也变得光辉灿烂,别人很有道理的反驳也能被抠出“致命”漏洞。

看不见的牢笼(上)

片段:由于我们的情绪大脑是个黑盒,它选择喜好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而我们所意识到的只是结论(“一眼眼上去就喜欢,也说不清为什么”),但是第一组被试却试图去推测这个黑盒内部的逻辑到底是什么,而推测往往是错误的,但他们却相信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理性)的,于是他们基于这些推测出来的(往往不正确)的逻辑进行决策,之后发现自己的情绪大脑却并不买账,因为理性大脑猜猜看猜错了。这里,后者的“理性”分析遮蔽(Overshadow)了情绪大脑真正的动机。

看不见的牢笼(下):柏拉图的洞穴

片段:再来看迷信的鸽子的行为,就不再是那么傻缺了。假想你是一只鸽子,笼子边上有一个喂食器,有一次凑巧你在做某个特定的动作(例如转了个圈)之后,喂食器掉下来了食物,你小小的鸽子大脑中灵光一现:会不会是我这个做法导致喂食器给食了呢?你继续转圈,果然一会喂食器又给食了。现在你会怎么做呢?你要停止转圈吗?

今天上午发现了这篇心理学的系列文章,转到博客,以供日后品读。

转载请注明:小冷博客 ? 有趣的心理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把弗洛依德的书扔掉!| 混乱博物馆
执行(中):执行问题的根源与彻底的解决方案
如何同时训练宝宝的左脑与右脑
读过1000本书后,我会推荐哪10本?
自动喂食器改造篇
39# 思维与认知-读《暗时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