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届公共外交北京论坛·学者发声︱宫宇峰:智库要为公共外交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宫宇峰,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处处长


近几年,中国公共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09年,在第11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国家领导人首次在讲话中正式提出公共外交;2012年,“公共外交”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这是公共外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一个标志;2013年举行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以及去年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对开展公共外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包括提升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巩固和扩大社会和民意基础等。

这几年,中国在国际议题设置和话语权上有了明显提升,去年北京主办的APEC会议,中国主动设置、推进议程,提出了包括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等在内的一系列“中国方案”。中国在对外宣介的话语方式上也在转变,讲故事的能力在提升,对外演讲和表态越来越接地气,网友点赞的声音很多。

中国的公共外交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除了政府层面,有更多的社会团体、民间机构积极参与公共外交。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以及将近20多个省市成立的地方公共外交协会,都成为了开展公共外交的生力军,他们充分调动民间和社会资源,配合政府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活动。

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在快速发展,理论和智力支持也在跟进,智库和高校做了大量工作。智库在为公共外交提供智力支持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是思想的提供者,为健全和完善公共外交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供了一些新鲜思想和先进理念;它是政策的宣示者,智库的专家学者利用国内外的交流平台发出中国声音;它是公共外交的实践者,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智库在以下方面可以为公共外交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第一,智库提出的观点和建议需要服务特定对象。希望智库找准研究方向,明确服务对象,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产品。

第二,智库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进行战略和政策研究。希望政府和学界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学术研究和公共外交实践有机结合。

第三,智库的观点可以更加多元化,能够涌现更多的创新性、具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有不少高校成立了公共外交研究机构,这是一个利好消息,这些机构可以依托大学多学科的综合性优势,出政策、出思想、出建议,是政府部门开展公众外交获取智力支持的一个新来源,期待双方在这方面擦出更多的火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库前沿|王莉丽:创造性发展中国新型智库
影响高层决策的中国十大智库
中国十大“智库”:多属半官方 社科院排名亚洲第一(1/34)
全球第一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体系及近十年研究焦点的转向
美国智库排名前十名单
新型智库建设要处理好五个辩证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