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方法论及其典型事例简明归纳
字号:

 

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

典例列举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我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等。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消沉。

4.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太湖蓝藻暴发敲响生态警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颁布,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5.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认识论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新表述,如“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等。

7.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江苏弘扬“三创”精神等。

8.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们党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取得新的成果;

人类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9.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证法

 

联系观

10.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猪肉价格上涨引起连锁反应,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五个统筹、循环经济等。

11.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有些人将命运同生肖属相联在一起;涸泽而渔、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

1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循环经济;嫦娥一号卫星实现绕月飞行。

1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某人在社会上可扮演学生、教师、消费者等不同角色。

14.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统帅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搞好局部。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五个统筹”等。

15.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和优化,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

证法

发展观

16.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新提法、新表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17.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18.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

辩证法

 

矛盾观

20.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变废为宝等。

21.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对立统一不可分割。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人与自然、经济与环保、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纪律、生产与消费、城市形象与民生问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2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对形势的分析、对事物的评价、对人的看法、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要消除一切矛盾等。

23.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自身优势;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等。

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从特殊性中概括普遍性,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

将中央政策、外地的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在中央政策指导下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2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党等。关键词:中心、重点、关键、突破口、重中之重、第一要务等。

26.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网络利弊、党的反腐败问题、一国两制没有改变我国性质等。

2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的主要方面和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2526典例分析。

辩证否定观

28.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辩证地对待我国传统文化(或西方外来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科学研究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鼓励自主创新等。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观

2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30.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

价值观

3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生态文明,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公民道德建设,“八荣八耻”荣辱观;

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等。

3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价值取向;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等。

 

 

 

 

历史唯物主义

人生价值观

33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需要和满足两个方面。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他人的贡献。

当前先进人物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评选、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和吴征镒院士。

34.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结合先进人物的事迹,谈谈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人生有限,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或许可以作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对众多评价的回答。

35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要求我们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搞科研的人往往强调兴趣,因为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才容易出成果。而闵恩泽院士则不同,他更强调社会需求。面对赞誉,闵恩泽真诚地说:“能把自己的一生与人民的需求结合起来,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是我最大的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微头条
高考文综提分宝典(史、地、政知识点总结)
哲学概念原理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哲学核心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