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彼得堡的故事:十二月党人起义事件始末

圣彼得堡的故事

                   ——十二月党人起义事件始末 

   在亚历山大一世在位的22年里,他感到最荣耀的莫过于他不仅率领军队把1812年入侵俄国的拿破仑赶了回去,还组织了第六次反法联盟,用武力推翻了拿破仑帝国,终于“作为欧洲的主宰进入了巴黎”。

   跟随沙皇同时进入巴黎的,还有他率领的俄国士兵和军官。

   那些蓄着大胡子的哥萨克士兵最初就在香舍丽大街的林荫道上安营扎寨。他们倒也将就,就住在抹上泥土的麦草棚里,湿了的衣服就挂在树枝上晾干,他们的马则到处啃着树皮。巴黎市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好奇,纷纷举家前来观看这些围在篝火边、身上发出臭味的“草原上的野人”。

   这些哥萨克们倒也不去理会“参观者”们,他们径自扪捉身上的虱子、打牌或把头枕着马鞍呼呼大睡消磨时光。

 

           香舍丽大街的林荫道 结庐南山摄于20047

   士兵们与巴黎人毫无接触,也不参与当地的生活,军官们就不同了,他们大多被安置在巴黎人家中,他们能直接接触到法国人的种种思潮。这种能容许各种思想存在的环境让他们感到吃惊,其中的一些人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绪翻腾、感触万千——他们虽为本国的君主感到自豪,却为国内的专制制度与农奴制度感到羞愧;他们虽然热爱祖国,却为国家的落后愚昧状态而痛心。总之,他们原本是来到法国准备“教训”受大革命熏陶的人们的,结果却发现自己接受到了教育,知道了什么是人道主义和人的尊严,知道什么是自由。

这些贵族子弟出身的军官们便是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他们虽然在少年时代私下里看过俄国最早的民主主义者拉吉舍夫著的禁书《自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认识到农奴制的残酷,也接触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但这些年轻人经过1813-1814年的出国远征,亲眼见过没有农奴制、设置了立宪机构的西欧国家之后,自己国家的落后体制就变得不可忍受了。

这些有思想觉悟的贵族青年回国后,就经常聚在一起,阅读国外报刊、议论时弊、抨击朝政、探讨变革,组织秘密团体,力图有计划地改变俄国的体制与现状。从1816年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先后组织过五个秘密团体,这些由青年贵族军官组成的秘密团体(主要是南方协会和北方协会)准备于1825年在圣彼得堡起义,推翻沙皇专制,建立共和国。

18251226,北方协会借亚历山大一世意外死亡、其弟尼古拉一世宣誓典礼之机起义。他们原先的计划是:凭借起义军的六个团,对在参政院广场参加宣誓的官员施加压力,劝说他们推翻沙皇政府,召开立宪会议,成立临时政府,废除农奴制,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如果劝不成,就准备动用武力,强迫参加典礼的官员这么做。

这次起义的官兵约三千多人,围观支持他们的群众也达到二万多人,最初沙皇的军队没有起义军多,是个造反的好机会。但要命的是他们的总指挥没有来,广场上的方阵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到了下午,有些原本要来的兵团也临时怯懦不来了,倒反沙皇的援兵却源源不断地赶来,共有一万多人,已超过了起义军的四倍。起义军从上午10时坚持到傍晚5时,沙皇尼古拉一世终于露出狰狞的面目,下令炮兵对起义军的方阵发射榴霰弹……起义的武装部队被炮弹哄散。到了晚上,数百名被打死或负重伤士兵和群众全被扔进了涅瓦河的冰穴。

继北方协会的起义失败后,1月份在乌克兰的南方协会起义也被镇压了。

两次起义失败后,沙皇进行了疯狂的大逮捕,尼古拉一世甚至常常亲自主持审判。最后,5名起义的领导者被处绞刑,多数起义者(共121人)被流放到人烟稀少、荒芜寒冷的西伯利亚服苦役,受尽折磨。绝大多数人死在那里,至1856年绝路逢生得以还家的仅19人。

这些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批革命家,因其在182512月的武装起义,被后人冠以“十二月党人”而名垂青史,那座矗立有彼得大帝雕像《青铜骑士》的参政院广场,也被后人称为十二月党人广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月党人起义
俄国农民战争:普加乔夫血溅莫斯科
贵族造反:十九世纪俄国的改良与革命
-----十二月党人的爱情-----
决斗而死的普希金和俄国贵族的黄昏
十二月党人同他们的妻子和诗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