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病痊愈,时有所遗者,当如何处置!

《热论篇》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病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热常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这段文字是非常重要的文字,因为在中国医典之中,很多人关注的是疾病的治疗,很少人关注疾病痊愈之后的护理,即使是张仲景的《伤寒论》,提到这些内容时也是一笔带过,所以单独拎出来写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


咳嗽痊愈不可

2015年,我的外甥因为感冒,一直咳嗽,之后用了一些发表的方法,居然治愈了,但是那个外甥非常喜欢吃肉,小时候基本不吃蔬菜,没有肉就会哭,所以在感冒好了的第一时间,我父母就迫不及待的给他吃了一些肉汤,不料,第二天就开始咳嗽了,其实这个就是很典型的一个食复问题,就是热病之后,因为饮食不正确导致的疾病复发。

一般来说,咳嗽患者,只要是有外感的咳嗽,在服用药物之后,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如果不注意,吃了一些荤腥,咳嗽会很快的复发,其实这个就是所谓的“时有所遗者”。


如何应对外感疾病?

在外感疾病发病期间,一般来说都是要禁止食用荤腥的,这个自我小时候懂事开始就一直在注意,甚至很多时候感冒了吃的菜都要考虑是否有猪油之类的荤腥。

“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就是人体的谷气与邪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邪气没有彻底排除,其实是什么情况呢?

因为大多数的难以消化的食物,都有一定的阴寒特性,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导致“迎邪深入”,本来邪气在表的情况下,我们只要发表就可以通过出汗的方式排除体外,但是由于食用了一些阴寒性的药物,邪气会随着食物进入肠胃,此时的发表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另外,其实荤腥的食物一般来说都比较难以消化,摄入之后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如果消化吸收不好,就会影响发表药物的药效发挥。不少荤腥还具有堵塞中焦的作用,而我们知道吃药之后,中焦是否轻灵,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热病尤其需要注意?

其实很绝大多数的热病都不是纯粹的热,都是夹杂其他邪气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邪气就是湿气,治疗热病,就是要釜底抽薪,一边是清热或者发表,一边是除湿,湿热之间分开之后,两者变成了单独的成分,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因为没有热象,所以湿气也不会太明显,关键是,如果没有热象,很多人就不会吃太多的东西,稍微吃点东西就会消化不良,没有欲望摄入大量的食物,因此热病才需要注意“食遗”问题。

此公众号主要用于写一些学术方面的内容,系统学习者可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 第七十讲 饮食五味调养五脏、释要
浅谈儿科学与温病学的关系(一)
《藏气法时论》3、饮食五味调养五脏5、《标本病传论》(70)王洪图
春季流感来势汹,《内经》教你规避它丨正安
5.09疾病
康复期也要治未病——病愈后必须提防的6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