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云:向着一本本书走去——2014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获奖感言

  谢云,生命化教育研究团队成员,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发起并组建教师民间团队“知行社”,推动教师的“专业读写生活”,迄今已经八年。

  2014年暑假,“大夏书系”十年庆典在上海举行。与会交流时,我曾套用庆典专题片之名说:“向一本新书走去是出版人的身姿,向着一本本书走去应该成为教育人的身姿。”

  “应该”意味着倡导,倡导的前提则是践行。回溯以往,我的所学所得,一者来自恩师,二者来自艰辛生活,三者来自装在肚里的书籍。阅读的确改变了我的命运、成全了我的现在。

  要说清这些年来究竟读过多少书,实在艰难,但我至今记得生命中第一本最重要的书是俄罗斯小说,那时我在乡下,除上学外,还得帮家里干活,边烧火煮饭边翻看。后来不小心,竟然将书与柴草一起塞进了灶孔,到醒悟过来,只抢救出半卷焦糊的残页。

  1997冬天,一个落雪的寒夜,在一座边地小城回忆起这段往事,我信笔写下《到俄罗斯去看雪》一文,叙述自己与俄罗斯文学艺术的渊源。六年后,偶然看到《中国青年报》的征文启事,便发了邮件。没想到,当年10月居然接到电话,说我文章得了全国第一,国务院新闻办将组织前五位获奖者去俄罗斯访问。12月1日黄昏,我从莫斯科谢列梅捷沃二号机场走出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俄罗斯的雪”。

  这传奇般的经历对我有着巨大影响,2007年3月创建教师民间团队“知行社”时,我曾谈及“阅读是吸,写作是呼”的观点。转眼八年,知行社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但“专业读写”一直是成员们的“呼吸”和“生态”。简单描述知行社的八年时光,似乎就是“一本本好书读了下去,一篇篇美文写了出来”。更重要的是,一个个美好的教师站了起来。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教育,“专业读写”影响了他们的“行走方式”。

  教师需要阅读,学生更需要阅读。今年4月23日,我和NGO组织“梦想行动国际”的刘艳女士等人合作的“心自在师生阅读成长项目”将在四川广元正式启动,绵阳、广元的二十余所学校的师生将由此进入“师生共读模式”。而当你读到这篇文章时,我或许正以“志愿者”的身份在跟老师们作专题交流,我交流的“主题句”就是:向着一本本书走去。我觉得,这是教师应该有的姿势,也是教师最美好的姿势。

  影响我的五本书

  1.《教育是慢的艺术》 张文质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著 新星出版社

  3.《佛学的革命》 杨惠南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4.《世界因你不同》 李开复、范海涛著 中信出版社

  5.《静悄悄的革命》 (日)佐藤学著 长春出版社

  【2015年4月23日,中国教育报2014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揭晓,生命化教育研究团队成员谢云入选,刘波获提名。】

  【生命化教育再出发】

  自2002年走进泉州、晋江和厦门的几十所乡村中小学开始,生命化教育的传播和推广已经迈入了第14个年头。在这漫长的研究与实践中,生命化教育研究团队一直坚持“民间立场、草根情怀、田野作业、逐步推进”的研究原则,坚持“共同研究、各自发展”的研究方式。目前,参与生命化教育研究的学校遍布全国,在福建、江苏、浙江、湖南、广东、河南、山东、甘肃、辽宁、哈尔滨、内蒙古等地已有几百所学校参与生命化教育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刀】十年磨一心 ——读《知行十年:一个教师团队的精神历程》有感
以站立者的姿态做教育
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读书故事和推荐书单
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感悟阅读
罗 静:知行合一
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读书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