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癌性疼痛中医外治诊疗规范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易引发患者焦虑和恐惧的症状之一。

中医病名 

····

    根据导致癌性疼痛的原因可分为恶性肿瘤所致的疼痛或放化疗所致的疼痛并发症,

(如临床常见的骨转移癌痛或化疗药物周围神经毒性及其引起手足综合征导致的疼痛。)

1·癌性疼痛是一种长期或持续的疼痛,可引发或加剧活动障碍、食欲减退,影响睡眠,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癌性疼痛属中医学 “痛证”范畴 ,《临证指南医案》 曰: “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所谓痛则不通也。”骨转移癌痛属中医学 “骨瘤”“骨蚀”“骨痹”“骨疽”等范畴 。《外科枢要》曰: “若劳伤肾水,不能荣骨而为肿瘤……名为骨瘤。” 

2·化疗性手足痛作为随肿瘤临床治疗进展出现的新病症,在中医传统经典典籍中并无明确相对应的记载,专家分析认为化疗性手足痛属中医学“麻木”“痹证”“血痹”“络病”等范畴 。

《素问·五脏生成》曰: “血凝于肤者为痹。”《素问·痹论》曰: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 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病因病机

····

“不通则痛”和 “不荣则痛”是疼痛的基本病机,癌痛的病机特点在于虚实夹杂,“虚”责之于正气损伤、阳气亏虚、阴血不足; “实”为气滞、血瘀、痰结、毒聚、寒凝等。

 骨转移癌痛

     骨转移癌痛的病机以“正虚”和 “瘤阻”为特征,肾主骨生髓,由于机体气血俱伤,肝肾亏虚,肾精不充,骨髓失养,癌瘤乘虚循径入骨,而成骨瘤; 邪积于筋骨,气滞血瘀,痰浊瘀血内生,客邪留滞,阻滞经络; 癌肿阻滞,与痰瘀搏结,侵犯经络,耗伤正气,肌腠肿胀,络脉受压,可致剧烈持久的癌痛。

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疼痛

     因肿瘤的发生患者多有正气不足之本,化疗药物攻伐又进一步损伤机体,在出现周围神经毒性症状的同时常伴随神疲、乏力、纳少、便溏等虚证表现; 而周围神经毒性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感觉障碍或伴功能障碍、遇寒加重等局部症状,且随剂量累积而加重。辨证分析其病机为 “气虚血瘀、寒凝阻络”,其中气虚为本、瘀毒为标,瘀血阻络,不荣四末,则四肢末端麻木、感觉障碍;卫气虚败,遇风寒则加重; 更有因血不荣筋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 

化疗致手足综合征疼痛

    化疗药物为大毒之品,损伤脾胃,内生痰湿,湿毒互结,发于肌肤,则见手足出现水疱、脓疱、流脓、渗出等表现; 伤及阴血,血虚生风生 燥,气血不荣四末,则见手足皮肤干燥、脱皮、皲裂等症。 

辨证施治

····

根据癌痛的性质和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膏剂、洗剂等外用剂型,体表直接给药发挥中医外治法的特色与优势,经皮肤或黏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且可避免口服经消化道吸收可能出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不良反应。 

辨证治疗

1 阴瘤阻络证( 骨转移癌痛) : 

    主症: 骨转移局部疼痛为钝痛或掣痛,痛点固定,喜温恶寒,肤色如常。次症: 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白或紫暗,脉 弦 细。

    治 法: 消 瘤 散 结,活 血 止 痛。方药组成: 延胡索 20 g,乌药 10 g,土鳖虫 10 g,姜黄 15 g,补骨脂 20 g,芥子 6 g,冰片 3 g。

    用法: 浓煎制成膏剂,均匀涂于癌痛相对应的体表部位,5 cm × 5 cm 给药 10 g,每 24 h 换药 1 次,5日为 1 个周期。 

2 寒凝络阻证( 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疼痛) : 

    主症: 肢体末端麻木和疼痛,遇寒加重; 感觉异常; 甚者手足痉挛。次症: 神疲乏力,倦怠食少,指甲瘀暗,活动不利,舌淡白或有瘀斑,脉沉细。 

    治法: 温经通络,散寒止痛。方药组成: 淫羊藿20 g,川乌 10 g,川芎 15 g,桂枝 10 g,红花 10 g,细辛 6 g,豨莶草 10 g。

    用法: 水煎剂,温水配至2 000 mL,水温35 ~ 40℃,浸洗手足,每次20 min,每日 2 次,14 日为 1 个周期。 

3 邪毒流注、毒蕴生疮证( 化疗致手足综合征疼痛) : 

    主症: 指/趾末端疼痛,皮肤破损,出现血疱或水疱,渗出,甚至溃烂; 皮肤粗糙、皲裂。次症: 手掌和足底皮肤瘙痒、色素沉着、脱屑、脱皮; 手掌、指尖和足底充血; 手/足皮肤红斑、紧张感; 感觉迟钝、麻木; 或继发感染; 舌紫暗伴瘀斑,脉沉细或涩。

    治法: 活血止痛,解毒生肌。方药组成: 红花 10 g,当归 20 g,生大黄20 g,紫草 10 g,白芷 10 g。

    用法: 水煎剂,温水配至 2 000 mL,水温 32 ~ 35℃,浸洗手足,每次20 min,每日 2 次,7 日为 1 个周期。 

根据病机随证加减

药寒痛加生乌头、生天南星、附子; 

热痛加黄芩、大黄、黄 柏、黄 连; 

血 瘀 加 鸡 血 藤、川 芎、桃仁; 

气滞加香附、柴胡、青皮; 

湿毒加五倍子、老鹳草、陈皮。 

根据部位加减用药 

胸胁痛加川楝子、预知子、夏枯草; 

四肢痛加牛膝、杜仲、骨碎补; 

脊椎痛加川续断、狗脊、透骨草。 

 注意事项

···· 

    中医外治癌性疼痛需注意皮肤过敏情况,如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清洗除去外用药物,局部给予苯海拉明霜外用,亦可采用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治疗。

科普5年,只为一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腿痛腿麻,中医辨证
卵巢癌中医的病因病机
肿瘤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中医部分)
癌痛的中西医最新疗法02 癌痛的病因病机
癌症的中医治疗 - 任之堂主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痰是导致癌痛的重要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