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中医--痿证论治

痿证论治

痿,即痿屡,肢体痿废。是指四肢痿软无力、肌肉萎缩、舌木语、吞咽障碍,甚则呼吸困难,出现功能丧失的疾病。《证治准绳》说:“痿者手足痿软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在古代文献中,《内经》称“痿躄痿是指肢体痿弱而不用,指下肢软弱无力并指出“皮痿”、“肉“脉痿”、“骨痿”和五脏痿等不同名称。《金野要略・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名曰“枯”后世医家则均称“痿”。本病初期中期多为湿热,后期或久病不愈多转为虚或虚热。

西医的多发性神经根炎、肌萎缩、重证肌无力等,在疾病的某些过程中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监床表现根据临床不同脉证分为如下证型:

肺阴不足:热邪为患,咳嗽口渴,咯痰不利,喘呼不已,腿牌痿软,行步艰堆,热伤肺津液不足以敷布,脉失其润养脉浮大而数、质红、苔黄

心脾亏损:心主神志,脾主运化,心虚则神不内守,脾虚则运化失司。症见食少倦怠、四肢痿软、肤不仁,或自汗短气、心悸健忘、头眩耳鸣、失缺多梦、脉细无力、舌淡苔白。

肝肾阴亏:晕目酸、目干,视物模糊,耳鸣,脚软无力,或背屈朦弯,不能值伸,男子遗精滑泄,女子月经不调,脉细涩而弱,舌质淡少苔。

湿热内蕴:湿性粘腻,重着停滞,故症见身体沉重、两足痿软无力,且浮肿热易伤津液,所以口干、烦闷,时见小便热涩作痛,脉象,舌苔黄腻。

〔治法〕因本病属阴液亏虚为主,据此治疗原则,以滋养清润为主,故辛燥药物应当慎用。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证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

肺阴不足:宜养阴清肺、润燥,方用“泻白散”合“二冬二母汤”或清燥救燥肺汤(石膏、桑叶、杏仁、沙参、知母、天冬、麦冬、贝母)。

心脾亏损:宜补益心脾,方用'五痿汤”或“归脾汤”。

心阴虚,加生地、麦冬、百合者,重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茯苓大枣、炙甘草

肝肾不足:宜滋补肝肾,方用“虎丸”常用滋肝药:枸杞、山萸、首乌、女贞子、熟地;补肝血药有:当归、阿胶、生地、白芍、鸡血藤。平肝一般用:明天麻、钩藤、僵蚕、菊花。

湿热内基:宜清热化湿,方用“加味二妙丸”。常以芳香化躍、燥湿透络药:藿香、苍术、茯苓薏苡仁萆薢等。

〔附方〕:

·散合二陈二汤(因症治方)

桑白皮9g地骨皮9g知毋9g川贝母9g12g甘草3g粳米100g

五痿汤(医学心悟方)或归脾汤

人参12g白术12g茯苓9g甘草6g当归12g薏苡12g麦冬9g9g知母9g木香9g生姜9g大枣5

归脾

人参6g白术12g12g茯苓12g当归9g炒枣仁9g龙眼肉9g木香3g甘草3g炙远志3g

虎潜丸(丹溪方)

制龟板12g黄柏12g熟地100g100g川牛膝150g锁阳30g虎骨30g当归30g白芍50g干姜15g陈皮10g,共研细末,用羊肉1公斤,酒煮制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g12次,淡盐水送下。

加减)若久病痿软而厥冷少气者,可的加龟板、党参、菟丝子、杜仲、补骨脂、大枣之类。

加味二妙丸(类证治裁方)

黄柏60g苍术12g当归30g牛膝30g防已30g萆薢30g龟板30g秦艽15g共研细末为丸,每服3g13次,白开水送下。

一症,虚证为多,虽有实证,但亦为本虚标实历代医家论痿,多主阴虚,治重滋阴为主。然据临床所见,阳虚者亦有之,故治痿不能固执一端。《景岳全书·痿证》论指岀:“痿证之义,内经言之详矣。观所列五脏之证,皆言为热。而五脏之证又于肺热叶焦,以致金燥水亏,乃成痿证。……则又非尽为火证,此其有余不尽之意,犹有可知,故因此而生火者亦有之,因此而败伤元气者亦之。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漑,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故当酌寒热之浅深,审虚实之缓急,以施治疗,庶得治痿之全矣。”

免责声明 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

千金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瘘证论治的几个方剂
快速记忆方剂学,非常实用!
中医入门三字经(二)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病例精选
证因方论集要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