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诊疗6:怎样治疗喘证?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中医诊疗6

田中明

 

中医认为,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西医学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出现喘证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临床上有实喘和虚喘之分。

(一)实喘

1风寒闭肺

辨证要点:喘息,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平喘。

例方:麻黄汤加减。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等。

麻黄汤的功用治法是发散风寒,宣降肺气。主要组成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治疗的是外感风寒实证。其中的麻黄和桂枝、麻黄和杏仁都是很有名的药对。

本方以发散风寒为主,发散风寒,宣降肺气。这是两大方面作用,宣肺平喘了,虽然讲宣肺平喘,它宣降肺气,也能平喘,也能止咳。

麻黄两个作用,发散风寒,宣肺平喘,这是风寒常用的作用。桂枝,作为臣药有两个含义。既能解肌发表,解肌发表和开腠发表不同;又开腠里,强行打开毛孔,解肌,松动分肉,透邪外达。它解肌和开腠协同,桂枝和麻黄相须。增强发汗解表力量。桂枝还能温经止痛。当然作为基础方,我们临床应用当中,加味当中还要考虑到配伍技巧。这是桂枝在方中的两个作用,都符合臣药的道理。

杏仁在这里降肺气为主。杏仁实际上“宣”力量也有,较小。历来认为降为主。它在这里作为佐助药来说,和麻黄相配,针对次要兼证,解决次要兼证。因为一宣一降,宣降肺气,可以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用甘草作为使药,它主要调和药性,缓和麻桂的峻烈之性,避免汗之太过。方中四味药组成了一个发散风寒,宣降肺气的方子,很严谨。

2痰热遏肺

辨证要点: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痰中带血,伴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或无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或大便秘结,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泄肺热,化痰平喘。

例方: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山栀黄芩黄连等。

方中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半夏、生姜燥湿化痰;苏子、杏仁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贝母清热化痰;山栀子、黄芩、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以及阻塞性肺气肿等病症。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桑白皮有止咳、抑菌作用;半夏、浙贝母有明显镇咳、祛痰作用,浙贝母能调节支气管平滑肌;杏仁能抑制呼吸中枢而镇咳平喘,有抗炎、抑菌作用;栀子、黄芩、黄连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黄连对炎症还有抑制作用,黄芩还能缓解气管过敏性收缩、过敏性气喘,且能增强免疫功能。诸药共同作用达到抑菌、祛痰、镇咳平喘及抗炎、抗过敏等目的,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3痰浊阻肺

辨证要点:喘而胸满闷窒,咳嗽痰多,痰白粘腻,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脉滑。

治法:化痰降逆,理肺平喘。

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陈汤为祛痰基本方。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变主药;辅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和中,理气化痰之功。方中橘红、半夏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

三子养亲汤选用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

4 水凌心肺

辨证要点:喘咳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胖黯,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阳利水,泻肺平喘。

例方: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大枣12枚。

真武汤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方中以大辛大热的附子为君药,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臣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淡渗利水,使水气从小便而出。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以温阳祛寒,又伍茯苓、白术以散水湿;其用白芍者,乃一药三用,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一者柔肝以止腹痛,一者敛阴舒筋以止筋惕肉@。诸药配伍,温脾肾,利水湿,共奏温阳利水之效。

葶苈大枣泻肺汤用葶苈子入肺泻气,开结利水,使肺气通利,痰水俱下,则喘可平,肿可退;但又恐其性猛力峻,故佐以大枣之甘温安中而缓和药力,使驱邪而不伤正。

5肝气乘肺

辨证要点:每遇情志剌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或失眠、心悸,平素常多忧思抑郁,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降气平喘。

例方:五磨饮子加减。木香、沉香、槟榔、枳实台乌药等。

方中槟榔既能皮三焦气滞,又能导气下行,是本方的君药。枳实降泄逆气,沉香纳气归元,木香有疏利三焦的功效,上三味为本方的臣药,与君药一起,共同达到破气降逆的功效。

(二)虚喘

1肺气虚

症状: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舌质淡红,脉弱。

治法:补肺益气。

例方:补肺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黄耆甘草、钟乳、人参桂心、干地黄、茯苓、白石英、厚朴、桑白皮、干姜、紫菀、橘皮、当归、五味芋、远志、麦门冬大枣;白术、黄芪、防风等。

补肺汤以熟地黄、人参、黄芪扶助正气,“肺虚而用参、芪者,脾为肺母,气为水母也,虚则补其母;用熟地者,肾为肺子,子虚必盗母气以自养,故用肾药先滋其水,且熟地亦化痰之妙品也”(《医方集解》),以五味子酸温敛肺、桑白支甘寒泻肺、紫菀辛能润肺,补虚、宣敛并用,祛痰而不伤正。本方主治肺虚咳嗽,如为实热咳嗽则不宜应用。

2肾气虚

症状: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面青肢冷,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

治法:补肾纳气。

例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用药见《哮证肾虚》。

3喘脱

症状: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四肢厥冷,脉浮大无根,或见结代,甚或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镇摄肾气。

例方:参附汤合黑锡丹加减。

附子(炮,去皮);黑锡、硫黄、川楝子、胡芦巴、木香、附子()、肉豆蔻、补骨脂、沉香、小茴香、阳起石、肉桂等。

人参为补气的主药,附子是回阳的首选,二药共用,大补大温,有回阳固脱的功效。大枣合人参,能生津益阴以配阳;生姜配附子,更能增强回阳的作用。凡是元气暴虚,阳气欲脱,肢冷自汗,气促喘息,头晕欲厥,危在顷刻的病症,非本方莫属。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竹沥水1020ml,每日服23次,适用于痰多气喘者。

1.2 金匮肾气丸,每次服6g,每日服3次,适用于虚喘患者。

2 针灸疗法

可选定喘、膻中、肺俞、大椎、合谷为主穴,每次取12个穴位。配穴为:体虚畏寒加足三里、肾俞;痰多加丰隆;咳嗽频繁加天突。每日12次,1015次为一疗程。

3 西医疗法

3.1 合并感染者,可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3.2 保持气道通畅。



       本平台所发文章,仅供参考!

尤其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介绍等,若要使用,使用前一定先咨询当地专业医生,以当地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本平台致力于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健康答疑以及各科医疗信息、专家介绍、田氏医疗人员介绍等。

       欢迎医疗专业人士来稿(来稿必须真实可信,文责自负,并附作者简介、真实工作单位和近期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黄宣肺定喘,医家言其为诸药之首,然其用于临床有有效者,有加剧者,综其原因有二:①风寒闭郁,肺气不宣...
定喘汤是什么
过敏性哮喘中医辨证及论治
清末名医 陈莲舫 治咳用药经验谈
咳喘杂谈与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随笔(原创)
张仲景论治喘证 20法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