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心 | 如果想善用共情的力量,就从学会表达共情开始

心本自静,何须外求

修行在心,不贪不嗔

音乐 | 静心 | 冥想 | 疗愈 

重回心灵花园 来自音乐疗愈 00:00 04:08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就像有读心术一样,可以知道你内心的想法,感受到你的情绪,牵引你的行动和思路。
 
他们可能是你的朋友,让你在困惑的时候走出孤独;也可能是一名推销员。

让你觉得特别需要他的产品;还有可能是个诈骗犯,正在试图引诱你掏出口袋里的钱。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心理学家乔拉米卡利认为,所谓共情,就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
 
乔拉米卡利是共情领域的权威,之所以对这个领域这么感兴趣,是因为他的弟弟大卫。

大卫曾经是个健康向上的小伙子,一系列的遭遇让他沉沦并因吸毒和其他犯罪被通缉。

当大卫潜逃国外走投无路时,乔拉米卡利希望通过电话让他回头,结果大卫却在答应回国的前一天自杀身亡。


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力量,让我们互相理解、支持和鼓励,继而可以进行协作,建立复杂的深灰关系。
 
在《共情的力量》中,作者对什么是共情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特别指出共情是有两面性的。

可以用来做好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用来害人,利用别人的弱点进行煽动和欺骗。
 
虽然共情是人们天生的能力,但能够把其付诸行动并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回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是需要自我觉察、细心反思和大量实践,才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转换成直击别人内心的语言。
 
正确表达共情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点击图片购买《共情的力量》

 01 
表达共情,要学会使用开放式问题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

如果我们想充分理解别人的感受,打开别人的心扉,让对方表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需要持续充分地把天聊下去。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能很快地就把天“聊死”,不是让双方无话可说,就是陷入某件事情对错是非的争论中。
使用了封闭性的问题,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
 
  • 你难道不认为这件事就是你造成的吗?

  • 这个发型是不是很漂亮?


  • 这件事你赞同吗?

 
这些问题常常在提出的时候,就已经预设了答案。


上述三个问题的潜台词或许就是:这个问题当然是因为你造成的,这个发型很漂亮,你一定也很赞同这件事。
 
而回答问题的人并不一定这么认为,但有可能出于面子表示认同,或者是愤怒地进行反驳,更有可能心怀不满而拒绝继续沟通下去。
 
不管是哪一种,双方都很难建立深入的交流,更无从提起去建立共情。
 
“关于这件事情,你是怎么考虑的?”这类开放式的问题,并没有预设答案。
这就给了双方很大的发挥空间,让大家能够把谈话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
 
当你提出开放式问题的时候,你需要的并不是答案,而是对方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能让对方表达自己独有的反应。
 
开放式问题,等于你主动交出了控制权,允许别人把你带到他想去的地方。
 
 02 
表达共情,要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
 
我们在遇到危险或者感受到危险在靠近时,不仅仅是大脑感觉恐慌,
还会出现心跳加速、血液加快循环、肌肉紧张等身体上的感受,因为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是紧密相连互相依存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让一组实验者用上嘴唇夹住一只铅笔,这与生气时嘟起嘴的表情比较类似。
 
让另一组实验者用牙齿咬住一只铅笔,这与微笑的表情比较类似。然后,让两组被试去看一幅图片是否可笑。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做出微笑表情的被试反馈的信息会更正面一些。
 
仅仅是做出微笑的样子,就能让人心情好转;而眉头紧锁的动作会让人感到消极或者压抑。
这说明身体上的感受很快就能够反馈到心理上。
 

很多讲述如何沟通的书,也会强调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包括在座位上的坐姿、说话的节奏、眼神的接触、手上的小动作等,如果能被恰当地使用,都可以互相配合来完成沟通的目的。
 
所以表达共情时,可以通过语言,还可以借助自己身体的感觉。
 
我们可以把这种表达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比如,如果你打算和一位心仪的姑娘约会,是应该在平静的湖边,还是在高高的吊桥上?
 
是应该看温馨文艺的电影,还是看恐怖片?根据上述原理,当然应该选择在吊桥,应该看恐怖片。
 
因为这时对方会因为紧张而心跳加速——这和心动时的心跳加速是一样的,从而给自己创造更多机会。
 

▲点击图片购买《共情的力量》

 03 
表达共情,还要善于设定边界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融合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协作和关系网络。

但无论大家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我们也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互相分离、各不相同的。

有时候,我们会在试图表达共情的时候,失去这种边界。

比如,当别人跟你分享自己的秘密时,你也应该分享自己的秘密吗?

当别人抱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并征求你的意见时,你应该附和还是反对?

有时候,我们会在对方的鼓动下,说出自己的秘密或者表达自己的看法。

因为觉得这样既可以消除对方因为暴露了自己秘密感到的不安,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两个人之间是对等的交换。

但是,一个人的问题并不会因为另外一个人跟他有同样的问题而被解决,别人抱怨的事情不会因为你支持或者反对而得到好转。

如果你为了某种回应或者同情去表达自己,反而会让事情的重心从对方身上转移到你身上,导致你无法专注地关心当下的事。

所以,当我们试图表达共情的时候,需要设定边界,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介入,什么时候应该离开。

设定边界并不是说我们不在乎,或者不受别人的影响,而是让自己能够跳出当时的情境。

给予对方尽可能客观的回应,否则就不是共情,而是两个人互相倒苦水。

表达共情还有其他一些步骤和技巧,比如说放缓节奏,不要匆忙做出评判,向过去学习,以及让自己完全参与到故事中等。

其实,表达共情的方法和步骤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除了教读者如何表达共情,乔拉米卡利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共情做一名积极的倾听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

当然,共情也有阴暗的一面,作者在书中也介绍了抵御共情阴暗面的10个步骤。

无论是用来帮助别人,还是用来自我防卫,共情已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想善用共情的力量,就从学会表达共情开始。


▲点击图片购买《共情的力量》

《共情的力量》是10000000册畅销书《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强烈推荐!

《情商》作者、“情商之父” 丹尼尔·戈尔曼强烈赞誉此书: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类天生的能力,但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共情的力量》解读了与对方感同身受的力量和技巧,内容清楚易懂,值得推荐。

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知名教授,全球共情研究权威第1人,研究共情23载铸就此书!

共情是一个真正的生存技巧,是一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作者借自身经历和多个典型个案和故事探索共情的能量,教我们在生活中用共情来获得爱情、友情、亲情和成功。

作者详述了如何提升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8种技能,以此获得共情能量。

全书内容情感饱满,视野宽阔,启迪心智,极大丰富我们生命的内容。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习得共情的技巧,你才可以拥有高情商。

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亲弟弟大卫、毕业于美国常青藤耶鲁大学的戈登,以及单身母亲卡罗琳等人的故事来探索共情的作用。

作者解释了共情与同情的不同,如何利用共情寻找爱情,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共情式聆听者。

如何运用共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共情阴暗面对生活的糟糕影响。

此外,作者认为共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并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8种行为来获得共情能力。

这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拒绝接受普遍的医学标签和治疗人类痛苦的创新实践。

也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因共情缺失致弟弟自杀的人性沉思,更是一个教人们如何伴爱的人度过悲伤、无助、迷茫和绝望时刻的实用指南。

……

共情的力量: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全球共情研究专家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23年心血力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   亚瑟乔拉米卡利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对你倒苦水,你对我讲道理
第164本书 |《共情力》(美国-亚瑟·乔拉米卡利)
好的教师,面对家长和学生,都懂得利用共情的力量
柔力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好意思选择拒绝?
视频丨希卡利奥特曼获得了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