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历史上“最豪迈”的将军,却被当成只会诗词的文人

01

你真的了解辛弃疾吗?

辛弃疾的大名,每个人都听过,因为都背过他的词,不少人却觉得他的词很难背,甚至对他的诗句有很大的误读。

这是因为对辛弃疾不了解。

很多人以为他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辛弃疾本职是将军,填词只是业余爱好。

他不仅是个拥有600多首词的文化人,也是个敢独闯5万敌营的猛将。所以,辛弃疾也有“词中之龙”的称号。

但辛弃疾这么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却是带着深深的遗憾离世的。

辛弃疾做过什么事情,值得那么纪念?

02

年少影响

辛弃疾作为南宋的爱国词人,儿时却是在金国的土地长大的。

他祖父辛赞一直教导他要爱国,更不要靖康之难的耻辱。

身在金国,辛弃疾能深切感受到汉人的苦难。作为将门之后,有种深深的使命感。收复失地,成了他一辈子的使命。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年少辛弃疾对金戈铁马生活的向往,已经跃然纸上。

”讨伐金国,收复失地“,是辛弃疾一辈子奋斗的愿望。但这个愿望,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03

起义抗争

随着金废帝完颜亮起兵侵宋,在北方横加征赋,让本来已经艰难北方百姓,生活上更加雪上加霜。

于是辛弃疾带领着家仆,参加了起义军,在北方起义军耿京手下的做参谋。

期间曾发生过一件祸事,辛弃疾的朋友义端,在受邀参加起义军后,突然反水,偷了起义军的大印逃跑了。

这让首领耿京大为恼火,想要杀了辛弃疾以正军法。辛弃疾却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缉拿义端归案。

辛弃疾估算义端会向金人乞赏,单骑孤剑守在通往金营的必经之路,一剑将叛徒斩于马下。

通过这件事情,耿京看出来辛弃疾的胆略,不再把他当作文弱书生,开始委以重任。

于是辛弃疾开始独自带兵,袭扰金国的部队,让金国的后勤部队苦不堪言。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辛弃疾在北方驰骋疆场的日子,是他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光。

完颜亮正与宋军在长江边对峙时,后方受到起义军的袭扰,加之国都叛乱,自己还被部下给杀了。金军撤退,南宋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04

50人敢袭击5万人的军队

新上任的金世宗,开始对起义军采取镇压和招降政策。一时间,北方起义军都做鸟兽散。辛弃疾和耿京不愿意投靠金国,面对围剿,他们决定突围南下,回到宋朝。

耿京派辛弃疾南下找南宋朝廷,宋高宗亲自召见辛弃疾等人,并且还封辛弃疾为从九品,右丞务郎。

正当辛弃疾北上准备接军队南下时,起义军内部却出现了混乱。起义军头目赵安国,造反杀了耿京,并带领军队投降了金国。

这样的状况让辛弃疾很尴尬,因为此时他身边只有50多人,是没实力和叛军硬怼的。

部下劝辛弃疾回南宋就行了,好歹能捞个官。

可辛弃疾不想灰溜溜地回南宋,于是他做了一件震惊南宋朝野的壮举。

在5万金兵的大营里,叛军张安国正和金军将领喝酒,侍从跟他说外面有人找他。张安国迷迷糊糊的走了出去。

外面正是骑在马上的辛弃疾,不由分说,身材矫健的辛弃疾,一把将张安国抓到马背上,率领着50骑兵,纵马而去。

金营一时间方寸大乱,5万人乱作一团,想要拦截辛弃疾等人时,辛弃疾已经冲杀出去了,并将叛徒带过江,交由朝廷处罚。

辛弃疾能在5万敌军中,取叛军首级,还能无恙的冲出来,无疑是奇迹!

辛弃疾这一壮举,给了萎靡不振的南宋朝野,打了一针强心剂,就连宋高宗,也为他赞叹三声。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是辛弃疾最风光的时候,这一年,他仅仅只有25岁。

05

壮志未酬,心灰意冷

辛弃疾在南渡前,曾将一包黄土,用布包起来,放在胸口,来鞭策自己不忘收复故土之志。

然而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接触故土。

南渡的辛弃疾,开始在南宋朝廷的官宦之路。

但是朝政不比行军打仗,辛弃疾纵有万般才干,却是没有施展之地。

随着南宋符离之败,失败主义在朝廷弥漫。辛弃疾曾上书《美芹十论》与《九议》,提出抗金策略。宋孝宗虽然认同辛弃疾的能力,却没有重用他。

虽然曾启用辛弃疾来镇压内乱,但却卷入政治纷争,几经沉浮,最终熬白了头,依旧碌碌无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辈子慷慨热血的辛弃疾,到老一事无成,难免心灰意冷。

06

错过最后一次机会,含恨而终

40年后,宋宁宗趁金国内乱,鼓起勇气再次向金国开战。由韩侂胄(tuō zhòu)指挥兵马北进,辛弃疾被调往江临,这是辛弃疾离他梦想最近的一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年轻时作为义军,在北方驰骋的画面经常在梦里实现,这次,终于有机会再次戎马。

尽管这个时候,辛弃疾已经是个60多岁的老将,白发苍苍,老得剑已经拿不稳,依旧整装待发,准备为国家流进最后一滴血。”

辛弃疾这位老将,非常清楚带兵的韩侂胄,是个纸上谈兵的政客,

辛弃疾曾给韩侂胄写了四条建议,千叮咛万嘱咐韩侂胄,不可贪功冒进,不可轻敌。然而贪功冒进的韩侂胄,不仅没有听辛弃疾的建议,还把他调往了后方。

韩侂胄因为贪功冒进,准备不足,使得十几万宋兵,碰到金兵时一触即溃,如泥人一样溃败。

金兵的锋芒直逼扬州,宋军再次重蹈了符离之败。

韩侂胄在慌乱中,想起了辛弃疾,希望能够启用他来力挽狂澜。

于是朝廷封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到江临统领前线兵马。

然而此时的辛弃疾已经病重昏迷,连呼四声“杀贼!”,便带着满腔遗憾病逝。

辛弃疾从南渡到去世,一共43年,再也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下葬时,带入棺椁里面的,还有一包43年前从故乡带来的黄土。

07

无尽的怀念

作为词人,辛弃疾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但是辛弃疾的人生,却是悲剧。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郁郁不得志的辛弃疾,写下的千古名篇,足以鼓励后辈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0年才出一个大爷
辛弃疾:不想做将军的文人不是好设计师
辛弃疾的一生悲壮史诗,让人不忍卒读
岳飞死后65年,南宋又一位顶级将领,被逼到含恨而终!
辛弃疾的归国人生:抗金返宋,笔下却亮出最无奈的时代
辛弃疾一生六百多首诗词,又力主抗金,为何却一字不提岳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