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的根基在哪里 刘云杉

学校的根基在哪里

刘云杉

    大规模的撤点并校终于叫停了。有研究整理1998年—2007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发现:10年间,农村平均每年减少学校31740所,平均每天消失80多所。上溯三十年,那时已取得“乡有中学、村有小学”的普及教育成就;上溯一百年,随着西式教育理念传入,中国乡村兴办新式小学甚至中学,已蔚然风行;上溯一千年,宋明以来,家学、私塾、书院,整饬着中国的乡村生活,孕育着一方山水的文脉文气,涵养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顷刻,却“换了人间”。

    这十年间,学校从乡村撤离。我们有若干经验与推论支持撤离的正当性:其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适龄儿童减少;其二,村民有意愿、有能力主动选择城镇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三,规模办学,教育投资更富有成效——在这样一套“社会工程”的工具理性治理下,学校的布局逐步上移。

    我们来看远离村庄的学校,不难看到规范达标的寄宿制学校,开足开全的科目与课程,专业水平提升的教师……重心上移的学校出现特有的教育景观:县市一些重点小学出现近百人的超大额班级,省市一级出现垄断优秀生源与优秀师资的超级中学,一个年级能有30至40个班级构成。一个百人的课堂,教师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吗?教师还能知道学生的兴趣与喜好吗?一个几千人的年级,考试成绩的一分之差,名次可以下坠几十名,如此唯恐落后半拍,除了整齐划一地齐步走之外,学生们还可以选择散步、漫游、发呆甚至另辟蹊径吗?什么是适度的教育?什么是温暖的教育?

    我们再来看没有学校的村庄,有这样一个打动人心的说法:一个村庄没有了学校,就如同一个家庭没有了孩子。乡村生活中许多习焉不察的惯习与制度,是围绕学校建立起来的,上学散学的钟声,奠定起居作息的基本节奏;琅琅读书声,将逼仄有限的一隅之地置放于寥廓悠长的时空中;学校中的国旗、通行的普通话、教育中的价值观,象征着国家的权力符号。而学校的操场,运动中的嬉戏,是村庄的活力与青春。村庄的孩子们,在村民的注视中,自然生长。这种注视,犹如农人注视庄稼,放松达观、乐享天成。学校并不仅仅教育孩子,学校也决不仅仅属于国家。学校同样是村庄的灵魂。

    多年前,青壮年们外出打工,但家尚在村庄:辛苦挣的钱汇回来,思念关切萦绕于此,情感依恋维系于此,身体虽迁徙辗转,但人有根,心安稳。如今,学校拆了,孩子们走了,村庄衰老了。孩子在学校,母亲或祖父母环绕学校赁屋而居,城镇拥挤而喧嚣,村庄却冷清了。迁走的学校,把乡村的抚育性功能强行外移时,家没了,根断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盛行的口号,具有价值合理性吗?乡村需要如此无声地被消除吗?守护文化、延续文明的学校,需要充当城镇化的“推手”吗?

    扩而视之,学校不仅撤离乡村,学校教育也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消隐,悄然无声却销骨蚀魂。学校不再立基于平实朴素的日常生活,学校的根基在哪里?学校的根基由下移上,由内而外,在所谓专业化的旨趣下,在高利害的竞争性选拔中,隔离于社会之外,凌驾于生活之上,努力培养着“超人”;学校的知识离生活越来越远,所培养的人才心仪的目标是“高处”与“远处”,而非“此地”与“内心”。吊诡的是,此种消隐并非遁于无形无物,而是衍生出一套压迫性的制度笼罩你我。

    学校的根基究竟在哪里?当学校不再将根深植于下,深植于村庄与社区时,学校将失去根基,失去学校的社会同样将失魂落魄。究其实质,学校可以不遥远,教育可以不昂贵,它们发生在家族的祠堂里,传递于村庄的大树下、寺庙中。在田间地头、俗话俚语、仪轨与传说中,真实的教育如春雨润物,自然地传承着。 

(《中国教育报》2012.10.31) 

                                      作者:刘云杉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学校撤与守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刘云杉:我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反思
乡村教育变成了城市人口资源“吸水机”,乡村学校还能走多远?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
知新:有一种人被称为“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