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匠精神”也是语文教育精神 严华银
 

  【摘 要】语文教育仍然存有问题,很多混乱、浮躁,很多急躁、功利;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的技艺和匠心、精致和正直、坚守和平和、理解和理想,这些精神层面或根基、或品质、或关键、或核心的元素,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师发展、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材建设、语文课标修订等语文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解决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工匠精神 语文教育

    不知从何时起,在中国教育话语体系中,“教书匠”这一概念成为贬义词。不少人动辄称“学者型”“研究者”“教育家”,假如有语文老师一辈子甘做一名“教书匠”,欲要立足“本土”和传统,孜孜致力于语文课程“工具价值”的研究,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的努力,都属“立意”平平,一定会被认为“胸无大志”。所以,即便是刚刚入职不久的语文老师,如果写文章,如果有机会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和经验,大多忌讳用“技术”“方法”和“工具”,言必称“思想”“人文”和“艺术”。近年来,随着语文教育“反拨”和回归的呼声渐起,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被修订,语文教学浮躁、玄虚之势稍衰,但借大词以唬人、借炒作求成名者依然很是常见。而那种一以贯之地执着坚守、探索并且践行语文教育传统和规律的“教书匠”也越来越少。十余年课改,几十年语文教学改革,困局深深的基础教育并未解困,而作为基础教育基础学科的语文,现实情境中,其“基础”地位似乎也遭遇现实的“岌岌可危”的尴尬。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的理解,这几十年来的语文教育的“潮涌浪翻”“风云变幻”,好像无外乎两个领域:一是内容,也即究竟教什么的问题。语文究竟侧重在“语言工具”的教学还是侧重在“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却一直成为“能言善辩”的语文圈内外的人们费心劳神、大动干戈;二是形式和方法,也即如何实施教学的问题。“文革”结束之后,以钱梦龙先生“三主”教学为标志,语文教学“政治化”的倾向得以一定程度的扭转,在教学操作领域的朦胧状态也有所改观,语文教育逐渐走出泥潭。后随着“人文”思潮兴起,“课改”新军诞生, “小组合作”“翻转课堂”伴着互联网,给语文教学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冲击和动荡。最敏捷,大幅度,很抢眼,太热闹,几乎可说是近20年语文教育发展的典型特征。

最值得深思的是,这许多年的“轰轰烈烈”,语文教育究竟留下了什么呢?

在新疆尉犁的罗布人村寨,观摩两位高龄艺人静坐炕上,手握小巧的斧、刨、凿,对着一段胡杨木,静静地砍、削、铲,不疾不徐,不躁不缓,气息平和,神态淡定。一只小小的猴子在他们的手中要雕刻、切磋、琢磨好几天、数万刀之多。货架上所陈列的不多的艺术品,以动物为主,一律的栩栩如生,精妙绝伦。

面对端然静坐、聚精会神的两位高龄艺人,观赏他们创作的小巧别致、精妙无比的作品,不需要追问和探求,我们就能从中感悟出许多生活、人生、生命的道理。

艺术生活是真正的“创造”生活。真正堪称艺术的作品,都是极具创意、个性和独特性的。但这样的作品之产生,也都不是靠着什么艺术的“天赋”和“绝招”一蹴而就的,而是靠着斧凿刀刻的技术,切磋琢磨的心思,日积月累的功夫。就是说,再多高超的艺术原来都是这样建基和植根的。语文教育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其根基在“工”和“匠”

什么是“工”?《说文解字》解释为:“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其意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技术修养”。所谓“技术和技术修养”,就是从事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系统。这个知识系统集中体现为“基础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或称程序性知识)。其中前者是有关某类产品和事物本身的知识、静态性知识;后者则是生产这一产品的过程性和方法性知识。民族艺人之雕刻小动物工艺品,首先得有关于该类动物的基本知识,得有关于动物工艺品的知识,不仅如此,假如他要雕刻出惟妙惟肖的动物工艺品,他还得具有关于此类工艺的审美知识。在此基础上,他必须具有创造此类工艺品的方法性知识。至于运用这些知识,使用合适的工具并付之于操作,成就艺术精品,则是一位艺术高人长期践行并不断体会反思改进的结果。这种“知识能力系统”也即“技术和技术修养”实际就是我们常识所言的“功夫”。

有了这样扎实的“功夫”,就有可能成“匠”。什么是“匠”?其原义为“灵巧,巧妙”。与“匠”有关的重要词语是“匠气”和“匠心”。他们实际是对匠人生产产品的两种不同层次的评价。“匠气”,是针对某种制作上的一种感观效果的描述,即工匠们对工艺器具及楼宇建筑上进行的雕凿、堆砌,所显示出来的中规中矩、精雕细刻的感观效果。“匠心”则是指从艺术品中反映出来的“能工巧匠的心思”。前者可能是一种按图索骥、循规蹈矩的“生产”,但其生产的过程也需要技法和手段的“灵巧”,后者是一种独辟蹊径、别出心裁的“创造”,其创作过程融入的是作者的艺术“思想”和“智慧”,当然其“技法”和“手段”的灵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匠心”最为接近的词是“技艺”,是指在一般性“技术”基础上融入了个体智慧的技巧性的“工艺”。但这样的“匠”“匠心”“工艺”还不是今人推崇和追慕的“艺术”。今人之所谓语文教学“艺术”,更多是形而上的东西,指向的是融入了教学者个体语文教育理解、主张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境界。

“工”和“匠”并称,“工”是成就“匠”的前提和基础,“匠”是“工”成长和发展的必然。无有“功夫”,便难以有“匠人”。而就“匠气”和“匠心”的关系而言,前者是一般的技术、技巧、规律的学习和遵守,后者则是基于前者的个性化发挥和发展。也就是说,“工”与“匠”,“匠气”与“匠心”,实际是“技”与“艺”,”“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育领域如今显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似乎都可以从“工”“匠”及其关系的误解中找到因由。片面理解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片面追求语文教育所谓“艺术”和“个性”,严重忽视“技术”和“工具”,严重背离“共性”和规律,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几乎是新世纪以来语文教育的通病。

立意宏大,定位高远,追求语文教学艺术,本没有错。特别是那些业务已经很为精熟,专业功夫已经十分厚实的教师,这几乎是必由之路。而面广量大的普通教师,走在发展初级和中级阶段的教师,也如此空中造楼,便会物极必反了。因为专业成长有层级,艺术成熟也是有规律的。任何优秀卓越的教学艺术,都是建基于“技术”和“技艺”的。没有“工”“匠”之“水到”,哪里来“艺术”之“渠成”?

对于一线绝大多数的普通的语文老师,语文知识教学的基本规范,语文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语文素养养成的一般规律,语文教学的技术、策略和方法最为切用,最为重要。我们如果还够清醒,还没有被某些“明星”的“作秀”蒙蔽了双眼,那么就可以做出一个正常理性的判断,这样一类基本规范一般的教学,几乎占了95%以上的语文教师所有教学的95%以上。

这些恰恰是语文教师最应该学习、进修和掌握以终身受用的内容。但长期以来,这些在一般人眼里不入流的“一般性知识”,大学课程论、教材教法课教授不重视;工作时,教研人员“指导”不以此为重点;培训现场又都是“明星”高高在上示范,也很少在这儿着力。而应试下,寻觅教学绝招,追捧高效模式,迷恋名人秘籍,苦求发展捷径,高抬教学“艺术”,贬抑教学技术和技艺,已经成为语文教育领域的常态。

以《捕蛇者说》教学为例,有老师这样安排:通过幻灯片,采用“文言句”与“译文句”交互出现,学生读读背背,“循序渐进”的方法,把一篇富于语言美感、人文内涵和作家风骨的“八大家”议论散文,摧残得“体无完肤”。这是无视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范,基本的技术和艺术。也有罔顾“文言”特点,三言两语地走完“疏通”文句的“过场”,便抓住文章所揭露的社会问题,也是最可以勾连上“人文性”的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说“赋敛毒于蛇”?联系孔子的“苛政猛于虎”说说封建统治有什么特点?有更甚者,诱导学生对于国民的“不幸”“不争”的“劣根性”,广泛联想,深入批判。曾有论者对此类教学的人文高度和艺术境界击节称赏。中小学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就是要从认字、解词、释义、疏通文意做起,重点在朗读、理解、欣赏,目标在学习、借鉴和传承古人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技巧和艺术,并且从中感受、体会古圣先贤的情趣、雅致和审美,接纳和汲取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的智慧营养。上述无视“工匠”、无视基本技艺及程序,要么俗不可耐、要么夸张玄虚的教学,又何以完成文言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古人云:“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语文教育要深化改革和长足发展,必先“反其本矣”,这个“本”便是奠定好“工匠”之基。

  工匠精神,其特质在精致和正直

有了“工”的极致,也有了“匠”的精妙,数十年的苦修,锤炼,也就有了工匠之“正直”,也就有了工艺之“精致”。

精致是就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而言的,而正道直行则是就生产和制造者而言的。前者为果,后者为因;前者是形于外,后者是神于内。

多年前到台湾,并不很喜欢“零嘴”的我对不少区域的小吃垂涎不止。无论是商场,还是街边小店、餐厅都极富特色。根本不用担心食用生鲜的新鲜度,也不必担心吃不好。那些琳琅满目、充满诱惑的食物,不仅季节性强、味道鲜美,而且现场服务,加工精细,量少质高,极为讲究色彩的搭配和摆放的艺术化。这种新鲜保障,透明操作、“刻板”规范操作以及“艺术”加工的一丝不苟,成就的就是孜孜以求的精致和正直的“匠人品质”。

这种“精致”,这种“正道直行”,近许多年来,在语文教育领域不幸却被“粗糙”和市场“投机”所取代,成就了一段急功近利如市场狂欢般的“镀金时代”。

比如课标研制中的“哗众取宠”:体系架构的繁琐庞杂,概念术语的堆砌摆谱,语言表达的玄虚空洞。可怜那些如大旱之望云霓的一线教师,面对“标准”却依然困惑、迷茫,“找不着北”。“课程标准”不太“标准”,成为语文课程建设的黑色幽默。如今“标准”在广泛的热炒中“修订”却又遭遇“难产”,这虽然让人多了期盼和希望,但其间的“玄机”,又是叫人平添想象的。

比如教材编写中的“塞进私货”。语文教材作为母语教育的脚本,决定了其不仅神圣而且令人敬畏。但如今当“一个标准,多种版本”成为常态,教材编写中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如选文中出现了胡乱改写的文化名人故事,甚或有人“近水楼台”,竟将自己的文章“混”入其中。这类私心作祟,与“精致”和“正直”的工匠品质不独不及,简直就是背离和反动了。

比如一些稍有名声的教师,常常不甘寂寞,或举大旗,或出骇语,加之某些媒体、论坛和网络平台也风助火势,一时间,“真假语文”“新旧语文”“人文语文”“翻转语文”“批判性语文”,这方唱罢我登场,真个是高调危言,声威并具,至于真实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建构母语课程的“精致”,还是要炒作自身的名利,一时真还难以判断。

比如课堂中,假给学生“自主”之名,令学生自选精彩词句、语段,自主分析点评,并全班交流,这样一种如今很是“风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就很令人啼笑皆非。从心理角度揣度,近易远难,趋利避害,是人之天性。要学生选择真正精彩而有深难之点加以点评并全班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一平面化的学习过程和环节,除了耗费课堂的时间,其实际意义何在呢?实质上,这课堂热闹背后掩盖的,是教学的随意和粗糙,教者的疏懒与怠惰。

苦心经营语文教育的每一件产品,从标准、教材、教材中的选文,到教育的理解、教学的细节,精益求精,臻于“精致”,这当然需要教学者的持正、端直和由外到内、由神到行的善德风范。

  工匠精神,其关键在坚守和平和

成就一两件“产品”的“精致”,做到短时的“正直”,可能并不艰难。要达到所有工艺的精致和一辈子的正道直行,唯有靠坚守的意志和平和的内心。

坚守是一种意志,平和是一种心态。浮躁和急躁者不可能有什么坚守,过于聪慧和灵敏者也难以坚守什么。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依然从容淡定;面对金钱荣誉、成败得失还能泰然淡定,这样的平和才有永远不离不弃的坚守。考量世界各国的“长寿企业”,有人发现,200年以上历史的,日本3000多家,德国800余家。我国则不是很多。其间的缘由,与经营者内心的是否平和、与意志的是否坚定自然是分不开的。喜欢比较,善于变化,追求弃旧图新,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短命、品牌难成的主要原因。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厘清。人世间是不是有或者说可以有长久不变的事物以及与之相关的不变的技术和工艺?正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中,有没有可以长久保持不变的部分?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正因为如此,人心之平和或刻板、意志之坚守或保守才有意义和价值。

这几十年来,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变革甚至革命性的“运动”,几乎从来没有消停过。这当然有道理。但冷静和理性地审视语文,对照语文教育的“初心”,语文教育,教育人说话、读书、作文的“语文”,像随文识字、因文学语、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等很多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又有什么改变呢?于是,改革需要改革的,坚持需要坚持的,应该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常态。而那些自诩改革、自认占据“制高点”、希冀把语文教育传统“连根拔起”的人们,也许恰恰是“风派”。

这种“风派”,缺研究品格,缺平和心态,缺坚韧意志,在上者说什么话,中心地带刮什么风,我这边便立马查材料,找理据,做证明。在有些人的眼里,修订前的课标是天下最好的,理念和观点无比“英明正确”;修订后的课标也是天下最好的,观点和理念也是无比“正确英明”。当初说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说这有高度;现在言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他又说这多么切实。如此“变色龙”一般的学者和学问,真不知是忽悠,还是学术。

这种“忽悠”,除了越发助长语文教育的浮躁风气,还带给语文教育长期混乱和不尽的折腾。一线教师饱受其苦,不堪其累。旧理要“破”,传统要“改”,内容要“变”,方法要“新”。于是,这绝招,那模式,一时层见累出。所以,有人说,这许多年来,动静最大的学科是语文,问题最多的学科也是语文。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平和者不平,坚守者失守。

平和坚守者就像惊涛翻卷的江边特立的一株“芦苇”,破岩怪石的峭壁间孤耸的一竿劲竹,风吹来,它会稍有弯曲,但很快又会昂头挺胸,不折不挠,静静悄悄,这是一种“工匠”姿态,也是一种“工匠”风骨和精神。

  工匠精神,其核心在理解和理想

日本哈德洛克工业创始人若林克彦,其生产的螺母精确到无需检验,可以确保永不松动,他的诀窍就在于,永远把做的事看成是有灵气的生命体。一位雕刻师傅对向他提出快而多地提供产品的“经销商”说:“这不可能,我要对购买我木雕的顾客负责,你赚的钱花掉就完了,但雕刻是要一直放在那儿的。”红木家具大师印洪强一直坚持“木工是一个精细活,所有图纸都得精确到每一个细节,来不得半点马虎”。他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中国家具做好,让世人认识并爱上中国传统家具工艺。

若林克彦对于自身从事的工作,有着富有诗化的阐释和理解。雕刻师所言,表达的是对自身“产品”的一种负责和担当,对于自身及产品品质和名誉的护卫;更为重要的,其间饱含着民间艺人对于自己钟爱的艺术的质朴的“理解”,以及对于自己创造的艺术品不朽传承的希冀和梦想。红木大师“让世人认识并爱上”的质朴愿望,表现出的是对于出自己手的“家具”的由微而著、由近及远的深刻理解和宏大理想。

这些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生产产品的朴素的理解和理想,恰恰是他们的“工”“匠”追求、品质修炼、心志坚守如源头活水般汩汩不绝的原动力。

从事语文教育有些甚至要一辈子献身语文教育事业,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应该是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后生发的语文教育理想。

语文不是一般的学科,它是所有课程的基础;语文不是一般的课程,它是中国人必修的母语。学语文是国人之本职,教语文是语文教师之天职。

语文不是一般的知识性课程,而是融会了语文和非语文元素的综合性课程。但即便如此,语文课程还是应该从语文知能出发,在完成培养和发展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主体目标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审美和人文因素的成长。

语文教材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以经典选文为载体,将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有机穿插在选文和单元之间,实现理与事、虚与实、体与用的交互结合。但这绝不意味着选文与知识间有着高下优劣之分;绝不意味着语文知识没有系统,可有可无,可以忽视;绝不意味着选文的教学可以随心所欲,可以置语文知识和能力、语言素养的提升于不顾,可以毫不犹豫、简单草率地将语文课堂演变为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跑马地”。

对待教材和经典作品要心存敬畏,不可以假“国家课程校本化”之名轻易作践和消遣。当然也不要将它“神圣化”,传承优秀不意味着就不可以求异和质疑,“鉴赏”中的独到见解和批判思维的引领和激发,恰恰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最好的工具。

语文是我们语文人一辈子的生活依傍,语文教育是我们一生的心灵家园,语文和语文教育还应是我们永远的精神皈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因此成长成功甚至成名成家;于是我们也应心存感激和敬畏,

如此,学好语文,具备优秀的语文素养;教好语文,具备优秀的语文教学素养;帮助建设和完善语文课程,具备优秀的语文研究素养;推进语文教育改革,捍卫语文学科尊严,修炼高尚的语文教育品格,便成为我们所有语文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和理想。

也如此,我们才会有如工艺大师一般的热爱和热情、平静和坚守,也才会琢磨出语文教学的技艺和匠心,锤炼出一堂又一堂精致和完美的语文课,直至建构起富于独特个性的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 210013)

(《中学语文教学》2017.1.21~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匠心
《致匠心》:李宗盛唤起对工匠精神的敬佩
【匠心】不扯淡,毛笔这么做,才是工匠精神
严谨专注乐耕耘 润德敬业促奋进 ——从王宏兰老师“五步法”谈教师的匠心建设
职教工作需要“工匠精神”
如何不被职称牵累,做一个用匠心教学的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