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亨颐教育改革的故事
1903 年,经亨颐开始了在东瀛的求学生涯。他先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为中国留学生设置的预备学校弘文学院学习三年,后入东京高师学习四年。在留学期间,经亨颐曾与孙中山、廖仲恺、蒋百里、高子白、陶孟和、许寿裳、陈衡恪、钱家治等朋友或同学交往。
在所有学科中,经亨颐最感兴趣的是伦理学和教育学。尤其是阅读了卢梭的《爱弥儿》,经亨颐对自然主义教育非常信服,写下“立志爱弥儿,就学江户川”的句子 。
1908 年,正在东京高师读本科一年级的经亨颐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校长王廷扬的盛情邀请,特意休学一年,担任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
这所位于西湖边的师范学校于 1908年春初落成,校舍的式样仿照东京高师,是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新式学堂。学堂兼有优、初两级师范。优级师范设培养初等师范学堂和中学堂教员及行政管理人员,初等师范培养小学堂教员及小学行政管理人员,另设体操专修科。
学校 5月 14日开学,经亨颐从日本赶到杭州时已是 5月 12日。到了学校,被安排在一间只有一床一桌的宿舍里,就要开始干活了。好在这位西装少年在临行时已将东京高师内部的办事情形详细调查了带来,勉强应付。
安排课程,配备教员,有些事做的有些糊里糊涂,但总算还像那么回事儿。学校的学生有些是秀才出身,年纪已经很大了。学校的教师也是参差不齐,有些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新式教师,也有些是通过关系进来的,教不得别的,只能教国文,导致文学教员太多。有一位国文教员是抚台大人介绍来的,却在国文课上写错字,胡乱解释。学生来告状,经亨颐到教室查看后,顾不得抚台的面子,立刻解聘了那位教员。
这个好职位是多少人想之不得的,很多人猜想经亨颐是不会“让位”了。但到了年底,他如期告辞,再赴日本继续学业。钱家治接任了教务长。
1910 年,经亨颐从东京高师数学物理科毕业,被复聘为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学校新旧势力闹得厉害,经亨颐离开这两年,已经更替了六个教务长。正发愁找不到人时,学生中竟还记得经先生该毕业了吧。还没有参加毕业典礼、文凭还没拿到手的经亨颐就被校长电召回国,继任教务长,还兼讲伦理学的课程。
1912 年,政府更替,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改名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由经亨颐担任校长。一年后,学校又改名为江浙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即现在的杭州高级中学),经亨颐仍任校长。同时,经亨颐被推举为浙江教育会会长,成为浙江教育界的核心人物。
直到 1920年离开浙江一师,经亨颐在这所师范学校担任校长八年。浙江一师当年的学生曹聚仁在回忆录《我与我的世界》中把经亨颐称为“我们的校长”,并说,“‘一师’先后,有过许多校长,可是我们说到‘我们的校长’,只是指经子渊(亨颐)先生而言,跟其他校长毫无关系。”
在曹聚仁眼中,经亨颐先生“不爱权位,不治生产,然而他并不是一个遁世隐逸的人。”他饮酒作诗、绘画篆刻,是一个“富有艺术修养的文士”。经亨颐的“艺术修养”也可以从他为学校设计的校训中看出来。经亨颐自书一匾额悬于礼堂,上书“勤、慎、诚、恕”四字,以此作为浙江一师的校训。此四字隐于《论语》、《中庸》,是经亨颐的“论语心得”。勤即“学而时习”、“好古敏以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慎即“言寡尤、行寡悔”;诚即“真实无妄”;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论语》、《中庸》的儒 家君子教育和《爱弥儿》的自然主义教育为底色,经亨颐把自己的教育思路称为“纯正教育”、“人格教育”。教育不以外力的改变而更改自己的本性;教育永恒的使命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养成学生的人格。
如何养成学生的人格?学校纪律严明,学风鼎盛,且常举办远足、运动会和文艺活动。在课程上,经亨颐认为图画与国文两科“最合人格教育之本旨”。但浙江一师却还没有图画科。堂堂中国,当时只有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后来改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有图画科,但并不完备,不算入正式课程。经亨颐听说李叔同刚从日本归来,便决心把这位鼎鼎大名的才子请到学校来。
校长经亨颐亲自给学生上课。每周他会为每个班级讲授“修身”课程。这是他与学生最直接的接触机会,也是他推行“人格教育”的“一线”。在授课之外,经亨颐也同样重视活动中的“修身”。
1913 年,浙江一师成立了“校友会”。校友会的第一个作用是弥补教室里教授智识之不足,使学生活泼、热情,使校风振作、清新,也使教师得以考察学生的个性;第二个作用是“联络感情、敦笃友谊”。校友会的会员包括本校全体教职员和全体学生,会长为经亨颐。校友会设有文艺、运动等部门,定期组织演讲、文艺、运动会、远足会等活动。各部门部长由教师担任,学生任干事。另创办《校友会志》,刊登校友会的讯息和学生作品。
1919 年,一场由青年学生主导的“五四”运动爆发。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学生自治的精神迅速扩散至全国各地的学生心中。作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浙江一师很快响应,成立了学生自治会。
学生自治会的“境界”又超出了校友会。经亨颐不仅把“学生自治”当作学校管理的问题看待,也不仅当作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问题看待,而且是把它当作学生人格养成的大问题看待。他看到有些学生“出了学校门,换了一个人”,深知这是学生在学校中完全处于“他律”地位造成的后果。只有学生自己发动起来教育自己、安排自己,才可养成自动、自由、自立、自律的人格。
什么是人格?经亨颐说,“人格”就是“为人之格式”。人格一方面是自立的、个人的,一方面是协同的、社会的。二者相互实现,同时修养才是正当。中国的教育观是协同的、社会的为先,自立的、个人的为次。这种教育观的问题在于失掉了根本:做人可以有多种“格式”,但根本的“格式”是“自治”。
1919 年 11月 16日 ,浙江一师在经亨颐的支持下成立学生自治会。出席成立大会的学生和来宾共两千余人。会上宣读了学生自治会的宣言书:
我们是现在时代的人,应该营造适应现在时代文明的生活……现在时代文明的生活……就是人人自由,但是我们要达到“人人自由的目的”的第一种条件,就是先要人人自治。
历来中国的国民是一种被治的国民。……以后多数的国民,要完全不受少数人的操纵、掠夺、压制……以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精神,不是先养成自己的自治能力不成功的……
我们创办这个学生自治会……宗旨是:要尊重个人的人格;发展互助的能力;养成自治的习惯;练习共同的生活;建设模范的社会。我们的希望是:要用自治的组织,养成个个能自治的会员,创造我们理想的“自治组织的国家,世界或社会”的缩影;去实现理想的“自治组织的国家,世界或社会”,而且使一般学校里,也用自治的组织,养成他们个个能够自治的学生,创造他们“自治组织的国家,世界或社会”的缩影,去共同实现理想的自治组织的国家,世界或社会。
经亨颐还为学生作了自治歌:
不知人生,那知自治?自然淘汰误至斯。
禽兽草木无理性,山川风月无意志。
教育为何治何为?理性意志各自制。
学生自治会学生自治会负责的事项包括:身体健康、研究学术、发表思想、涵养德性、衣食住、课外作业、社会服务、校内整洁、同学行为上之惩处及劝戒、储蓄贩卖、同学课外出入等十一项。学生自治会成立后,禁烟、请假、闹食堂等学校一直很头疼的事情都轻松解决。
1919 年是中国激进青年学生的“运动”年。浙江一师的施存统等几位学生和省立一中、甲种工业学校学生出版的《浙江新潮》周刊上,发表了施存统的文章《非孝》,主张“打倒不合理的孝和行不通的孝”,用平等的“爱”来代替不平等的“孝道”。这篇受到陈独秀夸赞的文章却成了保守的省教育厅官员攻击经亨颐的把柄。事态越发严重,至 1920年 2月,酿成“一师风潮”。
由于学生自治会的抗争,学生在这次风潮中取得了胜利。但经亨颐被撤职,换原暨南学校教务主任兼南京高师教师姜伯韩为浙江一师新任校长。经亨颐辞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之职,并于次年 3月应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邓萃英之邀,担任该校总干事兼学生自治指导委员长。同时,家乡的春晖中学校董会公推经亨颐担任春晖中学校长,经亨颐参与创办学校各项事宜的筹划。
1922 年 9月春晖中学正式开学。 春晖中学座落在白马湖景的最胜处。校园经两年时间打造而成,建筑为瑞典风格,疏落有致,匠心独具。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将春晖中学建在三面环山的白马湖畔,也是一个精心的设计。远离都市的白马湖有着不逊于西湖的温柔与美丽,而且更多出一份“天高皇帝远”的自由。这正是“纯正教育”、“人格教育”所需要的自由,它可以使原始人性得以保存。这也是 实施“纯正教育”、“人格教育”所需要的自由,它可以使教育超然于纷乱的世事。经亨颐在开学典礼上表白了对“春晖”的这种希冀:
近年来奔走南北,有一种感触,觉得官立或国立的学校,其办好的条件是没有把握的。官立、国立的学校,现在实不能算好,但要怎样才会办好呢?条件回答是很难的。至于私立学校,其办好的条件都比较地来得简单。
我第一希望社会能同情于春晖,第二希望校董能完全负责,第三希望有安心的教员,第四希望有满意的学生,这四种是学校办好的条件。官立、国立的学校或不能如此希望,春晖却可如此希望的。关于第一种,今日来宾多到这样多,大概可说有希望的了。第二种,是校董的事情,姑且不讲。第三种也有希望,本校教职员是同志集合的,现已拟学校经营教员住宅,使教员得集居一处,安心教育。至于第四种,我们不但希望校园内的学生大家满意,还希望在校外的学生,也能满意于本校。今日会场上女校团体不少,我们正计划招收女生,使女子也得在本校求学。
以上是对于春晖的希望,此外还有志愿:一,春晖如果当时不设在白马湖,一切可以省许多经费;所以设在白马湖者,是想感化乡村。本校教员及学生现已筹设农民夜校,不久可以成立。将来还想加筹各种的设施。其次想将春晖做附近各小学教师的研究场所,明日的教育讲演会,就算是初点。
商人兴办私立的学校当然也有办成“商铺”的风险。好在春晖中学校董会规程明确规定校内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校董会只有任免校长之权,不得干涉校内事务。作为校长,经亨颐可以邀请社会名士关照学校,也可以安排教员、学生同在校内安居乐业,还可以由一所中学而感化周边乡村,聚拢附近小学教师一起研究教育。终于找到了一块适合办教育的圣洁之地。
然而,自 1922年 12月起,经亨颐因社会活动过多而经常外出,于是学校设代校长。代校长负责主持日常事务。教育改革或人员辞聘等重大决策仍由校长指示与掌握。这是一个遗憾。这个遗憾导致了后来“春晖”光彩的短暂。而春晖短暂却炫目的光彩更主要地是来自一群“布衣先生”:经亨颐的得力助手夏丏尊及其招呼来的一群朋友。
经亨颐离开浙江一师后,夏丏尊也辞职离开了。 1920年,夏丏尊到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在那里,他与匡互生、舒新城、孙俍工、沈仲九、余家菊、毛泽东等人为同事。 1921 年冬,应 经亨颐的邀请,夏丏尊参加春晖中学的筹建工作。 春晖中学成立后,他任国文科教员。
经过多年的共事, 夏丏尊成为经亨颐最信任的“员工”,经校长把 很多事情都交由他来办理。 夏丏尊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是 拉拢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同事或学生来春晖任教或演讲,并带头落户春晖,以校为家。这些人在春晖的讲学与居住赋予了春晖“横空出世”的威力,使之一时成为名师云集、思想鼎盛的教育圣地。
最先被夏丏尊招唤来的是他的学生丰子恺、吴梦非、叶天底。这三人都是浙江一师的学生, 李叔同先生的高足。丰子恺擅长绘画。 1919年毕业后曾与同学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图画教师。吴梦非擅长音乐, 191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叶天底爱好书画篆刻。他没有正常毕业,而是在“一师风潮”中“英勇”退学。 1922年 9月春晖开学时,三人都在第一批教师之列。另外, 1917年毕业于浙江一师的学生杨贤江(后来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于担任商务印书馆《学生杂志》主编期间( 1924年)也曾来兼任教务主任和社会科教员。
1923-1924 年,夏丏尊又为学校请来了他的同事和朋友 匡互生、 刘熏宇、刘叔琴、朱自清、朱光潜。 匡互生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运动领袖,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时与夏 丏尊是相知的同事。 1924年 2 月起,任春晖中学数学科教员兼训育、舍务主任。
刘熏宇 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系,在湖南常德师范学校从教时与夏丏尊相识。 1923-1924年任春晖中学教务主任兼数学科教员。刘叔琴曾在留学日本时与经亨颐、夏丏尊相识。 1923-1925年任春晖中学总务主任兼公民、史地、日文教员。
朱自清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浙江一师、扬州八中、上海吴淞公学短期任教。 1921年在吴淞公学时,朱自清与夏丏尊经人介绍相识。 1924年 3月朱自清被夏丏尊邀请至春晖执教国文。
朱光潜 1922年从香港大学毕业后也在上海吴淞公学教英文,兼校刊主编。同为春晖校刊主编的夏丏尊与朱光潜常有文字交流,神交已久。 1924年夏天,吴淞公学因战停课,朱光潜被夏丏尊请来春晖教英文。当时朱光潜已考取庚款留英学生,在春晖只是作短期停留,等待出国。
夏丏尊还把自己的妹夫章育文拉到了学校来。章育文是个“多面手”,办事能力很强。早年曾留学日本,攻读机械制造专业,所有机械、制图、数理等事,他都拿手。在春晖的“文相”教员里,他是“一员突出的武将”。 1923年,章育文出任代校长,与“夏兄”一起管理学校。
夏丏尊不仅把众好友邀请到了春晖,更把大家聚集起来,组成一个融洽的“教师之家”。 1922 年,夏 丏尊率先在春晖校门外象山脚下建造了一座自己的小屋。小屋依日本风格设计,取名“平屋”,取平民、平凡、平淡、平易之意。
刘熏宇、刘叔琴和丰子恺也在平屋一旁建造了自己的寓所。丰子恺还学 夏老师的样子,给自己的小屋取名“小杨柳屋”。他在散文中说,杨柳是“平贱”又“高而不忘本”的植物。它不需要“富贵”的环境,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即能生活;它不仅生得“强健而美丽”,而且懂得“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
朱自清全家搬来春晖后,刘熏宇将自己的小屋让给了他们。这座小屋与夏丏尊的平屋相邻,只隔着一扇矮墙,生活用品常常是互通有无的。叶天底和朱光潜两个小伙子没什么讲究,他们住在男生宿舍曲院的楼上,但也常到各家串门,最常去的是“丏翁”的家。
“丏翁”有一座好屋,又好客如命,一群人都喜欢上他家喝酒。尤其在黄昏时候,那是湖上最美的时分,大家品着丏 翁夫人烹调的好菜,喝着绍兴黄酒,切磋文艺,不亦乐乎。
他们的聚会不只是“消费性”的,更是“生产性”的。这一时期,这一群人都处在创作的高峰期,在校刊《春晖》上发表了大量教育类或艺术类的文章。夏丏尊还在平屋里翻译出了经典作品《爱的教育》。丰子恺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了漫画的创作,并在大家的鼓励下越创越勇,自成一家。朱光潜在这种氛围中被鼓动起来,创作了他的处女作《无言之美》。朱自清则不仅《春晖》上发表了描写初到春晖的感受的散文《春晖的一月》,还受到夏丏尊的教育感染,写出了《教育的信仰》、《团体生活》等教育论文。这两篇文章的篇名点出了朱自清在春晖感受到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信仰与团体。
经亨颐虽不能与各位教员朝夕相处,但在春晖也建有寓所,名曰“长松山房”。不远处是何香凝的“蓼花居”。何香凝是国民党领袖廖 仲恺的夫人。他们的爱子廖承志与经亨颐的女儿经普椿相恋多年,于 1938年结为夫妻。
在“小杨柳屋”和“长松山房”的中间,紧挨着“蓼花居”的,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晚晴山房”。晚晴山房是经亨颐、刘质平、夏丐尊、丰子恺、穆藕初七等人在 1928年共同募款为其兴建,希望可以挽留大师在此居住,减少一些“云水行脚”的苦行。“晚晴”二字取自李商隐的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虽然弘一法师在晚晴山房居住过的时间并不长,但“晚晴”的别致和弟子们的心意他是记挂在心上的。五十岁( 1929年)以后,他常以“晚晴老人”题署。
何香凝和李叔同都是春晖的“亲人”。春晖还有很多朋友。先后到春晖中学拜访、考察和演讲的有:袁希涛( 1922年 12月《教育普及之根本》)、 吴觉农 ( 1922年 12月《对于春晖中学的几个希望》)、曹慕管( 1922年 12月《文化之趋势》)、白眉初( 1923年 4月《旅大问题》)、俞平伯( 1923年 4月《诗的方便》)、蔡元培( 1923年 5月《羡慕春晖的学生》)、沈泽民( 1923年《阿普罗与蒂婀娜》)、黄炎培( 1923年 8月《职业指导》)、黎锦晖( 1923年 8月《国语正音》)、舒新城( 1923年 8月《道尔顿制及青年心理》)、陈望道( 1923年 8月《 国语教授资料》)、赵蔼吴( 1923年 8月《设计教育法》)、刘新锐( 1923年 9月《日本地震》)、沈仲九( 1923年 11月《现代青年课外必修的一种课目》)、吴稚晖( 1924年 5月《关于青年对待人生与科学》、谢似颜( 1924年 9月《体育家的资 格及体育的目的》)、 叶圣陶、 刘大白、张大千、胡愈之、张闻天、柳亚子等人。他们的“尖端”演讲,以及经 亨颐 、夏 丏尊 、丰子恺、刘叔琴等本校人员的定期演讲,均由同学记录,发表在《春晖》校刊上。
春晖中学是如此地特别,似乎是所有教育人的“情人”。春晖早期的校歌也表现出清纯的气质。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以《游子吟》(作者为唐朝诗人孟郊)为歌词的校歌透露着脱凡的柔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案例由华东师范大学陈华老师提供。谨此致谢。
( 2 )张思中教育改革的故事
张思中外语教学改革的故事
张思中, 1932年生,外语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所长。代表性论著有《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主编《张思中英语教程》、《张思中儿童英语》等。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 月 31日 至 4月 2日,全国教育科研 “十五 ”教育部规划课题 “一门外语基础过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结题大会将在上海召开。而这一课题的主持人,就是把一生献给外语教学事业的 75岁老人 ——张思中。
从张思中走上外语教学改革之路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是一个引起诸多争议的人物,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执著地走在教改路上。数十年来,他首创的 “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 ”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如星火燎原,从华东师大一附中的一个班,辐射到全校乃至全市、全国各地,圆了无数中学生 “一门外语基础过关 ”的梦想。
俄语教师研究起外语教学法
“我没有教过英语。 ”张思中直白、坦荡的一句话,不仅道出了他四十多年从事外语教学法改革的艰辛,也源引出他之所以成为诸多争议的起因。
1955年 6月,张思中,这个曾在热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所在独立团的原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1军 91师 “济南第二团 ”里担任过文化教员的军人,奉命从部队复员后,参加高考成为了华东师大俄语系的学生。毕业后,他在华东师大一附中担任俄语教师。
为了让学生很快在俄语学习上入门,他使出了在部队当文化教员时学来的 “祁建华速成识字法 ”看家本领,将这种方法移用于俄语教学。很快,他教的学生俄语成绩明显提高。
张思中最初的教改实验得到了时任一附中校长陆善涛的支持,同意在他所教的班级悄悄地试一试。未成想,这一试,如星星之火燎原,影响到全校、全区、全市乃至全国。影响了全国外语教改几十年。
1965年,《人民教育》第六期发表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外语》一文,首次公开介绍张思中的外语教改经验。同时编辑部在文前发表题为《启发式与因材施教》的评论,号召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科都要学习这个教学经验。
“一门外语基础过关 ”不是梦
中学生学三年外语就能读原版书,能翻译原著数理化书籍! 1965年《人民教育》杂志的报道出来后,张思中一下子成了热门人物。一时间,全国各地外语同行都来华东师大一附中观摩取经。
试验不到一年,却因 “文革 ”中断。 1978年,熬过了 “文革 ”的张思中迎来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春天。当时,华东师范大学刘佛年校长主持的 “小学、中学、大学外语一条龙教改试验 ”,要求外语在中学过关。张思中接过实验班后当下表示: “我保证:不加班、不加点,五年俄语教学任务三年完成,并在后两年开出第二外语课 ——英语。 ”
一节课 100个单词,一周 500个单词,复习一节课,三周掌握 1200个单词 ……在张氏教法下,三年下来,全班所有学生的俄语都过关了,一个叫童一东的同学在初三上学期竟然翻译了一本四万字的儿童小说《表》!而这个学生在班里的俄语成绩只能算中等。
1982年,在哈尔滨市召开的第一次 “全国俄语教学问题研讨会 ”上,张思中的《 “心理优势 ”在俄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 1986年,在大连召开的 “全国第二次外语教改工作会议 ”上,张思中介绍的 “大面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试验 ”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大连会议之后,张思中把教学法归纳成四句话十六个字: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俄语,也适用于其他外语。
1992年中央教科所在时任所长 卓晴君研究员的领导下成立了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推广小组 ”,有效地将 “张思中教学法 ”推向全国。 1996年 6月 28日,在前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主持的 “外语教学座谈会 ”上,对 “张思中教学法 ”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指示教育部向全国推广。
“学我者死,创我者生 ”
从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到最南边的海南省天涯海角;从西边的新疆伊宁、塔城,到东边的山东蓬莱阁;甚至,到祖国的台湾,这些年来,张思中的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二百多期 “张思中教学法师资培训班 ”,全国有 10万多名外语教师、教研员、科研员接受了 “张思中教学法 ”的直接培训(不包括卫星教学),其数量占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总数的 20%。
但无论走到哪里,张思中都开宗明义八个字:学我者死,创我者生!
他这种鼓励实验区教师们创造性地运用张思中教学法的态度和作法,使这个教学法的试验、推广与研究百花齐放,生机勃勃,许多试验、研究成果经鉴定、总结、提炼之后,更加充实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体系:如上海唐伯昌的单词按重读音节发音相同排列法,河北戴蕴璞的内视记忆法,天津杨德禄的十六字示意图,上海汪曦聆的国际音标对称排列教学等等。
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了 100多个比较牢固的、各具特色的研究、运用、推广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教改基地。
这些年来,为了推广自己的教学法,离休多年的张思中,风里来、雨里去,付出了血的代价:四次中风,却又奇迹般恢复。非典时期,正在编写《张思中英语教程》的张思中,由于资金周转不开,卖掉了自己新装修好的房子。
天道酬勤。他的执著付出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
1996年,李岚清同志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表示,这种教学法不仅适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适于英语及其他外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卓晴君研究员多次表示: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 ”是一种简便、易学、快速,高效的符合中国人学外语的教学法。
这些激励,让 75岁高龄的张思中至今仍行走在培训教师和编写适合于本土英语教学特色教材的路上。
■ 访谈
学外语需要本土教材
张思中曾做过多次随机调查,他曾对应聘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的英语教师或做研究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能否用英语介绍关汉卿的 ‘窦娥冤 ’、当代的 ‘白毛女 ’、 ‘红色娘子军 ’? ”“你能否用英语讲大饼、油条、豆浆、汤团、粽子、馄饨呢? ”而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否定的。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这让人感到悲哀。诸多因素,促使了他编写《张思中英语教程》。
问:您认为,现行的一些英语教材存在哪些弊端?学习这样的教材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负效应?
张思中:现在英语教育领域内各类教材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来自国外的英语教材占领了中国很大部分外语教育市场。这些 “舶来品 ”内容可能会非常丰富、有趣,语言也不可谓不地道,但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有其内在局限性:
其一,由于它们并非植根于中国,因而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教情和学情;其二,现在的一些教材要么三言两语、七零八碎,要么过量堆砌,纷繁芜杂、文学味过浓、实用性不够;其三,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用,是交际,但现在不少外语教材只注重 “有来 ”,只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不注重中国文化的输出,对中国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却很少介绍,即所谓 “无往 ”。
学生学了这样的教材,对西方的事物和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对自己国家的东西却不会讲、说不清、道不明。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包括研究生、教师,甚至教授在外国人面前没有话说。教材不合国情是聋哑英语的主要原因。
问:那么,在您主持编写的《张思中英语教程》教材时,是否考虑到了减少这些负效应?这些实施的效果如何?
张思中:是的,我们在编写《张思中英语教程》时,明确地定位在 “一门外语基础过关 ”(背)百篇、(记)千局、(识)万词这一具体的目标上,充分考虑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特别是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 ”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比如,我们的教材对使用对象、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 1.使用对象为已经有母语过关的基础(小学三、四年级以上)。 2.教材使用的范围主要为学校课堂集体教学。 3.语言文字并重,通过文字教学语言。 4.培养学生的应用外语能力。
这些年来,我们在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第一,应用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 ”,原教科书不变,可以不加班不加点,三年的教学任务二年或二年半可提前完成。可简述为 2> 3。第二,应用《张思中英语教程》,每天一节课,初中两年学完《张思中英语教程》 1至 4册入门教程就可以达到现在的高二、高三英语水平。达到 “一门外语基础过关 ”,其词汇量 3000~4000个。语法量、知识量都达到或超过高中毕业水平。可简述为 2> 5或 6。
问: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这套教材的特色。
张思中: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教法特色鲜明,结构新颖。二、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三、知识结构严密科学,内容编排螺旋上升。四、中外文化并举,根治 “哑巴 ”英语。五、学以致用。要用的、急用的都能及时学到。六、寓教于乐,思想性、教育性强。七、语法教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易于接受。
不服输的 “老小孩儿 ”
当这个精神抖擞的老者出现在我的面前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 75岁高龄、曾经四次中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的老人。
有人说他固执,固执得不容别人非议他的外语教学法;有人说他执著,执著得为了心中要完成的事业卖掉刚装修好的房子。
这个固执而执著的老人更像一个不服输的追梦 “老小孩儿 ”:认准自己的路,一直往前走。
如今,这个 “老小孩儿 ”早就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子女在国外有着优裕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自己轻松地领着不菲的离休工资。可是,他却不停步,领着一帮年轻人做着一项自己认准了的事业。
( 3 ) 仲丽娟老师的行动研究的故事
我的行动研究的故事
一、自传:工作着,研究着,服务着
2002 年之前,我是一位纯粹的中学英语教师,教过初中,也教过高中,对中考、高考试题的研究就是我“研究”生活的全部。后来担任学校英语教研组长,我的视野开始不仅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而且关注研究组的建设。比如,教师每学期开设的公开课、学生分年段的竞赛项目、学校艺术节中英语剧的表演、英语校报的出版等等。后来,一次偶然的“公开课事件”,使我从“研究方法”的学习开始,逐步走上“研究”之路,并成长为一名为全校教师服务的科研管理者。
(一)学习“研究方法”
1 .试验“问卷调查法”
2002 年 5月,我上了一节颇受好评的区级公开课,课后,我把磨课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写出了一篇有点像“研究成果”的文章——《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第一稿完全是经验总结,在描写的基础上,我武断地得出结论:这是一堂有效的课,并洋洋自得地拿给上海市闵行中学的董利老师看。董老师写下了几百字的评价,其中一句建议让我感到被击中了要害——“说一节课有效需要用数据说话”。于是,我学着设计问卷,先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再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换一个班重新上课。课一结束,立即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前测和后测数据,得出确实有效的结论。可以说,我的研究之路上第一位师 傅是董老师,他使我明白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2003 年,我获得了一个赴澳大利亚学习英语教学法的机会。对此,我非常珍惜。在澳大利亚,我的房东是维多利亚州一所高中的外语教研组长。每天晚上,我详细询问中学生外语学习情况,并一一记录下来。为了实地调研,我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编制问卷,到房东所在中学了解外语教与学状况,并实地听了德语课和法语课。回国后,写成了《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外语教学的调查》(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4年第 12期)。后来,我取得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双休日,我在上海交通大学教外国人学汉语,由此我进一步体会到“第二语言习得”的共通性,写成文章发表于《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年第 6期。此时,我已经能熟练应用问卷调查法了。
2 .追寻“叙事研究法”
2004 年夏天,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把他的学生李云淑介绍给我,希望我们能共同研究。有一天,小李告诉我,有一种刚兴起的研究方法叫“叙事研究”,我听她介绍后很感兴趣。第二天,她就到图书馆帮我复印了鞠玉翠的博士论文《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读完,我茅塞顿开。
但是,真正着手做决不是简单的事。收集叙事研究资料最常见的方法是访谈、观察和作品分析。小李又建议我读北京大学 陈向明教授的著作。 陈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系,她的博士论文《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是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开山之作。我一下买了她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等 6本著作。根据她书中所介绍的观察法,设计表格,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内容、频数和质量。我还经常去听其他老师的课,观察老师的言行举止,试图揭示其中的社会学意义。经过几个月的实验,我基本掌握了观察法,并学着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编码、归类。
有一天, 陈向明教授来上海做讲座。我第一次见到她本人,心情很激动,几乎吞下了她讲的每一句话。中途休息时,我 向陈教授请教了许多问题,她不顾疲劳,一一为我解答。
那段时间,我参加了上海市学校科研室主任培训班,亲耳聆听了 丁钢教授作的“叙事研究”的讲座。我买来了他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认真研读。那一篇篇研究报告打开了我的眼界,令我着迷。我对“叙事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后来,我在阅读香港著名教育专家徐碧美的《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时,发现“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 徐教授的书更为理性,几乎没有故事情节,需要全神贯注才能阅读。我对这两种研究产生了疑问。这个时候我还阅读了 郑金洲教授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论著。我给 郑教授写信求助,他立刻回信:“叙事与案例,其实是仁智互见的事情,很难说清楚。一般地说,广义的叙事包括案例,叙事还有其他方式,如反思、日志、生活史等等。狭义的叙事仅仅指对教育事实的陈述,并不一定与案例一样有明确的问题线索……从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情形来看,也需要将两者区分开来,否则叙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箩筐,什么都装进去。”这时,我还常常与叙事研究专家 刘良华教授探讨,他在方法论层面和如何剪裁等微观层面给了我许多指导。
慢慢地,我基本掌握了叙事研究法。
(二)耕耘“校本”之田野
1 .运用“校本课程”理论
吴刚平 教授赠我一本他自己的专著《校本课程开发》,我一边读一边思考:校本课程与以前的第二课堂、选修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课”与“课程”有什么不一样?我把疑问记在笔记本上, 吴教授成了我的免费咨询师。我又花半年时间读完了全国几十位课程专家的新著。 吴教授告诫我不能只阅读中国学者的书籍,还应读外文原版著作,并把外文网站 ERIC提供给我。
书上得来终觉浅。为了将所学知识与我校的课程开发结合在一起,我做问卷调查了解现状,给学校教师做讲座,选出任教学科、教龄、性别不同的 6位教师和我一起组成课题组,聚焦课程开发研究。 2004 年 9 月,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漷 教授发给我的“课程故事”的写法给了我很大启发。“课程故事是当事人在课程之旅中所经历的往事,这种往事对当事人来说是有深刻印象的、比较重要或有个人意义的、值得与人分享或向人诉说的。”“课程故事要讲解课程开发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显现课程开发中的困惑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给教育者以启发并感动读者。”这些话一下子使我的心亮堂起来。我要求全校所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和学生都写课程故事,但我不强调字数,不强调情节,我看中他们的体验和反思。课程故事体现了教师认识课程的叙事方式,反映了教师的成长历程。教师撰写课程故事能锻炼他们观察日常学校生活的能力,帮助洞悉个人实践知识,提高反思探究能力,提升课程意识,促进专业发展。 那些或长或短、略显稚嫩的文字留下了我校课程开发的最初脚印,见证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历程, 成为我研究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也为我校 校本课程开发积累了经验教训。
2 .艰难的写作过程
经历了久久的寻觅,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我:把这一切——一个基层教师对“校本课程”理论的探询和实践的追问——写出来。同时,由于我在研究方法层面上也做了准备,于是,我着手写《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动笔后所遇到的困难依然很大。我阅读了大量的校本课程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案例之后,常常怀疑自己写作能否写出新意。我与 吴刚平教授商量,他肯定地说:“用具体实际的方案满足你们学校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人潜能的发挥,这就是你的新意。你的亮点便是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还建议我,“情境法”比“类属法”更符合我的写作风格。
陈向明 教授说“一个好的叙事往往使读者感到将整个故事整合在一起似乎是件十分容易的事,而实际上,要把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到的既丰富又复杂的原始资料整合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故事,构造一个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有实际资料支撑的故事,这‘简单’的背后隐藏着作者长期、艰苦的劳动。”不仅如此,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方法论基础的叙事研究,探究的不是小说、散文的创作,而是强调意义理解和建构。解释故事时,我常常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能力的缺失。但是,我坚持着,半途而废不是我的个性。每天吃完晚饭我就开始读书,十一点以后才有写作思路,写着写着进入兴奋状态,大约到下半夜三点才去睡觉,早上六点就必须起床赶校车上班。这样持续了近四个月。
我的论文前后经过 16稿修改。我永远记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洁博士精辟的修改建议,也记得上海师范大学 白益民博士手把手的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历练,也是一次提升。
(三)确定未来研究方向
1 .获得上海市一等奖
2005 年 10月,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二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颁奖大会。我的上述论文有幸荣获了一等奖。
在颁奖会上,我恰巧坐在上海市教委副主 任张民选教授旁边。 张教授是教师教育问题专家,也是我读研究生时比较教育课 程的老师。我跟他谈到校本课程开发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难题和尴尬境地,谈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保障措施,谈到叙事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张老师鼓励我:你以后不要随意变动研究方向,就选定“教师发展”这一个点,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不要脱离学校情境,你将来一定会成为“教师教育”问题的专家——你立足于现实,把工作与研究相结合,这是大学教授们欠缺的;广泛涉猎中外文献,不断吸收理论营养,这是一线教师所欠缺的。这次谈话给我的影响很大。
当时的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陈效民局长也给了我极大的关怀。他鼓励我踏踏实实做研究,并希望我将研究成果整理出书,与更多人分享。此后,我分别从“职业生涯中期”、“学校、家庭、社区合作过程”、“校本研修”、“学科教师”等多视角研究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2 .开阔研究视野
一等奖的获得使我认识了一些教育学专家,后来,他们邀请我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这成为我成长的助推器。我参与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郑慧琦老师的市级课题“做有思想的行动者——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案例研究”,每次课题组碰头我都收获满满;我参与了上海师范大学 陈建华教授的“学校发展规划”系列研究,和他一起去实验学校,在一次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中,理清了学校办学思路。在此过程中,我撰写了三万多字的日记,记录我在制订学校规划过程中的成长足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四耕老师是我在课题研讨会上认识的,他帮我建立的教育博客催我更勤奋写作,我常有文章被一些教育类报刊选中刊登。
文章发表得越来越多,了解我的人也越来越多。我经常被外区或外省市邀请去做讲座,让我结交了更多的同道中人,包括著名的教育学专家、记者、局长和校长。 2009年 3月初在浦东新区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讲座上,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青年教师和临沂二村小学老师们在给我的 e-mail中写道:“您的报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原本认为枯燥难懂的科研方法问题在您的讲座中竟然如此有趣。”
(四)与教师共成长
如果说洞悉学校情境中的问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学校科研室主任必备的素质之一,那么,指导身边的教师,带动他们共同成长则是科研室主任的责任。在个人研究的同时,我坚持指导身边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在指导校本研修过程中,我一边开设科研方法培训班,一边帮助教师修改论文或课题报告。对刚接触课题研究的教师,我着重教给他们一整套规范而科学的研究流程。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校老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科研成绩。 吴老师的“利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被批准为上海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获得 3万元研究经费。阶段研究成果《思维导图:有效教学的工具——改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一发表就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记得在课题申报截止日的前几天,她因腰椎病不能坐立。我开车把她接到我家,让她躺在沙发上讲述物理学科内容,我用自己的语言在电脑上记录,然后,我念给她听,她再修正我理解错误的地方。经过合作,我们用最浅显、朴质的语言表达出了复杂的物理概念。
小黄老师是我主持的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组成员之一。一年后,她独当一面,申报了区级课题“利用上海地域文化资源,提高初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区一等奖提名。
我带领英语组三位教师和一位心理教师申报课题“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因素的人种志研究”,指导她们如何做访谈,如何做个案记录,该课题获区二等奖。我带领数位班主任申报的“上海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现状调查与学校层面解决策略的研究”立项为区级重点课题,并获得研究经费。
我把全校 28个课题分为文理两组,每月举行一次汇报例会,这个制度加大了教师的研究力度,促进了他们的反思。我还提出每一课题需要开设“研究课”,让大家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中感受因研究而产生的变化。一堂一堂的“研究课”,一次一次的历炼,正是在一次一次想放弃但又坚持下来的彷徨和痛苦中,教师们得到了成长。高中物理教 师 蔡老师在《磨课,痛并快乐着》写道:“本次公开课是我们学校和区教师进修学院一起组织的‘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大型研讨活动的一部分。我们的课题是《高一物理习题的最优化教学研究》。科研室主 任仲老师要求我们的课与平时的公开课不一样,体现研究的过程,显示我们的特色。那么,什么是我们的特色呢?经过课题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就是‘形成高一物理习题的最优化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从确定上课内容‘共点力平衡问题的类型及解法研究’到完成上课大概经历了三个星期,课上的成功固然重要,但更有意义的是磨课的过程,它是我课堂教学经历成长的过程。我在思考中探索,感悟中提升,不断地对原有的教学经验进行重构,争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高中政治教 师 瞿老师说:“ 一节课虽然‘折腾’了将近一个月,确实很累,不过学到了很多,我感觉自己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感触,每天都有成长。当然我的成长离不开教研员细心,不辞辛劳、不厌其烦的指导,同时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尤其是 仲老师带我去上海中学听课,在我备课过程中给了很多具体的指导意见,甚至亲自帮我设计 PPT 图表,让我很受启发。”
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我 从老师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如他们的研究视角,他们的实践智慧……
二、他人眼中的“我”
(一)领导:管理故事
我们学校“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并取得显著的成绩,这与 仲丽娟老师的努力分不开。回顾早些年,我校提出“以科研为动力推动学校发展”,将学校办强办好,严格规定我校教师的科研要求,同时将科研能力和成效列入对教师的常规考核。但是,更多是舆论的引领,实质没有多大的改变。曾经有人问我:“到底以教学为重还是科研为重?”我说:“教学好的是好教师,教学成绩好科研也好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对于这种说法,当 时许多老师认可了,然而现在仔细地想一想,我的说法是错误的,错在仍然把“教学”和“科研”看成是两张皮,没有把它结合到实处。因此教师们都说忙,都说没有时间搞科研,还有许多教师想做科研却对自己的研究水平表示怀疑,许多人认为自己不是做教学科研的料。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仲丽娟老师制订了校本研修的分类培训规划,把全校教师培训分成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育调查方法培训。在长达一年的科研方法培训中, 仲老师讲解了教育科研的涵义、特点、基本类型、一般过程、基本步骤,对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量法、观察法、个案法等结合理论与实际,对大家做了生动的培训。
接着,她动员大家学习申报教育教学课题,手把手辅导大家填写课题申报表,开设了《一个课题的旅行》、《如何撰写科研报告》等讲座,为教师们解决具体的困难。
仲 老师除了要求大家认真撰写结题报告,提供详实的过程性资料外,还提出“课堂展示是完成课题的指标之一。”为此,在她的带领下,全校开展了“教学中研究,研究中教学”活动。
2009 年 5月,我们利用双休日,集中在松江城,开展了课题交流研讨活动。仲老师请来了几位教育科研专家,利用了一个晚上和两个半天,将课题组分为文科组和理科组进行交流,与会者在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研究的不足,受到了其他课题研究的启发,经过专家们的点评,推动了课题的进展。
暑假期间, 仲老师对各个课题组布置作业,提出进度要求。各课题组的教师们利用假期梳理资料和文献,写下了大量的案例和文章。历史组教师研究的是关于历史教学视频的收集和使用整合问题,一个暑假研究小组共完成了一百多个视频的整理。
为了把课题做深、做实、做透, 仲老师组织了每月一次的定时间、定地点、有专人负责点评的“月课题研讨例会”。每次课题例会上,教师们以课题组为单位,介绍相关的教学案例、课堂实录、课题活动记录等等。在活动中大家交流课题研究中碰到的困难,介绍课题研究中的新的发现。说者理清了研究思路,听者拓宽了研究视野。
回顾我校课题研究走过的路,我们的收获真不少。课题研究把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解决了科研和教学两张皮的问题。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出发点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和困境,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能得到共同的提高,对教师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每个课题需要建立一个团队。这个团队让广大教师凝聚起来,让志同道合的人组合在一起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这既是一种工作又是一种生活状态。
在 2009第一学年的述职报告中,我曾写道:“ 12月 3日的区教学课题研究展示活动,使学校的教育科研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要感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几十位教师,也感谢教科室 仲老师为教师的发展的积功积德,为我校在区教育系统的形象工程做了一件大好事。”
的确如此!
—— L校长
(二)同事:工作故事
1. 高中音乐 S老师——帮我发表文章
仲老师是我们学校负责教学科研的老师,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就是在仲老师组织的一次次教学科研活动中不断加深对她的了解的。
教育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术,随着当前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非常需要有一个教育科研平台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升业务能力的, 仲老师一直致力于为大家搭建这个科研平台,并且她以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引领着我们进行教育科研活动。
平日里,她总是以身作则,教导我们如何从一个教书匠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记得有一次 仲老师让我们写一个教学项目设计,我是在截止日期前一天晚上凌晨 2点才完成设计文档的,当时一方面自我感觉写得挺好的;另一方面感觉自己是凌晨两点写完的,对自己的刻苦也蛮自豪的。第二天一早 仲老师就给我了反馈意见,肯定我整体表现的同时,指出了我设计文档的一个重大缺陷,并且跟我分享了她平日里为了写科研论文经常熬夜到两点的经历,鼓励我百尺竿头做得更好,这样的反馈让我对 仲老师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同时自己更是感触良多、受益匪浅。后来经过 仲老师的修改和推荐,我的项目设计《结对同行 教学相长》发表到杂志上。她第一时间像个孩子一样欢喜地告诉我这个好消息。
在我们眼里, 仲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可敬、可亲、可爱的良师益友。
2. 高中心理 H老师—— 务实作风与好奇心
从实习到工作至今已经五年了,而我与 仲老师的接触也一直渗透在这五年中。在我眼里, 仲老师就是个脚踏实地,注重可操作性,用双腿“行走”的教科研主任。
我曾经对“科研”两个字非常恐惧,觉得那些束之高阁的高深理论让人望而生畏,一谈到“科研”两个字就无比头疼、反感。是 仲老师无意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的这个观点。
记得是在实习时,我被安排在 仲老师办公室,每天看她处理忙不完的杂事,应付听不完的电话(当时她担任教导主任)。当 时仲老师领衔了个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探索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以及我们的各门学科如何利用校本课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结合生活实例让他们学以致用。 仲老师并没有像大部分人那样在时间结点之前猛赶进度,写许多空洞的理论,她是在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研究。她把课题组的所有成员的周四的第一二节课排空,专门凑出时间来开会研讨,在这些课题组的会议中,我听到了数学教师带学生去操场用几何知识丈量操场长度、画跑道;我听到了物理教师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做小实验……这些鲜活的事例马上引起了我的兴趣——原来科研可以是那么有趣的事情! 仲老师课题组活动中有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虽然大家平时都很忙碌,有批不完的作业、教育不完的学生,能把大家凑在一起很不容易,但是我们每个礼拜的课题组活动还是一定要搞下去,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扎扎实实看到实效,而不要说空话说大话。”没错,纵观她所领衔的多个课题,每个都是着眼于实际,注重可操作性与效用性的,她就是那么一个“务实”的科研工作者。
科研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对于认真搞科研的 仲老师而言,绝不会硬把课题编到预期的方向上去。当遇到瓶颈时,让我最敬佩的就是 仲老师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分析现状,找出背后潜藏的原因的那种精神。
一次在研究“亲子沟通”时,访谈结果表明处于青春逆反期的青少年与家长的沟通无论从时间上、数量上,还是话题上都不少,但是青少年仍然感到与家长有代沟。这就很让研究者感到迷惑,似乎研究进入了一个死胡同里,研究无法继续了。此 时仲老师没有被困难吓退,而是继续跟进,深入访谈,最后找出了根本的原因——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假沟通,只谈表面现象,很少向父母诉说心事。这个课题顿时“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起来。试想,如果没有 仲老师的钻研,不畏挫折,能找出这个深层次的原因吗?
科研同样需要大量的数据与鲜活的事例。这一点上,我看到了 仲老师的韧劲。 仲老师曾做过一个女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的课题。为了搜集数据,她利用休息时间、上下班车上的时间以及与朋友交流谈心的时间深入了解了好些女教师的成长背景。原先以为她只是与人聊聊天而已,一次无意中去看了她的博客,乖乖,那些个成长故事全都被整理成叙事性很强的文章了,我花了整整两个晚上还没看完。一边看,一边心里暗暗佩服:这些文字不知要花去她多少的时间与精力,但是这些博客文章却又是她成长、成熟、成才过程中的一个个扎实的脚印、一串串美丽的足迹。
后来的一次闲聊中, 仲老师很有成就感地向我们显摆:“我老公无意中去看了我的博客,夸奖我说原来以为是些小儿科的东西,没想到这么有意思!你还真是做得像那么回事儿!”看她的得意劲儿哦。
此外,我还感到 仲老师像个求学少年一样永远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并对科研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前年我写了篇关于专家型学生学习方式的论文,交由 仲老师修改。其实这只是个很不系统的雏形,还缺乏很多的后续跟踪研究,数据的处理、资料的整理也不够完善。但是 仲老师一看这篇论文马上来了兴趣,觉得这其中有文章可做,于是乎又召集了两个英语教师,我们四个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做了个《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因素的人种志研究》,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啊?不会吧?我随便乱诌了篇文章而已,真的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吗?这下搞大了。”后来,在 仲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如何访谈,怎样设置问题,如何整理资料……这些我都一点一点学起来。最后回头看看自己这一路的足迹,不禁把自己也吓了一跳,那叫一个惊喜与激动哟。
3. 高中物理吴老师——亦师亦友
我是 仲老师的研究对象“吴迪”。读者在本书的第二章和第八章对我已有一定的了解。我 和仲老师既是同事也是朋友。
( 1)课题的管理与指导。我 和仲老师的家住得很近,每天一起乘班车。好象是 2004年吧,她特别热衷当时对我来说还十分新鲜的“校本课程”。她每天都会与我交流她读的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书籍,告诉我外地学校做得很好,如何做的。听多了,我慢慢对校本课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参与了她领衔的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我开始选择了物理“导学网”作为校本课程的载体,但是,由于我指导经验的不足和信息技术能力比较欠缺,最后失败了。好在后来的“实验探究”取得了成功。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充满了烦恼和快乐。整个过程中, 仲老师像姐姐一样给我鼓励和督促。课题组每周二定期汇报课程开发的进展,交流经验,互相出谋划策。这个课题例会对课程的顺利实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次课题以前,我也根据个人兴趣开设了许多活动课,精彩的不少,但是,总是时断时续,没有长期的目标,比较随性,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遗憾的。而这次课程开发,当“导学网”失败的时候,我非常困惑,加之精力不够,真想放弃啊。可是, 仲老师逼着我反思。有一次,她来到我的办公室,以“答记者问”的方式帮我理清思路。有些不清楚的思想在我们的交流和她的追问中渐渐明晰了。我的学生上大学后还给我写信,充满感情地回忆起那时的探究课以及对于他们学业和思维方式的后续影响。
( 2)硕士论文的启发和帮助。 2005年,我一直在为自己的硕士论文发愁。 仲老师说:“你怎么会愁呢?你一直在做呀!”是啊,内心里我没有把“做”与“论文”联系在一起。在我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听课、上课、磨课与论文写作没关系。我将杂乱的思想与 仲老师交流,她建议我不管怎样,先将一个个真实的课例研究过程记录下来。 80多个课例是散落的珍珠,怎么把它们串起来呢?不仅我急,她也急。每次在校车上,别人聊天或闭目养神的时候,她总在与我讨论论文的事。她还帮我打电话请教专家,又督促我多与导师沟通。有一次,她在中国期刊网上看到一篇具有大量课例的化学博士论文,帮我打印出来,供我参考。她还将一篇用文献法写作的硕士论文提供于我,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在学习和讨论中,我拎出了核心词“有效”、“探究”,并以此为关键词查阅文献。渐渐地,我的论文框架明晰起来。后来,这篇论文得到答辩评委的一致好评。甚至,导师多次教导我的师弟师妹们向我学习。我想,如果身边没有一个可以随时研讨的人,一个既要工作又有家庭的人要写好硕士论文谈何容易啊!
( 3)市级课题的合作申报。 仲老师鼓励我将硕士论文的研究工作继续做下去。刚好我那时对“思维导图”有一定的兴趣。于是,我将前期的研究与之结合,填写了区级课题申报表。她看了,觉得视角很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帮我申报了区级重点课题。没想到区教研所老师认为不错,拟申报市级课题。但是,他们说:“除了角度新颖外,其余都要重写。”于是,我俩一遍一遍修改。我的语言比较生涩,她将我的意思“翻译”成流畅简洁的文字。她说:“我这个英语老师能懂的物理课题也一定能被其他人理解。”事实上,她不断追问我“是不是这个意思”的时候,我也在不断反思,研究内容、研究假设也更为明晰。最后,我的课题顺利成为上海市市级课题,获得了几万元的课题经费。至今回想起来,痛苦的课题申报过程依然历历在目。我那时腰痛,她让我躺在她家的沙发上口述给她听。深夜,她送我回家。那是下半夜两点啊,我真担心她回来的路上因睡意而出事。
( 4)教学管理岗位上的历练。 2009年,我参加了学校中层干部的竞聘。我的初衷是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验与大家分享,至于能不能选上,一点也不重要。 仲老师对我说:“既然参加了,就要认真对待,竞聘的过程本身就是你崭新的人生体验。”她帮我修改竞聘稿,尤其对“如果聘上我将如何工作”这一部分提出了细致的步骤,毕竟她自己曾经从事过教学管理工作,有经验和教训。那一次,我们又一起经历了难忘的午夜。
我的竞聘得到了教师们很高的评价,我也因此走上了教学管理的岗位。教导主任工作既是技术活也容易淹没在事务堆里。我彷徨过:“这样的付出值得吗?是不是浪费了自己的专业才华?” 仲老师说:“当然值得,不是人人都能拥有锤炼自己的机会。”当我遇到不解的问题时,当我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她总是说:“笑对它”,“难得的人生经历。”
本案例由上海交通大学附中的仲丽娟老师提供。参见仲丽娟著:《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一位中学教师的亲历亲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52-158 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小课题”行动研究走起
课题中期报告专家评议意见
撑起校本教研的一片蓝天
长铁一中:规范 提升 蜕变——做朴实坚韧的教育人
校本教研:研什么,怎么研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报告 ---网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