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媒界巨擘赫斯特家族:延续“疯狂”基因

    派翠西亚开始跟着共生解放军为非作歹。她被摄像头拍到参与了旧金山的一起银行抢劫案。监控录像带里,派翠西亚身形瘦削,黑衣黑发,手拿卡宾枪,心神不宁地环顾左右。1974年9月,她与其他共生解放军成员一起在旧金山被捕。随后,因参与银行抢劫案被判刑7年,但后来被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所特赦,仅服刑22个月。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赫斯特国际集团总部大楼。

  美国赫斯特家族是传媒界的巨擘。由这个家族拥有并管理的赫斯特国际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从集团创始人威廉·赫斯特开始,这个家族掌控下的传媒帝国就追逐着最耸人听闻的头条,最离奇曲折的故事,而家族成员们也演绎着与众不同的人生,有时比起头条新闻也毫不“逊色”。

  传媒帝国的缔造者

  1887年,当野心勃勃的威廉从父亲乔治手中接过《旧金山观察家报》,走向报业的第一步时,他已怀揣一个大目标——打造自己的出版帝国。当时没人看好他,包括他那个靠开采金矿和银矿发家的父亲。《旧金山观察家报》濒临倒闭,而威廉一直以来任性妄为的纨绔子弟做派,让人觉得办报不过是这个富家子消遣的新游戏。

  这种看法显然低估了威廉对这个新游戏的热衷度和他的商业天才。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威廉就曾担任学生刊物《讽刺文社》的编辑和商业经理,短时间内使该刊转亏为盈。后来,为学习和研究报业巨头普利策的办报方式,他到普利策旗下的《世界报》当见习记者。不过,那时候他心中的目标就不是要追随普利策,而是去摸清底细,有朝一日战胜普利策。

  入主《旧金山观察家报》后,威廉购买最先进的出版设备,网罗包括名作家马克 吐温在内的当红写手,并对报纸进行大胆的改革。在版面编排上,他以醒目的铅字体,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后来被同行竞相模仿的版式设计。这使报纸起死回生,几年内就控制了旧金山市场。

  初次试水的成功,让威廉决定向纽约进军。1895年,他以18万美元收购了纽约《晨报》(后更名为《纽约日报》),作为向普利策发起进攻的阵地。他将报纸的定价降为每份1美分,吸引大批读者。同时,通过提高广告费标准来补偿报纸发行的亏损。《纽约日报》的销量很快达到15万份,但仍低于《世界报》的34万份。

  1896年1月,威廉发起更猛烈的进攻。他以重金将《世界报》全体人员挖到《纽约日报》。一夜之间人去楼空,普利策惊呆了。他从《太阳报》挖来主编布勒斯本,重组编辑队伍。当《世界报》恢复元气后,威廉故技重施,又以高薪挖走了布勒斯本。

  《纽约日报》的冲击,迫使普利策不得不将《世界报》降价到每份1美分,同时提高广告收费来补贴亏损。但令人意外的是,《纽约日报》的销量丝毫未受影响,而《世界报》却遭到了广告商的联合抵制。几经挫败后,普利策终于决定采取退守的战术,不再和威廉正面交锋。

  在这场报界大战中,威廉能以新人之姿逼退报界前辈,并不是因为他更有办报天赋,而是因为他胆子更大,更疯狂。只要对发行有利,他什么都敢干。为了追求火爆的内容,他甚至“挑起”了一场战争。

  当时,古巴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要求独立的运动风起云涌。新兴的美国想借机染指古巴。威廉则希望美国和古巴早日开战,让他有更多“猛料”。1897年,古巴革命党人卡马奎被捕并被判处死刑。他16岁的女儿西施尼罗丝为营救父亲而“色诱”西班牙驻军司令官,失败被捕。威廉大做文章,将西施尼罗丝写成抗拒司令强暴的英雄。在舆论压力下,西班牙王室已打算特赦西施尼罗丝。威廉抢先一步,派记者将西施尼罗丝救回美国,继续炒作。这直接激怒了西班牙。后来,《纽约日报》还刊登了西班牙驻美大使丢失的信件,信中把美国总统说成是“软弱的、迎合暴民的、卑劣的政客”。当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缅因”号战舰被炸沉时,《纽约日报》立即指责此事与西班牙有关,煽动“复仇”。终于,在1898年4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向西班牙宣战的决议。美西战争期间,《纽约日报》销量直线上升,经常超过100万份。

  这一成功让威廉尝到炒作的甜头。1900年2月,肯塔基州州长贝格尔遇刺身亡。《纽约日报》为求轰动,将责任推到时任总统麦金莱身上。这一过火的报道引起读者反感。1901年9月,麦金莱也被刺杀,人们在凶手的口袋里发现一份《纽约日报》。这更引起外界对《纽约日报》报道手法的批评。此后,威廉收敛了不负责任的报道手法,并将《纽约日报》改名为《美国人报》,

  威廉一生都在寻求扩张他的传媒王国版图,最多时甚至拥有30份涵盖美国主要城市的全国性报纸。那时,每4个美国人就有一个是从威廉的报纸获取新闻的。虽然经历了经济衰退的冲击,1951年,当威廉病逝时,他仍然拥有18家报社、9种杂志、8个广播电台以及一家国际通讯社。

 赫斯特家族谱系。

  叛逆的富家千金

  威廉去世后,他的次子小威廉接管了家族业务。1955年,小威廉因对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成功采访而获得普利策奖。但后来,最出名的赫斯特家族成员却是威廉的孙女、小威廉的侄女派翠西亚。

  1954年,派翠西亚出生在旧金山,在希尔斯伯勒长大,她一直在女子学校就读,性情十分温和,热爱艺术,19岁之前的人生都是平静而恬淡的。尽管她的祖父十分富有,但是她的父亲兰道夫只是多名继承人之一,从未拥有过赫斯特集团的掌控权。因此,她的父母从不认为需要特别在意她的个人安全。但是意外却仍然发生了。

  1974年2月4日,派翠西亚在家附近被极端组织共生解放军绑架,随即被软禁在旧金山大学附近金门大街1827号的公寓里。共生解放军起初以她要挟赫斯特家族利用影响力释放两名被逮捕的该组织成员,在失败后,转而要求她父母分发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食品给加利福尼亚的穷人。派翠西亚的父亲兰道夫为救女儿,贷款200万美元,换取食物前往贫民区发放。在分发过程中还引发了哄抢状况,导致警察出面干预,出现了暴力和逮捕场景。但是,共生解放军仍然拒绝释放派翠西亚。

  绑架发生后,媒体围追堵截,在派翠西亚父母家门口安营扎寨。几乎所有的报纸和杂志都在问同样的问题:“派翠西亚在哪里?她还活着吗?”但是,当时唯一的线索只有她不时用电话声音平静地向父母报平安,带着富家千金特有的懒洋洋的声调,并不显得十分惊慌害怕。

  两个月后,事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一个录像带上,派翠西亚宣布加入共生解放军,与自己的家庭和阶级决裂,并已与该组织一成员坠入爱河。录像带一经公布,便引发轩然大波。随即,派翠西亚的面孔开始频繁出现在美国各类媒体上。而最有名的则是那张共生解放军的宣传单:派翠西亚头戴贝雷帽,手执卡宾枪,面容清瘦,神情坚毅,在她身后的是共生解放军的标志画面——盘踞的七头响尾蛇。这幅奇异的画面产生了独特的魅力,使派翠西亚成为一代叛逆青年的偶像。

  派翠西亚开始跟着共生解放军为非作歹。她被摄像头拍到参与了旧金山的一起银行抢劫案。监控录像带里,派翠西亚身形瘦削,黑衣黑发,手拿卡宾枪,心神不宁地环顾左右。1974年9月,她与其他共生解放军成员一起在旧金山被捕。随后,因参与银行抢劫案被判刑7年,但后来被美国总统吉米 卡特所特赦,仅服刑22个月。

  在派翠西亚1982年出版的传记《每一个秘密的事》里,她将共生解放军“战友”称为“疯子”。她嫁给了警官博纳 肖,生了两个孩子,两人的婚姻维持到博纳2013年去世。派翠西亚不甘寂寞,热心公益事业,关于她的最新新闻之一是,她的宠物狗在今年2月纽约的一场宠物选美上获奖。

 (左图)年轻时的派翠西亚。(右图)派翠西亚参与持枪抢劫银行的监控画面。

  帝国继续前行

  赫斯特家族现任掌门人是小威廉的儿子威廉三世,而赫斯特国际集团仍是这个家族掌控的私人企业。在威廉去世时,集团已经涉足其他传媒领域,但报业仍被看作集团的根基。在威廉三世手中,集团已从报业为主转向多元传媒领域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元传媒集团之一。

  赫斯特国际集团现在的主要业务涉及15家日报、38家周刊以及300多家杂志,覆盖18%美国家庭的29个地方电视台,有A+E、ESPN等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还有商业出版、电子商务、电视节目生产、报纸发行和房地产等综合性业务。这一转型帮助赫斯特家族度过报业出版的寒冬。而随着广告业的持续回升,家族投资的有线电视网络的成功,以及和苹果公司的深度合作,赫斯特家族的财富依然在不断增加。

  比起前辈们,威廉三世似乎更加循规蹈矩,但他血管里仍然流淌着赫斯特家族的血液。这从他兴建的赫斯特国际集团总部大楼就可以看出。1928年,总部大楼刚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建成,威廉就开始设想对这座建筑的进一步改造。但后来事业遭遇波折,威廉直至去世都未曾把计划付诸实施。威廉三世接班后,完成了祖父的心愿。2005年,全新的赫斯特国际集团总部大厦完工,保留了原有建筑的标志性混凝土方形底座,建在此上的42层建筑则被透明玻璃包裹,极具现代气息。外界评论,这座大厦就像是一个“跳出古怪小丑的玩具盒”,即使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也很难被忽视。还有人说,这仍然留存着的方形底座,象征着赫斯特家族依旧延续着威廉创下的基业,而脱颖而出的玻璃大厦,则象征着这个家族的“变身”。


(责编:董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给我一张图片、我给你一场战争”
赫斯特家族:奴役“感官世界”的传媒巨擘
舞笛丨“黄色”滥觞
赫氏古堡(HearstCastle城堡)
威廉·赫斯特 其人
肯尼迪家族“草坪强奸案”,李昌钰用一块手帕破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