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母亲写在六十岁的话
 作者:李玉蕊 摄影:菲朵
  这是一篇写在2009年的旧文,刊于第13期《心探索》。
  今天再次编辑发出是因为这是一篇少有的母亲的故事与分享,其中的情真意切令人动容。而令我好奇的是,一位已步入花甲的母亲,也是女儿的她,在六十年的人生经历中,对于母亲这个身份有怎样的体会与认知,她最珍视的时光是什么,有没有遗憾,她对一双儿女有怎样的感触与期待?
  时隔六年,文中的儿子与女儿都已步入婚姻,并为人父母,作者由母亲“升级”为忙碌而幸福奶奶和姥姥。
  我知道手机那一端的你,大部分都还年轻,我们更多地还在经历“孩子”的身份,现在,我们一起“穿越”到一个母亲的视角里,来看看一个母亲在时光乡愁中的悲与喜,牵挂与安慰
  2008年春节已过,我正坐在北京返回晋城的大巴上。远处有雾蒙蒙的山丘,庄稼地里一片枯黄,是北方冬季里典型的荒凉风景。这种往返的行程已持续了很多年。北京城就象一块大磁铁,无论我身处何方,无论我此时正在做着什么,这座城市让我思念,让我每个星期守在电话旁,让我奔向火车站、奔向长途汽车站,因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两块“宝石”在这里,他们是我的一切。当儿女双双在京工作定居后,每逢节假日我就去投奔他们。尤其在春节期间,对于已进入花甲之年的我来说,省去了探亲访友的诸多繁文缛节,将团聚、过节、度假集为一身又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种感觉是从外面来的,不记得是从哪一个瞬间开始,仿佛有一双重重的手压在我的肩头,当我渴望去追寻孩子们的时候,那双手试图阻止我的身体和意志。其实在我内心一直不愿意承认这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我依旧是一个母亲,孩子们还需要照顾,我这个母亲离“下岗退休”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我想坚守自己的位置。
  说来惭愧,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建树,事业无成,婚姻失败,孩子们的父亲已离家二十年,我曾经心力交瘁,失去了所有勇气和生活的主线,在绝望时自然将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孩子的身上,当我的梦破碎之后,就开始编织他们的梦。其实我也明白这是不妥当的,不应该让他们来帮助我完善自己的理想,更何况孩子们的路也并非那么尽如人意。作为一个母亲,我非但不能助他们一臂之力,尤为无颜的是反而给他们带来无限烦恼,我与他们父亲之间的情感纠葛使得两个孩子从记事起,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惑,令他们对婚姻和世俗的家庭生活产生了怀疑。好在我的孩子们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靠自己的本事有了立足之地。
  在京期间,最能够献爱心的就是为孩子们做饭,很遗憾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心灵手巧的母亲,几十年没有长进的厨艺实在是不足挂齿。于是,他们兄妹二人从小爱吃的“红烧带鱼”、“拔丝红薯”、“炖鸡腿”、“凉拌莲藕”又被端上了餐桌。还记得他们儿时的欢呼:“妈妈做的菜真好吃!”如今他们只是慢条斯理地嚼着这些食物,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我只好主动问:“好吃吗?”“能吃饱!”儿子调侃着逗我,紧接着又是鼓励和安慰。按理说晋人擅面食活儿,我也是会做“拉面”的,不过只会一根一跟地拉,吃饭的人多了心里就紧张,害怕供不应求。尽管如此,我还是每隔两天就把一大碗浇了肉沫、番茄、鸡蛋和香菜的拉面摆在他们面前,时间长了儿子终于面露难色:“妈,还是面啊?”女儿也低声嘟囔:“妈,我吃不下这么多,再这么吃下去,就得减肥了。”看看月历还不到一个月,我的厨艺已经江郎才尽,在他们还没有说“NO!NO!”之前,我正式宣布:“孩子们,不做饭了,我们下馆子去!”
  大巴向前奔跑着,跃过一片片干涸的麦田,去年冬天几乎没有降雪,全国大面积干旱,据说金融危机也卷席了全球。作为一个母亲,我的忧患意识挥之不去。
  我的儿子于197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半出世。当时医院有19个床位,只有我的孩子是个男孩儿,这是老天送的一份厚礼。初为人母的我看到他那么瘦弱,仅有5斤6量,连衣服都不敢给他换,生怕伤了他的小胳膊小腿儿。我的宝贝圆圆的脑袋,大眼睛,不爱哭。我拆掉了自己的旧毛裤,加了点红毛线给他织了一身小毛衣。在此之前我从没有过这样的本领,我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做到的。1993年8月31日,我的儿子启程去了北京读书,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考入了中国最优秀的美术院校。儿子大学毕业之后留京自谋生路,没有家人的资助,也没有任何社会背景,他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打下了一片天地。身边的朋友们都说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师,公司里的员工也对他赞赏有加,看来并不是我作母亲的偏袒儿子。
  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每月公司和家庭的诸多开支令我不禁为他担忧。儿子在京十几年,可能只有在上学的时候坐过公交车,工作后所赚的钱有很大一部分变成了上班打车的出租费。买了车以后更是以车代步,哪怕只是去对街的超级市场买一瓶酱油。儿子上午十点从电梯直奔地下车库,深夜又从车库回到住所,小区内的庭水楼阁、鲜花草地、甚至是健身会所从来都不曾光顾,但是每月近千元的物业费倒是从来不曾免过。作为母亲,我希望孩子学会开源节流的生活方式,可儿子认为钱是挣回来的,不是攒出来的,然而在我看来,攒下的就是挣出来的。
  如今儿子有了一个女朋友,现在两人相处的还不错。今年春节第一次与这女孩儿短兵相接式的接触,也算是模拟了一把“婆媳过招”吧。我跟自己说:“别摆出教书匠的破架子,别使用说教式的口吻,一定要视她为自己的女儿对待。”这女孩儿声声阿姨不绝于耳,试想有一天声声“妈妈”不绝于耳的时候,我倒是真觉着又多了一个女儿。这女孩儿很懂事也有眼色,每天饭后去洗碗,也会帮我做饭,打扫房间卫生,我很喜欢她。儿子有点紧张,不时过来照顾妈妈又不时去呵护他的女友,这一家子看上去倒也其乐融融。有一次女孩儿和我闲聊:“阿姨,将来你买一套离我们近一点儿的房子,这样就不用总是在两个城市间走来走去,那多好啊!”孩子的话虽然无意,但我心性敏感,明白日后不希望同居的意念。作为一个老人,我完全能够理解孩子的心境,换了是我也会有同样的想法。但是我笑了笑没有回应,一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钞票在京置房,二是因为日后或许有意外情况,不得不共居。
  目前这个家里最大的事情,恐怕就是孩子们的婚姻问题了。我们家的人或多或少与众不同,有些特例独行的气质。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悲哀所在,虽也值得孤芳自赏但是叛经离道总会给自己找不少麻烦。到了六十岁的年龄,我已成为真真正正的老妇人,每每接到别人家的喜帖,总是禁不住触景生情,看到别人家生了小孩子也不由自主地迎上去。这种情绪的反应当然还是对儿女的关爱。儿子已过而立之年,应该考虑步入婚姻殿堂了。人们对婚姻模式的生活有诸多责难和非议,到底它是“地狱”还是“天堂”?但既然世俗的人们仍旧前仆后继地奔向这个殿堂,就充分说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我希望儿子能够学会接受生活中的分歧、争吵、妥协,做一个有智慧的大男人。很多成功人士都会把家庭、婚姻、儿女放在生命的首位,因为这才是人生的真实所在。至于我,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无端端介入孩子们的生活。从八十年代末期至今,我已独居了将近二十年,这样的日子虽说有时会感到孤单,但也自由闲逸,我倒是真得颇为享受这样的生活。
  大巴继续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掏出数码相机,翻看着春节和女儿去云南旅行时拍的照片。六十岁的老妇人在野花间手舞足蹈,我竟然是那么快乐而忘形。
  我这个女孩儿不属于大多数,她在三十年前的五月之夜呱呱坠地,相比之前有了儿子更令我感到欣喜,因为我儿女双全了。小女先前丑丑的样子,全然没有女孩家可人的样子,不过因为胖乎乎的倒是显得很可爱。上了学之后,老师们都很宠她,宠到数学只考了四十分,老师们还是围着她乐,以至于后来我这女孩儿对数字的概念几乎为零,为此我没少做过恶梦,梦里常常是交白卷的恐慌。但是她父亲说:“她生来就是那个样子,不喜欢就不要逼她了。” 我也只好不再空焦虑,然而内心依旧沉甸甸的,自己做了一辈子人民教师,但是却生了一个笨女孩儿。更为惊人的是,她的个性也表现的绝不一般,自作主张、自由择校、离家出走、甚至早恋,以至于最后我终于乱了方寸。1993年3月28日,女儿执意要换间学校,等她来通知我的时候,已经是拿着另一间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她是来通知我的,没办法阻拦。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她要这样,我承认自己管不了她,只希望她精明些,运气好些。女儿住校了,从此后开始了独自在外的生活。她临走时回过头来对我摆摆手:“妈,找个男朋友吧,别每天自己待着!”
  周末回家,除了给她买食物,我也想不出别的方式来表达我的爱。知道她爱吃枣子,竟然一下子买了十斤,结果全部烂掉。我的女儿过早脱离了家庭,过早学会了在外面独立生活。我明白在她内心深处其实对家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她只是需要更多更多的爱,她以为那些爱散落在外面的世界里。
  没有想到的是,几年以后事情发生了变化,我发现她默默地在绘画、摄影、写作等方面显露出了特殊的天份。对于外部世界的人事从来不太在意,反倒是终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想她将来或许能成为一个三毛式的才女也不一定。目前她在北京某杂志社担任摄影总监一职,在那个人材济济的大都市里,我的女孩儿毫不逊色。
  女儿每逢春节只与我们共度到大年初二,接着就飞往别地旅行。她不象哥哥喜爱城市生活,总是喜欢到处跑。女儿拍回来的照片每景每物都显现着大自然的生动不朽、落花无言、草木生情,而人物大多是些不作任何粉饰的孩子、老人或者山民,我禁不住对这些美景心怀向往,也对女儿的旅行方式感到好奇。于是,2008年春节,女儿带我去了云南大理。
  出发之前,女儿对我说:“妈,咱们是去休息,可不是去旅游。”
  客栈主人是女儿的好朋友,一进门就看到房间里摆着大捧的山茶花和各种水果。房间是两人住的木质小阁楼,幽静舒适,站在阳台上看得到大理古城的全景。楼下是主人家自己打理的小花园,种了丁香、曼陀罗、紫葳、石榴,石墙上爬满了红杜鹃,池塘里养着荷花和鱼,看得出这主人家是爱美之人。
  一觉醒来已经听到窗外有小鸟鸣叫,想起身又怕惊扰了女儿,要时刻铭记“度假”二字。清亮的阳光透过麻质窗帘洒在房间里,女儿翻了个身睁开眼睛,但是仍旧赖在床上。我穿上衣服赶紧去享受这里的第一个清晨。站在平台上四处张望,远处的洱海仿佛一条玉带闪闪发光,苍山上笼罩着浓雾,与我近在咫尺。几只彩色的小鸟在房檐上蹦来蹦去,我急忙用相机对准它们,一时间小生灵全都飞了。“妈,你把人家全吓跑啦!”女儿洗完澡,端了两杯咖啡出来。我们坐在藤椅上享受着慷慨阳光,想来遥远的北方还在冰天雪地之中,此时是大年初一的上午,我忽然想起临走前忘记提醒儿子,冰箱里有包好的饺子,或许该打个电话给他。一个小时后我站起身来,还没等来得及说话,女儿就说:“不耐烦了吧?”她能猜透我的心思。是啊,此行花费数千大圆,尽管阳光很好也不能晒个没完,所有的山川水域,阳光雨露都不是免费的。“好吧,穿衣逛街!”女儿发出指令。
  一连几天,我们都无目的的闲逛,有时穿过田野去洱海边看风景,有时候去古城水库的草坡上晒太阳。或者在街边小店喝咖啡、看过往的行人。我跟着女儿去和她的朋友们约会、穿她买给我的衣服、吃她点给我的菜。角色调换了,我变成了小孩儿,女儿成了我的大人。
  在记忆里,在潜意识里,女儿的音容依旧停留在往昔。那么娇憨稚嫩,她幼年跌爬摇晃的小身影,她那哭笑无常的倔强劲儿,她儿时伊伊求抱的憨态永系我心。然而不再有往昔,今天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个长发飘飘的成熟女人,她有着属于自己独立的思维体系,她的个性坚韧、沉静,再也不需要母亲的庇护。她闭上眼睛晒太阳的姿态令我感到距离,这些年她从来不会和我谈起关于她感情的事情,也从来不会有任何疑问,仿佛她生下来就直接长大了。那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我永远也无法得知。
  女儿平时爱写作,字里行间无不表达着她的人生态度:自由、随性、不循规蹈矩、追求视觉美的细微感受,似有不食人间烟火、而吸风饮露的灵魂追求。我是一个母亲,和世界上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希望孩子们过上安稳无忧的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异常现实的时代里,我又禁不住为她的“通达”感到忧心忡忡,在“而立之年”就已经“不惑知天命”了,也许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可惜我所走过的路并没有什么值得女儿效仿崇拜之处,那些琐碎陈旧的记忆碎片只会令她感到不解甚至不齿。在多年以前就证明了,她是铁了心的要走自己的路。
  欢乐和爱,我已体验过这种感情。当一个婴儿从身体里出来,当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我躺在床上,让疼痛的身体休息。婴儿被洗干净,也在休息。房间里出现了奇妙的平静,一定有什么东西降临过了。没错,仅仅就是那几个小时,极其短暂的相遇是母亲和孩子生命相交集的地方,这次会面注定是生命开始与结束的证明。
  曾几何时,我的事业就是我的孩子,没有什么花能与我孩子的笑脸比美,没有哪首乐章能比我孩子的笑声动听。而今天,两个孩子已离开我数年,四口聚首的盛宴早已不在。我们三个人,常常是电话传情,长话短说。除了电话里说几句关心的话,我不曾有稀罕之物给孩子们,倒是他们时时有物给我,这两个孩子是我婚姻生活中所获得最辉煌的、无可替代的财富。我希望他们拥有自己的事业、爱好、情趣,希望他们获得真正的爱情,建立一个稳定的婚姻,更希望他们终有一天分别拥有自己的孩子,这恐怕是天底下所有母亲对儿女的期盼和祝福,我不能,也无法,更不想免俗。
  巴士经过六个小时的行程,终于抵达目的地。我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一辈子,这里有我的家园,有我的朋友,还有一个老母亲在等我。“我”、“我的孩子”、“我的母亲”,这是一个奇妙的人生轮回。孩子的世界越来越远,母亲则如同一枚螺丝越拧越紧,而我则被夹在中间。在描写这些事情的时候,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就坐在身边,因此我的注意力总是无法特别集中。我必须照顾她,给她食物、给她水、对她的絮叨给予回应。可喜的是她既无老年痴呆症,也无瘫痪,甚至很少生病,除了那不是疾病的可怕疾病——严重的衰老。与年迈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时,我又恢复了被遗忘的行为举止,也就是抚养孩子时的举止。母亲是一个布满皱纹的婴儿,她成了我的孩子,我必须把她从之前的指挥者角色中解脱出来,然后代替她,为她掌管一切。母亲不时过来和我说几句话,贴得我很近,虽然我已年过六十,但她依然呼唤我的乳名“秀”,但她已不能给我任何力量。
  我是母亲,有两个孩子。我是女儿,有年迈的母亲。当我看着母亲的脸时,能想像到孩子在看我的时候看见了什么,仿佛是一面镜子,这种身份的互换令我更清楚自己的处境,也更加理解我的孩子。有时候在恍恍惚惚间竟然也会觉得,我成了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孩子。这所有的一切令我感动,生命的乡愁里有悲也有喜。
  我的龙,我的凤,你们是我生命中最辉煌、最无可替代的财富,你们是婚姻赋予我的成功之处,所以我不能完全否定我的婚姻。祝福你们走好自己的路,珍惜生命中美好的事情,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不要去恨别人,因为怨恨会给人带来更大的伤害。要爱,要完全敞开心扉地去爱人,但是不能依赖爱,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们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人。孩子们,我梦见你们在大海蓝天处,想去追赶,但是路太遥远。
  2009年3月10日 凌晨于山西太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十岁母亲对离婚女儿的忠告:这两条路你千万别走
女孩为什么我建议你不要早结婚 看完这个就全懂了
怎么就是说不听?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别人
前半生演绎童话,后半生陷在了茜茜公主的命运中。永远的茜茜公主-罗密·施耐德
为什么都想要个女儿?或许看了这组照片就知道答案了
《囧妈》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