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代夹缝中的魏源|文艺犯·锐见

1、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六月的一个夜晚,漆黑的天空暴雨如注,电闪雷鸣。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家简陋的小客栈里,一盏昏灯之下,两位青衣长袍满面沧桑的男子抵足而坐,倾心长谈。此时已是子夜时分,整个大清朝陷入沉沉的酣睡之中。唯有这盏随风摇曳的烛光,如同天地间醒着的一颗心,顽强地闪烁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


这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夜晚,却又是一次极不平凡的会见。这个夜晚将深刻地影响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47岁的魏源,在这里迎候56岁的老友林则徐。当魏源得知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伊犁充军,将要路经京口,他立即赶来此地迎候。


此刻,两位相知多年的老友相见,心中都翻江倒海,感慨万千,有太多的话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魏源写诗形容当时的心情是:“聚散凭今夕,欢愁并一身”,今日相聚,也许就是永别,怎不令人百感交集,欢愁并生。可是一想到河山待俘,家国多难,“万感苍茫日,相逢一语无”,两人又深深地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



2、


林则徐此时正经历人生最为痛苦难熬的阶段。他满面憔悴,身心俱疲。


就在一年前,林则徐在虎门点燃的销烟烈火,一洗国耻,震惊世界。正当天朝上下大快人心、欢欣鼓舞之际,形势却急转直下,迅速逆转。不甘失败的英国政府悍然发动了对华战争。


大清军队的失败令人猝不及防,触目惊心。184117日,英军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军死伤700余人,如此巨大的伤亡换来的是,英军受伤38人,无一人死亡。


223日,英国继续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众血战,拼死抵抗,将士用命,血洒疆场,仍不免毁灭性的失败。关天培英勇殉职,清军250人战死,另有1000余人成了俘虏。而英军却几乎没受什么损失,只有5人受了点轻伤,就将虎门炮台轻松收入囊中。


524日,英军对广州发起全面进攻,清军士兵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纷纷恐惧溃逃,广州要地全失,秩序大乱,靖逆将军奕山竖起白旗求和,签订《广州和约》,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


在前所未见的强大敌人面前,道光帝害怕了。他将战争的失败归咎于林则徐“轻启边衅”,“别生事端,误国病民”,在英国人的压力下将其全面革职,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3、



作为引发这场战争的当事人,林则徐感到个人荣辱尚在其次,而令他痛心疾首、寝食难安的是,战争还在继续,那些忠勇的大清将士还在流淌鲜血。这鲜血如果不能换来胜利,那么可否换来哪怕一丝血的教训?大清如果不幡然变计,亡羊补牢,必将品尝更多战败的苦果,接受更多屈辱的城下之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深入研究西洋,多方了解夷情,已如箭在弦上,刻不容缓。林则徐本来计划编撰一部关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大书,为中国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户。但如今被革职流放,生死难料,前路茫茫,已无法亲自完成这一任务。林则徐决心寻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这个人就是他深为信任的老友魏源。


两人秉烛夜谈,通宵达旦。痛定思痛,他们一致认为,此次战争连连丧师失地,皆源于中国对西洋,尤其是对英国了解得太少,盲人瞎马,焉能不败?如要扭转败局,就必须抓紧搜集西人资料,尽快写出一部准确介绍西方世界的书来激励朝廷,唤醒民众,放眼世界,救亡图存。


这个晚上,林则徐作出了一个重大的举动:将自己在广州主持翻译的《四洲志》一书手稿和其他资料,全部交给魏源,郑重嘱托他进一步广泛搜集资料,编撰一部更为详尽可靠的西方史地全书,以助有识之士了解“夷情”,制订抗敌御侮良策。


面对挚友的这份重托,魏源的心中五味杂陈,感触万千。回想与林则徐的相识之初,还是1814年进京求学之时。那时的魏源,只是一个年仅20岁的年轻人,而林则徐已身居江苏巡抚的高位。魏源的父亲魏邦鲁曾在林则徐的手下做过小官,因廉洁奉公深受林则徐的器重。


如果按辈分算,林则徐是魏源的前辈尊长。但林则徐却从不以长者自居,相反他非常敬重魏源这位“忘年之交”的才学本领,欣赏他经世救国的抱负志向。在江苏巡抚任上,林则徐经常请魏源协助自己处理公务,彼此往来频繁,对他依赖有加。


林则徐没有看错这位年轻的后生。魏源后来的作为,可以说当得起“文章经济”这四个大字。他绝不是一个只知闭门造车的书生,而是一位坐而能言、起而能行的思想家、实践家。鸦片战争爆发以前,魏源就已兼具远见卓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海运代漕,整治盐政,是道光年间实施的两项惠国利民的善政,由江苏巡抚陶澍、布政使贺长龄主持完成,而在背后实际操作的则是魏源。贺、陶两人均与魏源相知极深,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给予他充分的信任。


4、



魏源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情,也为了实践他所倡导的经世理念,四处奔走,不避风雨,在这两项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政务中大展拳脚,为改善清王朝的国计民生做出了很大贡献。


为了彻底弄清漕运存在的弊端,魏源在大运河做了长期深入的调查,写出了详实可靠的报告,本着国便、民便、商便、官便、河便、漕便的原则,提出了以商船行海道运粮的办法。为了盐政的顺利推行,魏源不仅精心设计了票盐法,还以幕僚的身份带头示范经营票盐,不仅有效地带动了新法的推行,自己还赚了一笔银子,用这笔钱在扬州兴建了一处园林,这就是闻名一时的“絜园”。


夫人严氏担心会招人非议,魏源却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所得,钱赚得清清楚楚,花得也正大光明,何惧他人之言?


正是这些纷繁复杂的实际工作,让魏源深入洞悉清代社会的黑暗和弊病,将他磨炼成为一名成熟的思想家。魏源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成就,赢得时人高度赞誉,有人称他为“无双国士长沙子,孕育汉魏真经神”。


如今,身处逆境的林则徐,把撰写这部断代奇书的任务托付给魏源,足见对他的高度信任。这是两人金石情谊的见证,更是一份英雄相惜的默契。这让魏源的内心,充满无尽感动。尽管蒙受这样沉重的不白之冤,林公依然惦念着大清的社稷安危,毅然将凝聚他半生心血的研究成果托付给自己,这种大公无私的襟怀抱负,和天高海深的友情信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熟读史书的魏源,想起了北宋名臣王安石的遭遇。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雷厉风行推行变法,不料招致朝野一片激愤的诟骂攻击之声,无数人谴责他“变乱天下”,居心险恶。面对举国上下来势汹汹的攻击,王安石不得不辞官罢相,返归故里。


就是在魏源和林则徐重逢的京口,王安石怀着惆怅寂寞的心情,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难忘的夜晚,魏源站在京口的月光下,不禁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含冤被贬、发配新疆的林则徐,与王安石当年的境遇何其相似?


5、



魏源与林则徐就这样匆匆一见,在京口洒泪而别。不料这竟是两位挚友有生之年的最后一面。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形势随之发生急剧变化。半年之后,英国侵略者的兵船就开进了魏源和林则徐相会的京口。回扬州不久,魏源相继听到定海、镇海、宁波失陷的消息。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等清军将领悲壮殉国,所率五千精兵全军覆没。钦差大臣裕谦含恨投水自杀。扬威将军奕经率军反攻,以全军溃败而告终。道光帝愈加胆战心惊,游移不定之下,又重新起用被革职的伊里布,随钦差大臣耆英再赴浙江与英军议和。


遥望东南烽火,魏源终夜难寐。面对千疮百孔的破碎山河,他既痛恨朝廷的腐败无能,更为自己空怀抱负而愤懑难耐。


魏源对于烟毒之害,一直刻骨铭心。早在1831年写的《江南吟》一诗中,他就深刻地揭露了鸦片的严重危害,指出如不实行严禁,大清将出现海疆失守,财富耗竭的严重局面。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东临浙海,毅然从军。这年10月,一名叫安突德的英国炮兵上尉在浙江定海附近测绘地图时,被当地群众抓获。魏源闻讯,立即赶往宁波知府衙门,亲自参加对安突德的审讯。他深知这次与英国人面对面打交道的机会非常不易,尽量详细地记录下安突德的供词,从中筛选发掘有价值的情报。


1841年,魏源结合安突德的供词,参考其它书籍,写出《英吉利小记》一文。这篇文章虽然只有2300多字,但内容涉及英国的地理概况、物产税收、军队建制、礼仪婚俗以及当时英国女王的有关情况,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充分显示出魏源对于西方世界的重视,也是他后来致力于西学研究的先声。


在抗击英军的一线军营,魏源耳闻目睹的,都是清军兵骄将堕、文恬武嘻的黑暗内幕,也深刻理解了昏聩腐朽的清政府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他在许多诗篇中,抒发了自己对国事的忧愤失望,更痛心于清廷用人不当、闭目塞听,导致战争节节失利。


18413月,魏源在林则徐推荐下,入署理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裕谦幕下。接下来关于定海的防守,清军将领们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坚守定海,而魏源认为,定海孤悬海中,难以固守,不如把兵力集中到浙江海岸上的城市,加强镇海、宁波等地的防务,诱敌深入内河加以围歼。魏源虽然多次据理力争,但意见完全不被裕谦采纳。8月,英军进攻定海,定海很快沦于敌手。魏源这才发现,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毫无用武之地。


6、



深感自己人微言轻的魏源,决意愤而辞归。走在回家的路上,魏源心中很不平静。他写诗感慨道,前方炮火连天,自己却临阵脱逃,实在有违先前报国的初衷。可回想短短的从军经历,眼看英军狡猾至极,反复无常,而清军将领们却不悉敌情,一味胡乱指挥。朝廷和战不定,左右摇摆,主政者昏庸误国,失败明显已无可挽回。去留彷徨之际,魏源深感凭借一己之力难以回天,不如回家去拿起笔来,发愤著述,从事另一种战斗。


面对前方依然接连传来的败绩,悲愤填膺的魏源开始苦苦追问:为什么一个“天朝大国”竟败给了一个人数不多、远道而来的英国侵略者?这样的战争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如今“款夷”(即签订和约)之后又该怎么办?


扬州絜园,魏源闭门谢客。他怀着“奋之夺之”的强烈情绪,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着手整理扩展林则徐交给他的文稿以及图文资料,开始前无古人的创作之路。


道光二十二年(1842),魏源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在林则徐所辑《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完成了《海国图志》五十卷本。死水微澜的天朝,如同投入一块激浪扬波的巨石。这部石破天惊的划时代著作,标志着尘封千年的铁屋中,终于发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声强劲呐喊。


海国图志》是鸦片战后中国人自主编撰的一部最详细的世界史参考书。它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和民俗文化。魏源在该书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翻开序言,在一个醒目的位置,魏源百感交集地注明此书的写作完成于道光二十二年“夷艘出江甫逾三月”。也就是说,这部书是在耻辱的《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外国侵略者的战舰刚刚才撤离长江三个月时写完的。可见魏源是怀着一番何等强烈的洗雪国耻、御侮图强的心情,编著完成了《海国图志》。


其时,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战争失败的创伤刻骨铭心。面对空前强大的陌生敌人,魏源认真研究分析中英两国在经济、军事上存在的一系列差距,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鲜见解。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震聋发聩的口号,从此成为一个伤痕累累的民族为之奋斗的精神号角,成为一道照亮人心世道的启明星,升起在暗夜沉沉的神州上空。当整个清朝被打得茫然不知所措之际,作为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思想精英,魏源挺身而出,冲破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提出“师夷长技”的明智对策,可谓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7、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魏源的观点已不新鲜,甚至大有可商榷之处。但在那个国际风潮雷动、国运江河日下的时代,大清满朝士大夫阶层充斥着媚夷、艳夷、鄙夷、仇夷的复杂情绪,唯独没有人敢于想到“师夷长技”。从皇帝大臣到普通百姓,天朝对外来文化不屑一顾,对西方的“奇技淫巧”更嗤之以鼻。


在当时的传说中,人们坚定地认为,以牛奶为饮食的红毛巨鼻的西洋人,肯定有犬羊的本质:英国王位竟由女儿继承,简直是无父无君的蛮夷之邦;法国国王长发披肩,据说还煮食儿童,显然是女扮男装的活妖精;俄国女皇就更不知廉耻了,经常更换情夫,还将他们随时杀头……谁要让泱泱天朝去向这些低劣民族学习,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直到鸦片战争的警报已经响起,面对明显处于绝对优势的西方科技,大清朝“重道轻艺”的儒家传统并未受到根本触动,士大夫依然在寻章摘句中讨生活。乾隆朝的纪晓岚可谓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可他在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时,对于世界有五大洲这样的常识,居然表示怀疑。其他抱残守缺的士大夫,其思想水平就更可想而知了。


针对顽固派坚持把西方先进科技视为“奇技淫巧”的无知,魏源针锋相对地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必须认真学习引进。为此,他提出一套具体方案,不但包括了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而且提出了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的主张。这样“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逐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从而达到“制夷”之目的。


魏源的论点是火炬,更是刀子,它划破了士大夫阶层无知的虚荣心。《海国图志》的出版,很快引起巨大的争议。除了那些坐井观天、顽固守旧的官僚士子群起而攻之,连以思想开明著称的著名学者梁廷枏,也对魏源“师夷长技”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梁廷枏一直留心时务,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他应邀入幕,协助禁烟,深得林则徐的信任。他还刊行了中国人修撰的美国通志《合省国说》,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颇感兴趣。但就是这样一位开明的官员,却认为“师夷长技”是“失体孰甚”,堂堂大清朝怎能屈尊俯就蕞尔小夷,简直太有失体统了。他振振有辞地说,火炮、舟船甚至算学都是出自中国,何必舍近求远去向西夷学习?


真正领会了《海国图志》精髓所在,并由衷抱以赞赏之情的,只有魏源的一小部分朋友,如姚莹、陈澧、冯桂芬等人。友人陈澧读后深有感慨地说,魏源此书以振国威、安边境为己任,编录周详、议论激切,可谓奇书。


8、



然而这样一部有用的奇书,在蒙昧无知的清朝统治者那里,却如一堆废纸。《海国图志》被束之高阁,受尽冷遇。清廷高层丝毫没有记取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一味苟且偷安,不思改弦更张。


魏源去世后的咸丰八年(1858年),兵部左侍郎王茂荫奏请咸丰皇帝,将《海国图志》五十卷本刊刻重印,以便使人“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之可御”。谁知沉缅于酒色的咸丰帝对此毫无兴趣,王茂荫的奏折如泥牛入海。


在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眼里,此书则为洪水猛兽。他们认为中国“政教礼仪超乎于万国之上”,无法容忍魏源对西方“蛮夷”的“赞美”。更有甚者,主张将这本“大逆不道”的书籍付之一炬,以免遗祸大清。最终,《海国图志》仅仅在国内勉强印了千册左右,销声匿迹。


1851年,日本长崎港。一艘中国商船驶入港口,在检查违禁物品时,日本海关官员从这艘船上翻出三部《海国图志》。仔细翻阅之后,日本人顿时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在他们看来,这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书,简直就是天照大神送给日本的最好礼物!


《海国图志》犹如一面神奇的魔镜,照亮了同样闭关锁国的日本。此书很快引起朝野人士的高度重视,甚至被全日本推崇为“海防宝鉴”、“天下武夫必读之书”。他们认为,该书对于日本了解世界各国情况,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海防建设,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海国图志》在日本很快供不应求,价格大涨,政界人士竞相阅读,成为明治维新时期的启蒙教材。


短短三年间,这本书在日本出版的各种翻译版本达到二十一种之多。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吉田松阴、高杉晋作等幕末志士,都从书中获益匪浅。维新志士横井小楠,在读《海国图志》时常常忘记了吃饭。思想家佐久间象山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如闻洪钟大吕,绝世之音,不禁拍案叫道:“呜呼!吾与魏源真可谓海外同志矣!


海国图志》为明治维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主导改革的领导层融汇贯通地总结出日本发展之路必须是“东洋道德与西洋技术的结合”,加速推动日本走上开国自强之路。


半个世纪后,梁启超评价说,日本维新派前辈“皆为此书(《海国图志》)所刺激,间接以演尊夷维新之活剧”,最终完成了改革图新大业。


另一边厢,1862年,《海国图志》在大清早已绝版,无人问津,被彻底埋入时代的风尘之中。得知此消息,连日本人也不禁大发感慨。日本著名学者盐谷世弘说:“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之用,而反被琛于他邦,吾不独为默深悲焉,而并为清主悲之。”


正如这位日本学者感叹的一样,对于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来说,书如其人,人竟类书,好像是一对苦命相连的双胞胎。魏源的命运和《海国图志》一样受尽蹉跎,最终湮灭于虚空无奈的悲剧宿命。


9、



咸丰六年(1856年)深秋的一天,秋风萧瑟,草木凋零。杭州西湖附近南屏山的青石小道上,走来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他,就是半生飘荡、忧患余生的魏源。


此时,大清国的半壁江山炮声隆隆。太平军已经攻陷南京,洪秀全的几路人马正在南方与清军激战。广州军民因拒绝英国人入城,英国军舰再次攻城掠地,蹂躏神州。大清帝国内外交困,风雨飘摇。


两年前,朝廷有人保奏魏源继续复职做官,但魏源对这个纷乱的世道已了无兴趣,心灰意冷,对这个腐朽的王朝再也不抱任何振兴的希望。他自称“世乱多故,无心仕宦”,决心遁入空门,潜心研究佛学,整理生平著述。


在杭州南屏山一座古庙里,主持僧为他安排了一间干净的房舍住了下来。他整日危坐如山,在一片木鱼念经声中静坐参禅,拒见任何来客,甚至亲属学生前来看望,也只是应付三言两语,便寂然无话,完全生活在一个忘我的极乐世界里。


魏源深信每天口诵七万次佛名,即可死后达到极乐世界。他还坚持认为,自己的出世向佛不是为一己之私,而与他从前尊崇的经世致用之道的目标一致,殊途同归。他把现在的劝人信佛和过去投身的社会改革看成是一回事,都是救人苦难、普救众生的最佳途径。


对于一位在那个时代学贯中西、放眼世界的启蒙大师来说,这真是一大历史的反讽和悲剧。晚年的魏源为何在人生道路上急速转弯,在笃信佛教的道路上愈走愈远,留下了种种让人猜测的谜题。


“远岸青山欲上船,江空月落舟茫然。”从魏源所写的这两句诗中,也许能窥见一些答案。魏源的一生,和他所著的《海国图志》一样,在时代的夹缝中左冲右突,最终却无法找到一条精神出路。他的人生命运,充满不可思议的强烈反差和奇妙悖论:他出生在丘陵,却能放眼天下;他少年得志,却终老于科场;他满腹经纶,却不容于当世;他学贯中西,却皈依于佛门……魏源一生的经历,似乎全部成为他为之奋斗的社会图景的反面教材。


他的命运与时代的氛围密切相关,而那个封闭落伍的时代,也不可能为他提供真正的用武之地。这是魏源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魏源故居这两扇陈黄色的木门,透着历史深处太多的风雨。略显冷清的厅堂中,悬挂着好友龚自珍所赠的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这是对魏源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魏源字默深,15岁就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是家乡久负盛名的才子,当地读书人甚至流传“记不清,问默深;记不全,问魏源”的说法。可有神童之誉的魏源,后来在科举考试中竟然屡战屡败,甚至只好花钱买了个内阁中书的闲职小官。而为博取功名,魏源折腾浪费了大半生的美好时光。


10、



1835年春,已经42岁的魏源第五次进京参加会试,又一次名落孙山。三十余年的科场蹉跎,使魏源感到欲哭无泪,彻底绝望。魏源决定退出科场,专心著述。可随后不久爆发的鸦片战争使民生凋敝,生计艰难,魏源家中人口众多,费用甚巨,再加之所撰写的书籍要自费刊印,生活更加困顿。为了谋取一官半职,养家糊口,魏源不得不以半百之身,再次含羞忍辱地走向他彻骨痛恨的科场。


那种在考场上“负凳提篮浑似丐,过堂唱号直如囚”的滋味,对于魏源来说就是侵夺最后一丝尊严的精神折磨。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形容自己的心情:“中年老女,再作新妇。世事逼人至此,奈何?”读罢令人泪下心酸。1844年春,51岁的魏源第六次参加会试,终于高中第十九名,考官对他的文章极为欣赏,赞其“劲扫千军,倒倾三峡。”不料,主考吹毛求疵,指责试卷字迹模糊,魏源被罚停止殿试一年。


要知道,魏源20多岁时求学京城,其诗文便广受赞誉,跻身名士之列。此时更有《皇朝经世文编》《圣武记》《海国图志》等扛鼎之作刊行于世,使其名闻朝野,万众仰望,被陶澍、贺长龄、林则徐等封疆大吏另眼相看,奉为上宾,受邀参与军机要务。如今却被僵化可笑的八股文折磨到这个地步,魏源的切肤之痛,可以想见。

 

好在后来52岁的魏源到京补行殿试,终于在两鬓斑白之年,勉强中了个第三甲极为靠后的名次,赐同进士出身,以知州分发江苏叙用。好友邓显鹤来信,深为魏源无缘入翰林、做高官而遗憾。魏源则十分旷达地说,今日朝中许多高官整日以蝇头小楷、俳体八韵为报国之能事,我若与之同流,情何以堪?不如踏踏实实到基层做个州县小官,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年过半百才踏入仕途的魏源,不但未得到上天的眷顾,却在短短五年的仕途中,历经坎坷,备尝艰辛。


1844年,魏源被任命为江苏省东台县知县。东台是个地瘠民贫的小县,朝廷规定的漕粮征收非常困难,历任知县欠下了一大笔未完成的定额。前任知县葛起元就是因为征收漕粮激起民变,才被迫调走。可偏偏魏源一上任就赶上赋税清查,历任的亏空全都倒霉地落到魏源一人头上,结果被迫赔补四千两银子。


魏源在东台兢兢业业当了半年知县,不仅没领到半文薪俸,反而贴尽老本,使原本“万分告匮”的家境顿时滑向“指日悬磬”的绝境,赔得连锅也快揭不开了。清高的魏源也不得不四处挪借,以致于多年以后,家人都还在为他偿还这笔冤枉债。


不久,魏源因为母亲去世回家丁忧守制三年。1849年,他再次出任兴化县令。这虽又是一趟苦差,但魏源却在这里小试牛刀,留下了“淮扬保障”、“淮扬名宦”的美名。


兴化县地势低洼,最易雨涝成灾,仿佛是一口大锅的锅底。遇上水情紧急,河督有权下令开坝,把洪水分泄入“锅”,以防长堤决口。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河督经常不顾老百姓刚刚长熟的稻谷,只管一意泄洪放水。


魏源上任之时,正值夏雨连绵,湖水猛涨。河督催促着要启坝放洪,情势紧迫。此时稻穗新熟,民众得知消息,群情激愤,要与河督拼命。魏源体谅民生艰辛,力主不到最后关头不可轻易启坝。他直奔大堤组织百姓筑护河堤,并一再阻止河督启坝。


他担心自己位卑言轻,不能与河督抗衡,便星夜奔赴总督陆建瀛处,击鼓撞钟,请求陆建瀛亲自去坐镇抗洪,河督这才未敢轻举妄动。魏源自己则在风雨中奔走呼号,指挥七县农民挑土护堤。


不料很快西风大作,倾盆暴雨连下两昼夜,眼看湖堤就要溃决,河督决定必须启坝。万亩良田眼看就要被淹,魏源顶风冒雨,伏堤痛哭,愿以身家性命为民请命,发誓谁要启坝就先让洪水把他冲走。从早晨一直到下午,伏在堤上不肯起来的魏源,多次被巨浪卷起,几度差点丧命。民众感奋不已,竟有五万余人跟着他一起抗洪护堤。


直到傍晚,暴风雨方才停息。因受风雨洪水激打浸泡,魏源双眼赤肿如桃,难以睁开,见者无不感动落泪,连总督陆建瀛也情不自禁扶着这位56岁的老人感叹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岂不信然。”


这一年秋后,兴化县获得了特大丰收,老百姓感动于魏源之精诚爱民,遂称其稻为“魏公稻”,称运河西堤曰“魏公堤”。而魏源却因此累得生了黄疸病,目黄体胀,饮食艰难,身体每况愈下。


851年,魏源升任高邮州知州。这段时间,他在筹划海运、兴修水利,改革盐政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文场坎坷的魏源,官场更加不顺。1853年,太平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南京、镇江、扬州,高邮也危在旦夕。


不久,清朝督办江北防剿事宜的杨以增,向朝廷奏劾魏源“迟误驿报”,咸丰随即降旨:“江苏高邮州知州魏源,于江南文报并不绕道递送,屡将急递退回,以至南北信息不通,实属玩视军务,魏源著即革职,以示惩儆。”


这位弹劾魏源的杨以增,正是上面提到的那位一心要启坝放水的河督。魏源之子魏耆认为,正是他父亲在兴化抗洪时,为了保护大坝再三与河督杨以增发生冲突,得罪了他,杨才趁此机会以“玩视军务”的罪名私相报复。


这一年的十一月,上谕以魏源协助剿办安徽颍州府“捻匪”有功,谕令魏源复职。此时年届花甲的魏源历尽坎坷,已无心仕途,便毅然辞官,避居兴化,遁入空门。


11、



个人仕途的不顺,人生际遇的剧变,国家社会的动荡,已使魏源疲惫不堪。而举国昏昏、闭目塞听的文化氛围,更让他备感苦闷。龚自珍、林则徐这些理解自己的知音至交,已经相继故去,使魏源悲叹“雅士如林,知音日少”。


他所高度关注的币制改革和黄河改道工程,也因为朝中无人支持,难以再次施展经世抱负。“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他说自己连做梦都在起草奏陈述老百姓的疾苦,写诗也忘不了研究战争、总结教训。可见这番忧世伤时之心,何人可懂?对这位才华卓著、忧国忧民的人才,清政府却吝于多给他任何一点机会。晚年的魏源,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万事信茫茫,生涯讵草草”的冷酷现实,终于让“不忧一家冷,所忧四海饥”的魏源,发出了人生如梦的喟叹。制“夷”大计俨然成梦,经天纬地痴人说梦,连个人前程也茫然似梦,魏源心中怎不一片落寞苍茫?那些兴利除弊、砥柱神州的壮志雄心逐渐消磨殆尽,他的诗中频繁出现了诸如“梦觉小生死,死生大梦觉”、“人寰真似梦,顷刻已千秋”、“尘梦还前世,虚空透半斑”这样消极颓唐的句子。他对世俗生活已经深深地厌倦了。


既然人生如梦,魏源决心义无反顾地走进空门,去寻求理想的佛国了。咸丰四年(1854年),年满花甲的魏源,在曾任职的兴化县正式皈依空门,取法号“菩萨戒弟子魏承贯”。一代思想启蒙大师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何尝不是对残酷现实的一种无奈发泄?


皈依佛门的魏源,最后找到了人生宁静的归宿。据他儿子魏耆的记述,咸丰七年(1857年)农历二月的一天,魏源突然感觉不舒服,便对家人说,我死以后,你们不要号哭打搅,让我安静地往生净土,飞往西天。他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干净衣服,宁静地等待生命的最后时刻。三月初一,好友金廉来看望他,两人长谈,一时忘记了时间。魏源慢慢对金廉说:“你去休息吧,我得走了!”然后,魏源走进内室凝神静坐,神态自若,物我两忘地告别人世,驾鹤西去。


带着无尽的遗憾,“扫地焚香坐,心与灰皆冷”的魏源离开了这个乱世。但真正的思想家不会永远归于寂寞。甲午战争后,中国山河破碎,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救亡图存,变法维新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强音。半个世纪前魏源为中国人规划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蓝图,再次成为救国的利器。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海国图志》被三次刊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认真阅读过《海国图志》,并深受其影响。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魏源著《海国图志》,倡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说,林则徐乃译西报,实为变法之萌芽”。


魏源终于无愧于老友林则徐在京口那个夜晚的最后重托。他们携手并肩,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接力,共同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源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魏源(4)
魏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晚年遁入空门
乱扣洋帽子误国
鸦片战争后,清朝本可能重回盛世
除了林则徐、魏源,别忘了还有一位“开眼看世界”者
近代史上的一部重要兵书——《平海心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