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丨梨花风起草青青,正好踏春出城去



在这个雨水淅沥的日子里,

我们总会踏上故土停留驻足。

望着那紧追春光、野蛮生长的青草,

不觉然间,心中对故人的思念,

也在无边无尽地疯长。

——国馆君按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寒食过后即为清明。清明因其风,温风如酒,清香而明洁。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故万物至此齐整清明。


清明寒食期间,古人称之为“在春最为佳节”,人们拜祖、踏青、郊游,曲水流觞,这一天喜忧参半,颇令人感怀万千。


《唐会要·寒食拜扫》中有这样的记录:“开元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如今意义上的清明节,多吸取了寒食节的习俗内涵,主要是祭祖缅怀,体现了华夏子女那亘古永恒的家族情结。



清明分三候:“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清明之始,桐树首次开花;过五天,田鼠就好像小鸟般多了起来;又过五天,彩虹开始出现。


清明风物,仍以春物繁花为主。民间有“吃了松花饼,一年都有劲”的说法,《万花谷》记载道:“春尽。采松花和白糖或蜜作饼,不惟香味清甘,自有所益于人。”面粉混入花粉的芳香气息而制成饼,自有一番风味。


在南方客家一带,有清明吃艾糍的风俗。踏青归来,顺手采摘一把艾草,与蒸熟的糯米摏成膏团,中间包入芝麻花生馅,再入锅蒸熟。入口的艾叶清香,如同沉醉在十里春风之间,久久不能忘怀。



俗谚曰:“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时节,气候转暖,此时应多舒展筋骨,润濡五脏六腑,宜晨运、登山、踏青、郊游等,适当加大运动量。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呼吸道传染病,这一时段晴雨多变,及时增减衣物,少出入公共场所。


这一时节应多吃柔肝养肺之物,如有益肝和中之功效的芥菜、利五脏通血脉的菠菜、健脾补肺的山药等都是不错的食材选择。



中国人的习俗,几千年来都离不开氏族的根系之情。


落叶归根,无论漂泊何方,清明期间都会再次踏上乡土,以酒慰藉已故的先祖,感怀消逝又寄托未来。也只有带着这一份特有的虔敬,才能不负春光。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2首诗词,邀你感受清明情思…
穿越千年的思念:清明最美古诗词
一首关于清明的小诗,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却别有一番韵味!
清明节原非扫墓
诗话清明
诗词 | 清明时节雨纷纷,眷念一生情更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