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威尔: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来源:公众号“独立文学”


很早之前我看过一个帖子,讨论“你是几岁开始读《1984》的”。我吃惊地发现很多人都是在15-16岁就开始接触奥威尔,有被人推荐的,有逛书店的时候发现的,有觉得这是名作应该看看的。有人看完热血沸腾,有人看完浑身打颤。其中有个人这么说:“20岁,想读一本英文书,搜索了一下看这本评价高而且'恐怖’就买了。后来发现他的恐怖不是斯蒂芬金的恐怖,但是更好,好得多……!英文版看得我痛不欲生,但是伟大的奥威尔让我抱着文曲星欲罢不能。很庆幸青春时代一开始就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当同学们都想赚钱风光的时候我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奥威尔


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他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一直被视为危险的异端。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动物庄园》与《1984》都影响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将悲喜剧融为一体。《1984》广受好评而经久不衰,它被票选为1923年至2005年间“100部最好的小说”之一。编辑们认为《1984》可在这一百部小说中位列第13位,读者则将其推崇为第6位。在英国“大阅读(BIG READ)”的排名中,《1984》排名第8。


“现在所处的世界真无聊啊,我甚至唯恐天下不乱,整天盼着爆发世界大战,世界末日是个什么样子?我挺想知道。” ——有读者这么说。那么奥威尔的创作大概就是为了提醒这种冥顽不灵的人吧——等到世界真的变成《1984》那个样子,看看是不是你哭得最凶! 



尽管奥威尔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他从来不是某一运动中的一分子,也从未开创一个流派。他始终是个独来独往、与众不同的作家,其声誉和精神高度除来自其作品,还来自其以身作则。卡莱尔关于塞缪尔·约翰逊的贫穷、疾病、勇气和执着的描写用在奥威尔身上也恰当不过:


这个伟大而悲伤的人,睿智地过着艰苦兼困惑的生活,过得出色,如一位极为英勇之士。在功利性写作的无聊纷扰中,在对宗教及政治、人生理论及实践的怀疑精神的无聊纷扰中,在其贫困中,在未受重视和郁郁寡欢中,以其抱病之躯,身穿破旧外套,使自己取得成功,似一个无畏之士??如所有无畏之士所需,他亦有自己的指路明星。他的目光集中于那颗星,决不改变奋斗方向。


今天与你分享《奥威尔传》中的前言。奥威尔在一个人心浮动、信仰不再的时代写作,为社会正义斗争过,并且相信最根本的,是要拥有个人及政治上的正直品质。他已和约翰逊、布莱克和劳伦斯一样,在英国代有人出的先知先觉的道德主义者行列中占了一席之地。



《奥威尔传》前言

by 杰弗里·迈耶斯


《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已译成六十多种文字,销量超过四千万。为何这位被V.S.普里切特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心”的人吸引了如此广泛的读者?他在文学上的特点——有力的文风、动人的真诚、机灵的隽语——一上来就吸引了我们。他的个人品质——正直、理想主义和执着——在其文字中闪耀着光芒,如同清溪中的卵石。终其一生,奥威尔热切渴望能将不同阶层的人团结起来,并在英国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他的这种渴望为他赢得了尊敬,也为他戴上了一道光环。


极讲原则的他严于律己,对道德价值不懈的追求为其随笔及小说注入了活力,而他易懂的文字代表他成功战胜了外表之下自我怀疑的纷扰。奥威尔的传奇故事一定程度上是由他自己创造的,而他所做的有过——现在仍有——很大的政治及文化影响。奥威尔的书并未过时(尽管他出生于一个世纪前),我们现在仍能看到他进行过的斗争之复杂性,也能感受到他做出了多么大的成就。


本书是第一本利用彼得·戴维森所编巨著《奥威尔全集》(1998年出版,20卷,8500页)中丰富的文学及文献资料写出的奥威尔传记。我自己的研究和采访,以及利用伦敦的奥威尔档案库中未发表的资料揭示了一些新情况,包括他与软弱被动的父亲之间的紧张关系,在20世纪20年代缅甸的社会及政治剧变中扮演的角色,在两所糟糕的学校中的教师生涯,与文学代理人伦纳德·摩尔长期不变的关系,还有在朱拉岛上的艰苦生活。苏联的警方报告显示,奥威尔在西班牙时几乎被捕并处死。这本传记也描述了他与两位不为外人所了解的朋友乔治·柯普和雷金纳德·雷诺兹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与欧内斯特·海明威、埃德蒙·威尔逊和温德姆·刘易斯等人的文字交往。


奥威尔生于爱德华时代,一战时尚年幼,他排斥令人窒息的英国阶级体系和大英帝国江山永固的观念。他放弃当缅甸警察而当作家的关键决定使他创造了一个新形象,形成一种新意识。他渴望脱离体面的世界——去令人望而却步的贫民窟和在一间令人厌恶的餐馆工作——使他寻找磨难重重的环境,而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去西班牙参加内战时,他将一切置之度外,个人负起创立一种基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责任。他常常不顾自己的健康,特别是在偏远而多雨的朱拉岛上。46岁时,他的生命便过早结束。


奥威尔也有人性的弱点。他向往过富有、长相英俊、追逐女人无往而不胜。女人对他而言总是重要的,从缅甸的妓女、巴黎的“流莺”和摩洛哥的柏柏尔族女孩到梅布尔·菲尔兹(他的第一位资助人和支持者)、女朋友埃莉诺·雅克、凯·韦尔顿以及他妻子爱琳·奥肖内西——在这本书中,她是个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女主人公。婚姻之外,他也追求过别的女人,包括有外国背景的俄罗斯裔心理学家莉迪亚·杰克逊,并与作家伊内兹·霍尔顿和斯蒂维·史密斯结下了亲密友谊。爱琳死后,他向西莉娅·佩吉和安妮·波帕姆求过婚,用语匪夷所思,揭示了其性格中极为浪漫的一面。他对爱不顾一切地渴望——在他所有的小说中都是主题之一——存在于其人生及作品之中,而且也导致他临终之际与索妮亚·布劳内尔(她是《一九八四》中茱莉娅的原型)结婚。本书中呈现的奥威尔形象上不及那个传奇形象高大。他品质高尚,但也有暴力倾向,会做出残忍之事,他被内疚感所折磨,自我惩罚到甘于受虐的程度,有时有自毁倾向。


在这本传记中,直到1933年前,我都以埃里克·布莱尔称呼传主。在那一年,他出版了《巴黎伦敦落魄记》,并以乔治·奥威尔作为笔名。




奥威尔是至今无法让人无法绕开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传记已有大量问世,但迈耶尔此书被公认为最具权威的。本书作者依靠最新版《奥威尔全集》,走访大量与奥威尔有关联的人物,以详实的史料,勾勒出传主的完整人生。奥威尔经历复杂,亲身参与了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大事件。他的文学作品往往与他在大时代的感悟相关。更为可贵的是,迈耶尔并没有进一步神化传主,而还原了他在短暂一生中留下的情感、欲望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很庆幸,在这个时代还能读到奥威尔
经典之作,影响2010年的十部书
英国传记历史影片《克伦威尔》
《1984》
[转帖]忆仲旭——麦田里的守望者
牛津寻访奥威尔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