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轱辘体”笔记

[转载]“轱辘体”笔记

(2013-06-28 17:59:35)
原文地址:“轱辘体”笔记作者:白衣卧雪
前见青青的一组轱辘体诗,当时觉得挺有趣,但不及细考,今天忍不住拿出来学学。
 
轱辘体,又叫"辘轳体",是诗体的一种,杂体诗名。此体要求写律诗五首,五首都有一句相同,这公用的一句,分别用作五首诗的第一、二、四、六、八句。或作绝句四首,公共句用作各首的一、二、三、四句,公共句若是放在第三句则需换韵;若作绝句三首,公共句用各首的一、二、四句,无需换韵。因诗的韵律如水井之辘轳架旋转而下,故名辘轳体。
 
这是与汉典相同的一种解释。根此,根据新体诗的类别分,可以把轱辘体诗分为两种形式:轱辘体律诗和轱辘体绝句。
 
轱辘体律诗:由五首律诗组成的一组律诗。第一首律诗的第一句须用韵,并分别作为第二首的第二句,第三首的第四句,第四首的第六句,第五首的第八句,就是一二四六八了。这倒是跟律诗里单句对双数位置字上的强调。
 
轱辘体诗始于何朝何代,何人创造,尚未查到,不过这个也不太重要。在古人中可以查到的轱辘体诗是宋杨万里的《城上野步用辘轳体》,遗憾的是这诗目前只找到一首。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作者:杨万里
守劲无遣暖,晴行失老怀。
叶飞枫骨立,萍尽沼乔开。
路好仍回首,泥残敢放鞋。
登临不须尽,留眼要重来。
 
这是第几首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可能是以“萍尽沼乔开”这句为轱辘,若在第一首第一句出现,那四句都没有它起得自然而可延伸。
 
暂用今人一例,其诗水平姑且不论,引将下来好做参考:
 
七律辘轳体《腹有诗书气自华》作者:花月主人
〔一〕比干
腹有诗书气自华,忠臣名重帝王家。
奇才盖世千秋颂,壮志凌云百世夸。
七窍丹心忧社稷,一腔碧血泣残霞。
摘星楼下贤良死,无奈悲歌挽落花。
〔二〕屈原
峨冠风采离骚咏,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世英名托凤鸟,九歌怨曲笑昏鸦。
潇湘冷月山河泪,秦楚烽烟兵马车。
端午招魂君在否?汩罗江畔祭怀沙。
〔三〕诸葛亮
赤壁鏖兵瑜亮策,三分鼎立各生涯。
胸藏韬略师常胜,腹有诗书气自华
南讨蛮夷开郡野,北征曹魏染悲笳。
定军山下武侯墓,战马长嘶醉晚霞。
〔四〕文天祥
残阳蜀鸟对吴花,铁马冰河战鼓哗。
忍看山河流血泪,堪悲宫阙演胡笳。
魂牵赵宋情犹在,腹有诗书气自华
身世浮沉终取义,丹心化日照天涯。
〔五〕姜子牙
渭水磻溪访子牙,仙才岂可钓鱼虾?
耆英战鼓关山远,号角旌旗日影斜。
牧野交兵兴霸业,吊民伐罪灭商家。
封神榜上虽无位,腹有诗书气自华
 
轱辘体绝句:一种是由四首绝句组成的的一组绝句。第一首绝句的第一句也须用韵,并分别作为第二首的第二句,第三首的第三句,第四首的第四句。这个可比轱辘体律诗好记多了。
 
但是这个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第一首的第一句用韵,必然是平声,用在第二第四首都没问题,但是在第三首,按照格律要求第三句尾字应是仄声,用平声即为出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有了第三首第三句须换韵,具体如何换,没有进一步做说明。
 
另一种是由三首绝句组成的一组绝句,公用句子将不再在第三首的第三句出现,也就没有上面一种提到的换韵问题。
 
因古人的此类轱辘体诗难考,暂以今人一组为例:
 
七绝辘轳体《咏梅》依韵酬和烟雨朦朦(并序)作者:张清凌
 
序:昨日幸读烟雨朦朦《寻隐者不遇--三(辘轳七绝)》,慨然有仙林隐逸之思,然而后便复怅惘移时,欲问隐者何在,不得其解,又复吟讽烟雨朦朦诗作,豁然而明,所谓隐者岂非梅邪?遂依韵酬和,余疏于状物,措词固穷,难达其巧,但凭胸臆之言以为酬资,望烟雨朦朦见谅。
 
〔一〕
缘如水月梦非花,雪后梅香自迩遐。
但倩东风辞驿使,飞春万里到天涯。
〔二〕
摇落众芳公子家,缘如水月梦非花
枝南枝北枝头雪,幽独风姿分外嘉。
〔三〕
驿路苍茫影迹赊,断桥风雪尽尘沙。
缘如水月花非梦,缥缈馨香一径斜。
〔四〕
问君何处是生涯,皓质凌寒枉咨嗟。
寂寞临风膺白雪,缘如水月梦非花
 
在这组诗中,作者在第三首第三句中将字的位置进行了调换,就是将“缘如水月”改为了“缘如水月”,即通过对句内字的位置进行了调换。我想这应该不是唯一的办法,各诗用词遣句多不相同,可视实际灵活变动。
 
上面可以都是对轱辘体诗中一个句子位置的规定,至于这一组诗有没有内容上的要求,比如相互之间要有关联什么的,倒是没见规定,不过既然是同组,想来应该是大家互相关联为好。
 
除了汉典对轱辘体的这种解释之外,还可见到的一种解释就是:
 
在五、七律的首句不入韵,二、四句用一韵,六、八句则用前韵的邻韵,此体又称双入双出。
 
这种解释与上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单首诗成轱辘体,而无须一组诗,并且这首诗只能是律诗,不能是绝句,至于是五律还是七律都行。律诗的第一句不用韵,二和四句用同一韵,比如同用上平五微韵,到六和八句就不能再用这韵,而要用它的邻韵,至于是上邻还是下邻,这个没说,估计都可以,也就是说六和八句只能同时用上平四支韵或上平六鱼韵。
 
这种形式的轱辘体诗比较少见,找不到例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谓“轱辘体诗”
关于轳辘体
近体诗有哪些常用特殊诗体
集雅诗社诗会学习资料(2015-7)
必须要记住的诗词知识,收藏以后慢慢学习~
什么是轱辘韵、进退韵?它们对诗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