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明血糖不低却有“低血糖”症状,这是为什么?

低血糖反应多见于在治疗过程中的糖尿病患者,主要与血糖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有关。

几周前,杨先生被确诊为糖尿病,并开始服用降糖药。但一周前,杨先生有时会出现饥饿、心慌、手抖、出汗、头晕等症状,怀疑是低血糖,赶紧自测血糖,但血糖值并不低,为5.2 mmol/L。杨先生对此十分疑惑:为什么血糖值不低却出现了与低血糖一样的症状呢?

低血糖反应≠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很大,严重时可能伤害到大脑,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在糖尿病治疗中,医生们往往更重视低血糖。

通常情况下,低血糖的症状或体征出现时,与血糖值过低是一致的。

但也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当出现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时,检测的血糖值却不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反应”。上述的患者出现的就是这种问题。由此可见,低血糖反应与低血糖并不是一个概念。

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

低血糖反应多见于在治疗过程中的糖尿病患者,主要与血糖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有关。像体温调节一样,人体也存在类似的低血糖症状的调定点。长期高血糖会使人体低血糖症状的调定点上移,这时即使血糖正常,也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即我们所说的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抵抗,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正常被运转到细胞内为身体所利用,就会出现血糖正常而细胞内缺乏葡萄糖的现象。这时尽管患者的血糖不低,仍然会出现饥饿感、心慌等症状。

出现低血糖反应怎么办

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原则上应按低血糖对待。特别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因为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一旦出现明显的心慌、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务必及时检测血糖,并补充碳水化合物,如饼干、面包、馒头、含糖果汁等,以便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防止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如何预防低血糖反应

1、服用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增加,不要为了快速把血糖降下来盲目加大剂量;降糖速度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大。

2、饮食均衡,少吃多餐。注意控制饮食应循序渐进,不可“矫枉过正”。可在两餐之间及睡前少量加餐。同时,还应当严格限制单糖类食物的摄入量。

3、运动不宜过量,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掌握在每周运动5天,每次运动30分钟。可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

4、糖尿病患者还应当定期测量血糖,血糖波动大或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该及时咨询医生,调整降糖方案。

来源:江苏疾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低血糖,防患于未然
糖尿病低血糖的特殊表现
警惕低血糖的“蛛丝马迹”
低血糖:您未必了解的十二个真相
一饿就心慌、手抖?身体可能出现了三大问题,别不当回事
血糖0.6mmol/L究竟有多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