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

良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又名假脑瘤综合征,是一组病因不同的、以颅内压增高为特征的综合征。患者除颅内压增高外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正常,病情发展缓慢、且能自行缓解。

发病原因

本综合征的病因很多,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明。

(1)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而引起颅内高压。多见于肥胖患者(可能为肾上腺皮质或雌激素的失调)、甲状腺功能不足、妊娠或产后、艾迪生病、撤停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等。

(2)颅内静脉窦引流障碍:如中耳炎并发横窦血栓形成,乳突炎和产后继发的静脉窦血栓形成,以及原发性静脉窦血栓形成。

(3)药物作用维生素A过多会产生颅内压增高。婴儿服用四环素偶有继发颅内高压。硫二苯胺类、奈啶酸类、庆大霉素等药物也可致颅内压增高,停用药物可使颅内压下降。

(4)其他如缺铁性贫血、脊髓灰质炎、急性感染性多发神经炎、结缔组织病等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发病特征

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以前多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的外观和自我感觉良好。

头痛是良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钝痛,弥漫到整个头部,有时呈动性,晨起或用力咳嗽后明显,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可能是由于伴发的脑水肿牵引脑膜与脑血管的神经末梢所致。患者经神经系统检查时,可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和颈项有抵抗。重症患者有复视、眼球外展受限等外展神经麻痹症状。儿童的良性颅内压增高可以没有头痛,或轻微头痛,以兴奋、 易激惹、烦躁不安,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

对良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慎重。要通过临床详细而全面的检查,排除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其他原因肿瘤、炎症、脑积水等)之后,再根据临床上仅有颅内高压症状、脑脊液细胞生化检查正常、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未能发现颅内局部病灶等特点而做出诊断。以后仍需一段时间的严密观察和随访。

治疗

本病预后良好,病程可持续数月,少数可复发。病程迁延过长者视力可以严重受累,甚至失明。多数无后遗症。

治疗以消除病源、降低颅内压为主。积极寻找病因,对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过度肥胖者应劝其节食,对静脉窦血栓形成者可考虑用抗凝剂、乳突炎应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可考虑做脑脊液分流术(传统单侧VP分流术相比,良性颅高压患者行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症状,效果更加持久),对内分泌机能低下者须用替代疗法。

对症治疗以降低颅内压为主要措施,常采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亦可合用醋氮酰胺,以减少脑脊液的分泌。

护理要点

1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对于患者的护理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首先要让患者采取头高脚低位,这样有利于患者颅内静脉的回流,以缓解患者脑水肿的情况。同时要持续或间断的给患者进行吸氧。 以降低患者脑部的血流量。

另外,要注重对患者液体的补充,如果患者能自主饮食,要让患者多饮水,同时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以防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禁食者要及时进行静脉补液。

2、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患者瞳孔的变化,以防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颅内压的再度升高,从而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伤害。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患者的颅内压的骤然升高。

3、 患者在平时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并且多饮水,保持患者的大便通畅,避免解大便时用力过度而造成的颅内压增高。要注意保暖,谨防着凉感冒,从而避免剧烈咳嗽引起的颅压增高。

来源:东直门医院神经外科(张国珍 刘芮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良性颅高压综合征与静脉窦狭窄
搏动性耳鸣常见病因(一)
吕布的救人与自救:上良不正下良歪
静脉窦血栓怎么与良性颅内压增高鉴别?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特发性颅内高压症与颅内静脉窦狭窄诊疗现状及展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