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荷兰豆
豌豆别名荷兰豆、麦豆等,一年生或二年生攀缘草本。嫩荚、嫩斗笠和嫩梢均作菜用。荷兰豆嫩荚质脆清香,营养价值很高。 在荷兰,被称为“中国豆”。荷兰豆属半耐寒性作物,喜冷凉、湿润气候。每1009嫩荚含水分70.1~78.3,碳水化合物14.4~29.8g蛋自质4.4~10.3g,脂肪0.1~0.6,胡萝卜素0.15~0.33g和一些氨基酸等。瓦维诺夫认为豌豆起源中心为埃塞俄比亚、地中海和中亚,演化次中心为近东。也有人认为起源于高加索南部至伊朗。古老作物之一,广泛分布世界各地。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

    荷兰豆

  • 拉丁学名

    Pisum sativum

  • 别称

    荷仁豆、剪豆

  • 植物界

  • 豆科

  • 豌豆属

  • 园艺分类

    一年生草本

  • 花期

    二至四月

  • 花果期

    夏、秋季

  • 用途

    切花、盆栽、围篱和棚架栽培

  • 花语

    喜悦、回忆、优美、启程、出发

目录
展开
  • 1 简介

  • 2 形态特性

  • 3 类型

  • 4 营养价值

  • 5 吃法

  • 6 栽培技术

  • 7 高产技术

  • 8 栽培技术选择整理土地

  • 9 起源演化

简介

【花色】:红、白、蓝、紫、橙、粉红和桃红等。

【别名】:荷兰豆亦称药豌豆、回回豆、麦豌豆、寒豆、小寒豆、麦豆、雪豆、毕豆、麻累、国豆(吴语,实际上与真正的蚕豆相差很大)等。也有些地方称其作“豌豆”、甜豌豆、花豌豆、麝香豌豆、香豆花、麝香连理草、广叶山豌豆、小豌豆等。

荷兰豆

荷兰豆和主要作为粮食与制淀粉用的麻豌豆相似(皖北民间一直有用麻豌豆做凉皮的传统,口感非常好,其次用料荷兰豆,用最后才有其他材料代替)。

荷兰豆属长日照作物,延长光照可提早开花,整个生育期都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但不耐涝,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土壤适宜PH值为5.5~6.7,PH值勤低于5.5,根瘤菌的发育受抑制。苗期需要一定的氮肥,生长中期应注意施用磷肥促进根瘤菌生长。荷兰豆按其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矮生、兰蔓生和蔓生三种类型。长江流域,春季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秋季栽培,8月中下旬播种。越冬栽培10月下旬~11月上旬陆续播种。北方一般春耕、夏收,也可利用保护地于早春和秋季栽培。

形态特性

荷兰豆【荷兰豆的植物学特性】

荷兰豆是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侧根少,主要分布在20厘米土层内。茎矮性或蔓性,中空易折断。分枝性强,偶数羽状复叶叶面略有蜡粉或白粉。

花单生或对生于叶腋处,蝶形,白色、紫色或紫红色。荚果浓绿色或黄绿色,扁平长形。种子有圆粒,光滑或皱粒两种粒型。种子千粒重150-180克。

【荷兰豆的生物学特性】

荷兰豆属半耐寒性植物,喜冷凉而湿润的气候,较耐寒,不耐热。种子在4℃下能缓慢发芽,但出苗率低,时间长。吸涨后的种子在15-18℃下仅4-6天即出苗,30℃的高温条件不利出苗,种子易霉烂。幼苗可耐-5℃的低温,生长期适温为12-20℃,开花期适温为15-18℃,荚果成熟期适温为18-20℃;温度超过26℃时,授粉率低,结荚少,品质差,产量低。荷兰豆(5张)

生产基地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境内,总面积20000亩。当地海拔高度500—720米,属于昼夜温差大,夏秋凉爽山区。年平均日照时数1825小时,年平均气温15.1℃,最高气温24.6℃,平均最低气温4.8℃,无霜期300天,年均降雨量1680.4毫米。土地、水源、大气等没有工业废弃物、排放物及有害物质污染。主要种植台中603、604软荚类型品种,蔓长150—180cm,节间长5—9cm,荚长9.5cm、宽1.6—2.5cm,单荚量5—10克,播种至初收期为50—60天,连续收获期为70—80天。[1]

类型

按豌豆的用途,分为粮用豌豆和菜用豌豆,按茎的生长习性分蔓生、半蔓生和矮生类型爹,按品种的熟性分为单熟、中熟和晚熟三类;按豆荚的结构分为软荚和硬荚两类,按食南部努分为荚用、子粒用钠嫩稍用三类;按予粒表皮形态又分为圆粒和皱粒。[2]

营养价值

荷兰豆荷兰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等功效,能益脾和胃、生津止渴、除呃逆、止泻痢、解渴通乳、治便秘。常食用对脾胃虚弱、小腹胀满、呕吐泻痢、产后乳汁不下、烦热口渴均有疗效。其种子粉碎研末外敷可除痈肿。与糯米、红枣煮粥食用,具有补脾胃、助暖去寒、生津补虚、强肌增体之功效。

其嫩梢、嫩荚、籽粒,质嫩清香极为人们所喜食。每100g嫩荚含水分71.1~78.3g,碳水化合物14.4~29.8g,蛋白质4.4~10.3g,脂肪0.1~0.6g,胡萝卜素0.15~0.33mg,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每100g豌豆含蛋白质7g,碳水化合物12g,热量33.4千焦,钙17mg,磷90mg,铁0.6mg,胡萝卜素0.15mg,硫胺素0.54mg,核黄素0.09mg,尼克酸2.8mg,VC14mg。豌豆含有一种其特有的植物凝集素、止杈素及赤霉素A20等,这些物质对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有重要作用。

吃法

一、腊肉荷兰豆

【原料】: 荷兰豆 500克,腊肉(生)200克,花生油适量,食盐适量,味精少许,蒜适量,料酒适量,水淀粉适量。[3]

【做法】:

1.将荷兰豆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备用;腊肉洗净切片。[4]

2.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蒜末烹出香味 ,放入腊肉炒熟,加入荷兰豆、盐、料酒、味精翻炒,用水淀粉勾芡,淋上熟油,出锅即可。

【营养提示】: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亚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在荷兰豆和豆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肠作用。

荷兰豆二、清炒荷兰豆

【原料】: 荷兰豆、红辣椒1个、葱姜蒜适量

【做法】:

1、荷兰豆去丝,洗净;锅里烧开水,把荷兰豆放入进锅飞水,然后马上放冷水里过凉;

2、葱姜蒜切成末,红辣椒一个切丝;

3、锅里下少许油烧热,下葱姜爆香,下荷兰豆翻炒,因为已经热水抄过,所以不用炒太长时间;

4、下蒜末和辣椒丝,适量盐鸡粉翻炒,即可出锅。

【营养提示】:

荷兰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豆类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胡萝卜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 酸。 具有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等功效。

豌豆鲝:

原料: 荷兰豆1盒、红薯半个、香肠1包、鲝粉1包。[5]

辅料:盐、味精、清水、辣椒油

豌豆鲝的做法:

1、将红薯切块,香肠切丁和豌豆一起装碗备用。

2、按照个人口味添加:鲝粉、盐、味精、清水、辣椒油。

3、拌匀入锅,上汽后高压锅半个小时,普通锅大概需要蒸1个小时,装盘。

【豌豆鲝的营养价值】

荷兰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等功效,能益脾和胃、生津止渴、除呃逆、止泻痢、解渴通乳。

栽培技术

1.荷兰豆属长日照植物。大多数品种在延长光照时能提早开花,缩短光照时延迟开花,但是有些早熟品种对光照要求不严格。一般品种在结荚期都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较长时间的日照,但不宜高温。

2.荷兰豆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较多的水分。种子发芽过程中,若土壤水分不足,种子无法吸水膨胀,会大大延迟出苗期。苗期能忍受一定的干旱气候。开花期若遇空气湿度过低,会引起落花落荚。在豆荷兰豆荚生长期若遇高温干旱,会使豆荚纤维提早硬化,过早成熟而降低品质和产量。所以,在荷兰豆整个生长期内,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旺盛生长,荚大粒饱,保质保量。但它又不耐涝,若水分过大,播种后易烂籽,苗期易烂根,生长期易发病。

3.荷兰豆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而以疏松、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为宜,在pH6.0-7.2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土壤酸度低于pH5.5时,易发病害。荷兰豆忌连作,一般至少4-5年轮作。

高产技术

豌豆在南方地区是主要的冬季作物之一,每亩豌豆每年可从大气中固定游离的氮素5.15公斤,因而适宜于与其它作物进行轮作栽培。栽培豌豆分为谷实豌豆与蔬菜豌豆两大类。 豌豆可秋播也可春播,特别适于做旱地绿肥,也适于稻田翻耕整地播种。 豌豆根系在食用豆类作物中相对较弱,根群较小。

播种前进行深耕细耙,疏松土壤,有利出苗整齐,根系发育,增强抗逆力。播种前精选种子,去掉虫蚀和不饱满的籽粒,晒种2~3天,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采用条播和穴播方式播种。直立品种条播行距为30厘米左右,穴播的穴距为20~30厘米。蔓生品种条播的行距50厘米左右,穴播的穴距为30厘米左右。每穴播2~3粒种子,每亩播种4~5公斤。一般在10月至11月中旬播种。

播种时应施足基肥,以有机质肥为主。一般亩施土杂肥1000公斤、磷肥20公斤、钾肥6公斤。苗期为了促进幼苗茎叶生长,诱发根瘤生长和繁殖,可每亩用尿素3公斤对水淋施。苗高30厘米左右时,中耕、培土,追施磷、钾肥,每亩施过磷酸钙15公斤、钾肥7公斤。缺钙的土壤可施用石灰。在开花结荚期喷施硼、锰、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可促增产。 中耕、除草。当苗高7~10厘米时,结合间苗(每穴留1~2苗)和追肥,进行第一次中耕。苗高30厘米左右时,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和培土。

蔓生型豌豆品种,应搭架。可摘心促分枝,增花荚。 豌豆耐旱性差,播种后如遇干旱应立即灌水,以利发芽和出苗。在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豌豆不耐涝渍,多雨时注意及时排水防渍。 豌豆荚由下而上依次成熟。一般植株中下部大部分荚果充分成熟,豆荚变为黄褐色呈干燥状时即可收获。最好在早晨露水未干或傍晚采收,以减少爆荚落粒的损失。菜用及制罐头用的豌豆,在荚果充分膨大而柔嫩时采收。[6]

栽培技术选择整理土地

荷兰豆主根系发青早而迅速,栽培适宜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疏松、地势高,易于排水的砂质土壤种植。荷兰豆忌连作,并应在坐北朝南的开阔地方种植,选择3年未种植过的土地种植荷兰豆最好,采取连片种植的方式,播种前可结合翻土,另加硼砂、硫酸锌和硫酸锰,当然也可以使用绿色肥料。整理好土地后做好畦,并且最好挖好围沟、腰沟,沟与沟相连以利于排水。

播种

播种荷兰豆要因地制宜,一般在11月份的中旬到下旬。选用粒大饱满,整齐、无公害的种子播种,这样保证出苗整齐、健壮。在播种前应晒种子2~3小时,并对其进行消毒。播种时采取每穴3粒,开穴播种,完后可以铺上稻草可保温防冻,防除杂草、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的功效。还可以在此时播撒草木灰,加强营养。

一般采用直播。畦宽100厘米者,每畦种两行,畦宽150厘米者,每畦种3行。条播者每隔20厘米~25厘米播3粒种子;穴播者,穴距30厘米,每穴播3粒~4粒种子,覆土3厘米。若育苗移栽,苗龄25天~30天左右。

注意细节有:1、品种选择:荷兰豆有矮生种、半蔓性种、蔓性种,又分普通和甜味豆,荚用荷兰豆和苗用荷兰豆。

2、根据气候条件,选择正确的播种期。

3、切忌连种,要选择2-3年未种过荷兰豆的地块种植。

浇水与排水

根据荷兰豆的特性,在浇水时没什么过多要求,因为荷兰豆的适应能力强,农民可根据自己的土地情况实时浇水。但是处在生长期间若遇到灾害,可浇水保湿。尤其是在开花期间,如果太过干燥,会引起花荚的掉落。但是雨水太多,此时要及时地开通河沟,进行排水,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次~3次,分别在苗期、抽蔓期和结荚期进行,追施复合肥8公斤~15公斤。蔓生型荷兰豆在开始抽蔓后,要设支架防倒伏,以利卷须攀缘。在水分管理上要保证充足的土壤水分。但田间不能积水,另外苗期为了促进根系发育,可不浇或少浇水。

施肥

对于施肥,一是做好幼苗期的及时施肥,幼苗期需要的肥料营养很多,要及时做好施肥工作;二是做好中期的施肥,春季返青前,植物经过了一冬天的消耗,能量所剩无几,所以此时施肥犹如及时雨,易于荷兰豆吸收,对后期的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三是做好成熟期的施肥,这时花茎都长成熟,所需能量更是平常生长期的几倍,在荷兰豆生长期应加强水肥的管理,为最后的采收做准备。

病虫害防治

因为荷兰豆的特性与特征,所以其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蚜虫、潜叶虫、根腐病、叶斑病等。所以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病害】

春季是荷兰豆的病害高发期,因为天气干燥,温度回升,棚室蔬菜如何施肥才更有效所以很容易发生根腐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针对上述病症,建议农民采取每667m2用97%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体浇地,每穴在100ml左右即可。在白粉病、褐斑病等发病初期可采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250~3000g兑水750kg喷雾使用。

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白粉病用40%福星乳油5000-6000倍液、10%世高水溶性颗粒剂1000-12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褐斑病用40%福星乳油5000-6000倍液、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虫害】

在任何一种植物的幼苗期都是非常关键的,但此时虫害又是高发期,我们一定在此时做好防范工作。在此时易出现蚜虫、黄曲条跳甲等害虫,这时候我们可采取的防治方法是每667m2地喷雾生物农药天泰600~750kg的兑水液体。如果只是单纯的防治蚜虫的话,西瓜整枝注意的几个问题可按照每667m2计量为300~450kg的吡虫啉兑水喷雾即可。除此之外,也应及时清除杂草,利于荷兰豆吸收更多的营养。

豆野螟用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高含量BT乳油500倍液、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

豆蚜用黄板诱杀,或用20%康福多可溶性浓液剂4000-5000倍液、12.5%一遍净可溶性浓液剂3000倍液喷杀。

豌豆潜叶蝇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及时采收

荷兰豆要及时采收,否则会因为时间上的延误导致不新鲜,叶子变厚,变大,纤维量增加,质量变差,合格率下降,最终影响荷兰豆的整体质量,进而降低农民的收益,所以采收时要选择新鲜、有光泽、无病虫害、无畸形的,这样有利于市场的销售。

起源演化

苏联瓦维洛认为豌豆起源中心为埃塞俄比亚、地中海和中亚,演化次中心为近东;也有人认为起源于高加索南部至伊朗。豌豆由原产地向东首先传入印度北部、经中亚西亚到中国,16世纪传入日本,新大陆发现后引入美国。豌豆是古老作物之一,在近东新石器时代(公元前7000年)和瑞士湖居人遗址中发现碳化小粒豌豆种子,表面光滑,近似现今的栽培类型。

最早的豌豆有近东的耐干燥型和地中海沿岸的湿润型二类,前者可能是栽培品种的祖先。古希腊和罗马人公元前就栽培褐色小粒豌豆,后来又将豌豆传到欧洲和南亚,16世纪欧洲开始分化出粒用、蔓生和矮生等品种并较早普及菜用豌豆。中国最迟在汉朝引入小粒豌豆。《尔雅》中称”戎菽豆“,即豌豆。东汉崔寔 辑《四民月令》中有栽培豌豆的记载。16世纪后期高濂著《遵生八笺 》中有“寒豆芽”的制作方法和作菜用的记述(寒豆即豌豆)。

19世纪中开始采食豌豆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荷兰豆(荷仁豆、剪豆)
豌豆
美味的蔓生鲜食豌豆,大棚栽培技术来了解一下?
看图种植荷兰豆
荷兰豆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同吃
荷兰豆、甜豌豆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