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懂上海:小转弯和大转弯

要讲大转弯、小转弯,先来讲讲“转弯”。


其实,“转弯”已经不是上海话了,我小时候听到大人讲,都是讲“打弯转”的,或者,又叫“小打弯”和“大打弯”。小辰光还有那么一首童谣:“落雨喽,打烊喽,小八腊子开会喽,十八路电车打弯喽,大头娃娃跳舞喽!”


可惜,“打弯”的提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讲了,年轻人说上海话,都只是用上海腔,去念书本上的字,“转弯”就是一个例子。

在上海,上海人为别人家指点去向,一般勿会用“上、下”,也勿会用“东、西”。上海人讲“前、后”,讲“左、右”。“到城隍庙,辣前面马路口右转弯,到了第一只红绿灯再朝右转弯,就到哉。廿分钟模样个路……”“朝前走过三条横马路,就是徐家汇了。”


那么,为啥“左、右转弯”不叫,偏偏要用“大、小”呢?其实,“左、右”强调的是概念,“大、小”强调的则是程度——左转弯,角度很大,所以是“大转弯”;右转弯角度很小,所以是“小转弯”——当然,侬绝不可就此认为,上海人把“左、右”用“大、小”来替代。

“大、小”,绝不是用来区别“左、右”的另一个证明,就跟上海人的另一种习惯说法有关。啥?“顺手”和“假手”。(这不是我发现的,是阿拉SMG的老法师郑健老师发现的)


上海乃至江南的方言里,几千年来压根儿就没有左右的概念,只有“顺手”、“假手”。人类一多半是右利的,所以,拿右手干活就很顺;反之,拿左手干活,就如同在指挥一只不听使唤的“假手”。

右转弯又叫“顺手呱啦嗒”,听上去都麻溜利索得紧。还有呢,打扑克发牌的时候,上海人至今不说从左发起,还是从右发起,而是说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其实,那“顺时针”的“顺”,也是从“顺手”演变过来的。至于“顺手拨伊(给他)一记耳光”,以及“顺大便”拿点什么回来即“顺手牵羊”,大抵用的都是右手吧。


还有一个铁证,可以证明“大、小”的说法,绝不是简单用来代替的“左、右”的,这就是上海滩车辆曾经都是左行的!

细心的老上海会发现,现在的电视剧、电影当拍到“上海滩”那段岁月时,都有一个明显的错误:电视剧里的车辆,大都是靠右行驶的——这就是现在的导演,不用心、想当然了。


从1904年,租界工部局颁布的马路章程开始,一直到1946年1月1日,上海行政部门出台新规定,上海的行车一率是靠左边的,超车则需从右边超越,就和今天的英国、日本、还有香港一样。很多上海老人还记得当年的交通规则、行车之道:“向我看齐,靠左走”。

那么,为啥是46年开始改变的呢?这是因为45年之前的中国,主要是英国势力范围。抗战胜利后,美国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左驾车”一举占了数量优势,由是之故,国民政府下令从1946年1月1日开始,汽车一律靠右行。


有一部拍摄于1946年的影片,片名叫《行车之道》。


为提高市民的交通素质,改善上海交通状况,上海交通主管部门,委托电影公司专门拍摄了这部宣传交通法规的影片,在电影院里公映。如今我们再来看这部交通影片的片段,既为当年上海的交通混乱感到吃惊,也对当年上海的交通繁忙而印象深刻。


当然咯,我啰啰嗦嗦说了噶许多,有一位网友曾提出,“大转弯”、“小转弯”的提法,其实和文化无关,和语言有关。

如果你会说上海话,你就会发现上海话里“右转弯”和“左转弯”说起来有点别扭,关键可能是在于“转”这个音,在上海话里是舌头平伸舌尖发音,接在别的字后面,会有点来不及转换的感觉。相比之下,“大转弯”,“小转弯”就方便多了,更顺口。


难么,就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看懂上海”开通了线上微社区“旁友帮帮忙”,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浏览,并留下您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您也可以留下您对上海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您是老克勒,那请一定不要“吝啬”,让我们一起把上海的人文面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丝阿姐上班去:回眸旧上海交通规则
回眸:秩序井然的旧上海交通规则(组图)
【珍贵图集】看懂上海:“神奇”的四马路
上海人个“左转弯”“右转弯”v
上海话里的这些“同名”马路,居然不是同一条路?
城市道路交叉口如何迎接密路网、窄马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