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广府进士

宋代广府进士

(2012-08-27 12:08:08)

据《元大德南海志》【元大德八年(1304年)陳大震 呂桂孫 纂脩 】广府宋代进士:

按:(括号内为曾昭演按语,下同)《元大德南海志》存殘本六至十卷于北京图书馆,是目前广府旧史志中所存最早的刻本。本志记载户口、土贡、稅赋、物产、舶货、社稷、学校、兵防、河渡、局务、仓库等。元立廣州路總管府,設錄事司,管辖七县:南海、番禺、東筦、增城、香山、新會、清遠。本志载錄事司及七县,虽名《南海志》,而范围实则明朝之广府。因南海最早得名,其余皆从南海析出,故名。这里专题之进士。

 

南海志卷第九《舊志進士題名》

   科目之設,從來久矣。進士一科,自唐而盛,宋仍唐舊,以此得人。廣為海濱鄒魯,詩書文物之盛,不減中州。其擢巍科,登顯仕,勳業赫奕,為邦家之光,州里之榮者,有不容以泯沒,此進士之所以題名也。聖朝議行貢舉,屢形詔旨,雖未有定例,然文章政事,同出一塗,科目取人,古今不易。姑記其舊,以俟來者。佗日必有以文章名世,以垂不朽,豈特進士云乎哉!

 

古成之 端拱元年(988年)。綿竹令。人以為仙。【968—1028,字亚爽,别号紫虚先生。今新丰县人。居增城罗浮帽峯山。宋雍熙二年(985)17岁,他上京会试名列第二。同科生张贺、刘师道嫉妒成之南方人,排名又在他俩前面,遂下毒计陷害他。在皇上召见唱名赐策前夕,张贺、刘师道装作盛情样子,宴请成之,暗入哑药在酒中,成之饮下后喉咙被毒伤。第二天宋太宗召见唱名时,成之因不能应答,宋太宗大怒,下令扶他出外。成之第一次考试未被录取。到端拱二年(989),他再次参加会试,名列十九,再举进士。成为宋朝以来广东第一位中进士,被誉为“岭南首第”。宋太宗说:“广州举士者,始于成之。”古成之中进士后,初任元氏(今河北省)县尉,因才能卓著,不久提任青州益都县,任秘书省校书郎。咸平年间,先后任四川绵州魏城、汉州绵竹县知县。他从政廉洁奉公,关心民疾,立学校、兴农桑,济饥、发药,救活了很多人。古成之首倡岭南文风,著有《册易注疏》和《诗集》传世。卒于官,葬于新丰县城东瓜坑村君子嶂下】

成禹昌 咸平元年(998年),孫榜。 【南海人】 

馮 元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第一甲。東都事略有傳。【975-1037年,南海人,字道宗。官臨江縣尉,會詔擇明經,擢國子監直講,遷太子中允,直龍圖閣預內朝。天禧初,兼判禮部、吏部南曹。仁宗即位,歷會靈觀副使、知通進銀臺司、判登聞檢院、同判國子監。預修《三朝正史》,爲翰林學士。明道元年(1032年)罷知河陽,不久即召復原職。景祐四年卒,年六十三。謚章靖,宋史有傳。】
王 雋 慶曆二年(1042年),第三甲。 【南海人】   

梁 杞 慶曆六年(1046年),第五甲。 【中山文顺乡人。授连州司理,升桂阳(湖南郴州)令。不久升任比部员外郎、朝政郎,后任鄂州(今武昌一带)军事通判。宋熙宁元年(1068年)致仕还乡。】   

何 邃 皇祐五年(1053年),第四甲,鄭榜。【番禺人】    

鄧 詰 皇祐五年(1053年),第五甲。【南海人】   

姚宗卿 嘉祐三年(1057年,据宋史为二年),第四甲,章衡榜。 【字希德、号印巌。生于宋明道癸酉,居番禺簸箕堡(今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官广东提刑巡按。卒于宋重和戊戌,享年八十六岁。】   

徐元更 嘉祐三年(1057年,据宋史为二年),第四甲。三歲一舉始於此。【字活熙,番禺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夏园村人。任抚州知府。】  

陳 益 熙寧三年(1070年),第五甲,葉榜。【南海人】   

梁 棟 熙寧九年(1076年),第五甲,徐榜。【番禺人】   

吳 邈 熙寧九年(1076年),第五甲,徐榜。【南海人】     

丁 璉 元豐二年(1079年),第四甲,時彥榜。終朝散大夫。【字玉甫(甫或作輔),番禺人,朝议郎】

鄧 球 元豐二年(1079年),第四甲,時榜。【南海人】

區 傑 元豐五年(1082年),第五甲,黃裳榜。【字叔颖、号月川,南海人,授太常博士,厯学士承旨,崇寍二年(1103年)致仕,卒年六十有六。】

謝 棠 元豐八年(1085),第二甲,焦蹈榜。【番禺人】

楊 纁 元符三年(1100年),第四甲,李全榜。【番禺人】

麦致遠 元符三年(1100年),第四甲,李全榜。【南海人】

張书言 元符三年(1100年),第四甲。朝請大夫,歷廣南巿舶、廣西提舉。【增城人,一说番禺人。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五月任广东市舶提举。】

王公旦 崇寧二年(1103年),第四甲,霍端友榜。【南海人】

馬 鵬 崇寧五年(1106年),第四甲,蔡嶷榜。【南海人】

陳 謨 政和二年(1112年),第五甲,莫儔榜。【东莞人,宋朝进士、官拜谏议大夫陈凤台(居清远)长子,授刑部侍郎,赠朝奉大夫】。

梁中矩 政和五年(1115年),第四甲,何臬榜。【番禺人】

鄧俊明 政和五年(1115年),第五甲,何榜。【南海人】

王 震  政和六年(1116年,疑为1118)第二甲,王昂榜。【南海人】

李 諤 建炎二年(1128年),第一甲,李易榜。朝列大夫,瓊州安撫。【番禺人、知南康县,累官至朝奉大夫。】

何師遠 建炎二年(1128年),第四甲,李榜。【南海人】

黃 勳 紹興三年(1132年),第三甲,張九成榜。朝請大夫,知新州。【字有功,南海人,授永褔丞。】

丘 崈 紹興三年(1132年),第四甲,張榜。【南海人】

黃 熙 紹興五年(1134年,实应三年)張榜。【南海人】

孔元勳 紹興五年(1134年),第二甲,汪洋榜。朝請大夫,歷知封州、新州。【番禺人】

翟 傑 紹興五年(1134年),第五甲,汪榜。【号朴庵,莞城南街人。淳熙七年(1180年),出任化州司户,几年间把该州治理好,百姓建生祠来纪念他。】

王日華 紹興九年(1138年),第四甲,黃公度榜。【南海人】

吳 羣 紹興十二年(1142年),第四甲,陳誠之榜。朝奉郎,通判瓊州。【番禺人】

李康臣 紹興十五年(1145年),第四甲,劉章榜。朝散郎,知昌化軍。【南海人】

陳康延 紹興三十年,第三甲,梁克家榜。【南海人,今属广州市白云区沙贝】

林 昂 淳熙二年(1175年),第五甲,詹騤榜。【南海人】

陳獻臣 淳熙五年(1178年),第四甲,姚穎榜。【南海人】

曾 槐 淳熙五年(1178年),第五甲,姚榜。朝奉大夫,桂陽軍。【南海人,后居黄埔长洲,亦作番禺人。初知惠州府归善县,知桂陽軍,后居番禺,两县志有史,博主之伯祖。】

馬希驥 淳熙八年(1181年),第三甲,黃由榜。朝奉大夫,知雷州。【新会人】

李 昶 淳熙十一年(1184年),第五甲,衞涇榜。【番禺人】

曾 機 紹熙元年(1192年),第四甲,余復榜。槐之弟。【南海人,槐之弟,博主之祖,官江西巡按】

崔與之 紹熙四年(1193年),第二甲,陳亮榜。丞相,清獻公。【(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劉 澤 紹興四年(误,实为紹熙四年1193年),第三甲,陳榜。【南海人,居今属广州丛桂路

劉 鎔 慶元五年(1199年),第四甲,曾從龍榜。鐸之弟。【南海人,居今属广州丛桂路

劉 鎮 嘉定二年(实为嘉泰二年1202年),第五甲,傅行簡榜。鐸之弟。【南海人,居今属广州丛桂路

梁文奎 開禧元年(1205年),第二甲,毛自知榜。【东莞人】

梁 該 嘉定六年(1213年),第四甲,袁甫榜。【东莞人】

徐如龜 嘉定六年(1213年),第五甲,袁榜。【南海人】

蒙 甄 嘉定十年(1217年),第四甲,吳潛榜。【番禺人】

楊汪中 嘉定十三年(1220年),劉渭榜。【番禺人】

溫若春 嘉定十三年(1220年),特奏名第一人,賜同進士出身。【番禺人,有关典籍对他是不是状元,也有不同说法,有“特奏名第一人”的记载,但是年状元记名刘渭。如《郝通志》载:“嘉定十三年(1220年),番禺温若春状元及第”。历官枢密院驾阁。】

趙崇垓 嘉定十六年(1223年),第四甲,蔣重珍榜。【赵崇垓,字德暢,号三州,汝敔独子,善护之孙,乃元佑汉王之曾孙,宋太宗第九世孙。生于1186,于1196年、11岁随父由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南迁入广,寓居于广州西城之德星坊(宋时属于南海县),以南海籍登进士,官任奉直大夫,后任广南东路领三州牧,统管南恩州(今阳江市,恩平市、新会市,台山市、今德庆县等地)。】

李昴英 寶慶二年(1226年),第一甲,第三人,王會龍榜。【李昴英,番禺人,字俊明,晚年归隐,居羊城文溪之上 因号文溪,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官至大宗丞、擢权兵郎中,除直秘阁,出任福建建宁宪仓提举。】

倫次陸 寶慶二年(1226年),第五甲,王榜。【字羽仪,南海县黎涌乡人。】

吳仁孫 紹定二年(1126年),第四甲,黃朴榜。【南海(大沥镇)大圃堡兴贤乡人。】

吳文震 紹定五年(1232年),第二甲,徐元杰榜。通判全州。【字谹發,番禺人。官鬱林州司、全州通判。】

趙興銄 紹定五年(1232年),第二甲,徐榜。【南海人】

危夢亨 紹定五年(1232年),第五甲,徐榜。【南海人】

張逢午 端平二年(1235年),第四甲,吳叔吉榜。【南海人】

趙興鑺 端平二年(1235年),第四甲,吳榜。【南海人】

楊 遂 端平二年(1235年),第五甲,吳榜。【南海人】

余復亨 端平二年(1235年),第五甲,吳榜。【南海人】

封南譽 嘉熙二年(1238年),第四甲,周坦榜。【南海人】

梁 現 嘉熙二年(1238年),第四甲,周榜。【番禺人】

趙汝夫 嘉熙二年(1238年),第四甲,周榜。【南海人】

姜雷煥 嘉熙二年(1238年),第五甲,周榜。【番禺人】

錢 益 淳祐元年(1241年),第三甲,徐儼夫榜。【东莞人,官靖江府通判。】

蔡夢雷 淳祐元年(1241年),第四甲,徐榜。【番禺人】

單崔明 淳祐元年(1241年),第四甲,徐榜。【增城人】

陳龍起 淳祐元年(1241年),第五甲,徐榜。【南海人,后居新会】

李興龍 淳祐四年(1244年),第三甲,留夢炎榜。【番禺人】

廖慶孫 淳祐四年(1244年),第四甲,留榜。【南海人】

郭 閶 淳祐四年(1244年),第五甲,留榜。正言。【字开先,番禺人】

周 鼐 淳祐四年(1244年),,第五甲,留榜。【南海人】

戴漢宗 淳祐七年(1247年),第三甲,張淵微榜。【南海人】

張翔龍 淳祐七年(1247年),第四甲,張榜。【南海人】

楊光大 淳祐七年(1247年),第四甲,張榜。【南海人】

鄭奎英 淳祐十年(1250年),第二甲,方逢辰榜。【南海人】

趙時鏦 淳祐十年(1250年),第三甲,方榜。【南海人】

楊震西 淳祐十年(1250年),第四甲,方榜。【番禺人】

何起龍 淳祐十年(1250年),第四甲,方榜。【番禺人】

鄭得助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二甲,姚勉榜。【南海人】

冼一龍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二甲,姚榜。【番禺人】

陳大震 寶祐元年(1253年),第四甲,姚榜。朝奉大夫,知全州。至元十八年,承事郎,廣東道儒學提舉。【番禺人、字希声】

謝月卿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五甲,姚榜。【南海人】

梁夢靁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五甲,姚榜。【番禺人】

李心月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五甲,姚榜。【南海人】

鄭福元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五甲,姚榜。【南海人】

陳夢雷 寶祐元年(1253年),國學第五甲,姚榜。【番禺人】

蘇 良 寶祐四年(1256年),第四甲,文天祥榜。【字尧臣,番禺人】

趙時洮 寶祐四年(1256年),第四甲,文榜。【南海人】

曾士倬 寶祐四年(1256年),第五甲,文榜。【南海人】

曾肅翁 寶祐四年(1256年),第五甲,文榜。【字恭叟,番禺人(今黄埔长洲),槐之孙】

馮斗祥 寶祐四年(1256年),第五甲,文榜。【字南俊,南海人】

黃 石 開慶元年(1259年),第五甲,周震炎榜

李夢英 景定三年(1262年),第三甲,方榜。【南海人】

曾南寶 景定三年(1262年),第四甲,方榜。【南海人(明朝中划立顺德)】

林元中 景定三年(1262年),第五甲,方榜。【南海人】

吳桂發 咸淳元年(1265年),第二甲,阮登炳榜。【南海人】

趙熼夫 咸淳元年(1265年),第三甲,阮榜。【南海人】

趙時釦 咸淳元年(1265年),第三甲,阮榜。【南海人】

趙若岡 咸淳元年(1265年),第四甲,阮榜。【南海人】

麥雷奮 咸淳元年(1265年),第五甲,阮榜。【南海人】

趙崇〈言由〉咸淳元年(1265年),第五甲,阮榜。【东莞人】

趙必〈王象〉 咸淳元年(1265年),第五甲,阮榜。崇〈言由〉之子。【东莞人】

趙必鈞 咸淳元年(1265年),第五甲,阮榜。【南海人】

劉褎然 咸淳四年(1268年),第一甲,陳文龍榜。【番禺人】

王道夫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番禺人】

楊 震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南海人】

吳道泰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番禺人】

尹 畊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东莞人】

梁與子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番禺人】

趙必燧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南海人】

張鎮孫 咸淳七年(1271年),第一甲,第一人。【南海人】 

姚 鈜 咸淳七年(1271年),第二甲,張鎮孫榜。【南海人】

劉 獬 咸淳七年(1271年),第二甲,張榜。【南海人】

李肖龍 咸淳七年(1271年),第一〔应为二〕甲,張榜。【增城人】

丘夢炎 咸淳七年(1271年),第二甲,張榜

葉三得 咸淳七年(1271年),,第四甲,張榜。【东莞人】

鄭起鴻 咸淳七年(1271年),第四甲,張榜

王元甲 咸淳七年(1271年),第五甲,張榜。【南海人】

何成子 咸淳十年(1274年),第五甲,王龍澤榜。【南海人】

曾宋珍 咸淳十年(1274年),第五甲,王榜。【东莞人,今属深圳】

陳 息 咸淳十年(1274年),第五甲,王榜。大震之姪。【番禺人】

錢夢驥 咸淳十年(1274年),第五甲,王榜。益之子。【东莞人】

 

博主说明:以上宋进士归属地按宋时科举藉地,以及查阅《黄佐·广东通志》、《广州府志》、《南海县志》、《番禺县志》、《香山县志》等加注。其后地籍归属或有变化,例如现广州市区当时为南海、番禺各分城之西、东,深圳宝安由东莞析出,香山县即今中山市和珠海市等等。

宋代广府进士

(2012-08-27 12:08:08)

据《元大德南海志》【元大德八年(1304年)陳大震 呂桂孫 纂脩 】广府宋代进士:

按:(括号内为曾昭演按语,下同)《元大德南海志》存殘本六至十卷于北京图书馆,是目前广府旧史志中所存最早的刻本。本志记载户口、土贡、稅赋、物产、舶货、社稷、学校、兵防、河渡、局务、仓库等。元立廣州路總管府,設錄事司,管辖七县:南海、番禺、東筦、增城、香山、新會、清遠。本志载錄事司及七县,虽名《南海志》,而范围实则明朝之广府。因南海最早得名,其余皆从南海析出,故名。这里专题之进士。

 

南海志卷第九《舊志進士題名》

   科目之設,從來久矣。進士一科,自唐而盛,宋仍唐舊,以此得人。廣為海濱鄒魯,詩書文物之盛,不減中州。其擢巍科,登顯仕,勳業赫奕,為邦家之光,州里之榮者,有不容以泯沒,此進士之所以題名也。聖朝議行貢舉,屢形詔旨,雖未有定例,然文章政事,同出一塗,科目取人,古今不易。姑記其舊,以俟來者。佗日必有以文章名世,以垂不朽,豈特進士云乎哉!

 

古成之 端拱元年(988年)。綿竹令。人以為仙。【968—1028,字亚爽,别号紫虚先生。今新丰县人。居增城罗浮帽峯山。宋雍熙二年(985)17岁,他上京会试名列第二。同科生张贺、刘师道嫉妒成之南方人,排名又在他俩前面,遂下毒计陷害他。在皇上召见唱名赐策前夕,张贺、刘师道装作盛情样子,宴请成之,暗入哑药在酒中,成之饮下后喉咙被毒伤。第二天宋太宗召见唱名时,成之因不能应答,宋太宗大怒,下令扶他出外。成之第一次考试未被录取。到端拱二年(989),他再次参加会试,名列十九,再举进士。成为宋朝以来广东第一位中进士,被誉为“岭南首第”。宋太宗说:“广州举士者,始于成之。”古成之中进士后,初任元氏(今河北省)县尉,因才能卓著,不久提任青州益都县,任秘书省校书郎。咸平年间,先后任四川绵州魏城、汉州绵竹县知县。他从政廉洁奉公,关心民疾,立学校、兴农桑,济饥、发药,救活了很多人。古成之首倡岭南文风,著有《册易注疏》和《诗集》传世。卒于官,葬于新丰县城东瓜坑村君子嶂下】

成禹昌 咸平元年(998年),孫榜。 【南海人】 

馮 元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第一甲。東都事略有傳。【975-1037年,南海人,字道宗。官臨江縣尉,會詔擇明經,擢國子監直講,遷太子中允,直龍圖閣預內朝。天禧初,兼判禮部、吏部南曹。仁宗即位,歷會靈觀副使、知通進銀臺司、判登聞檢院、同判國子監。預修《三朝正史》,爲翰林學士。明道元年(1032年)罷知河陽,不久即召復原職。景祐四年卒,年六十三。謚章靖,宋史有傳。】
王 雋 慶曆二年(1042年),第三甲。 【南海人】   

梁 杞 慶曆六年(1046年),第五甲。 【中山文顺乡人。授连州司理,升桂阳(湖南郴州)令。不久升任比部员外郎、朝政郎,后任鄂州(今武昌一带)军事通判。宋熙宁元年(1068年)致仕还乡。】   

何 邃 皇祐五年(1053年),第四甲,鄭榜。【番禺人】    

鄧 詰 皇祐五年(1053年),第五甲。【南海人】   

姚宗卿 嘉祐三年(1057年,据宋史为二年),第四甲,章衡榜。 【字希德、号印巌。生于宋明道癸酉,居番禺簸箕堡(今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官广东提刑巡按。卒于宋重和戊戌,享年八十六岁。】   

徐元更 嘉祐三年(1057年,据宋史为二年),第四甲。三歲一舉始於此。【字活熙,番禺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夏园村人。任抚州知府。】  

陳 益 熙寧三年(1070年),第五甲,葉榜。【南海人】   

梁 棟 熙寧九年(1076年),第五甲,徐榜。【番禺人】   

吳 邈 熙寧九年(1076年),第五甲,徐榜。【南海人】     

丁 璉 元豐二年(1079年),第四甲,時彥榜。終朝散大夫。【字玉甫(甫或作輔),番禺人,朝议郎】

鄧 球 元豐二年(1079年),第四甲,時榜。【南海人】

區 傑 元豐五年(1082年),第五甲,黃裳榜。【字叔颖、号月川,南海人,授太常博士,厯学士承旨,崇寍二年(1103年)致仕,卒年六十有六。】

謝 棠 元豐八年(1085),第二甲,焦蹈榜。【番禺人】

楊 纁 元符三年(1100年),第四甲,李全榜。【番禺人】

麦致遠 元符三年(1100年),第四甲,李全榜。【南海人】

張书言 元符三年(1100年),第四甲。朝請大夫,歷廣南巿舶、廣西提舉。【增城人,一说番禺人。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五月任广东市舶提举。】

王公旦 崇寧二年(1103年),第四甲,霍端友榜。【南海人】

馬 鵬 崇寧五年(1106年),第四甲,蔡嶷榜。【南海人】

陳 謨 政和二年(1112年),第五甲,莫儔榜。【东莞人,宋朝进士、官拜谏议大夫陈凤台(居清远)长子,授刑部侍郎,赠朝奉大夫】。

梁中矩 政和五年(1115年),第四甲,何臬榜。【番禺人】

鄧俊明 政和五年(1115年),第五甲,何榜。【南海人】

王 震  政和六年(1116年,疑为1118)第二甲,王昂榜。【南海人】

李 諤 建炎二年(1128年),第一甲,李易榜。朝列大夫,瓊州安撫。【番禺人、知南康县,累官至朝奉大夫。】

何師遠 建炎二年(1128年),第四甲,李榜。【南海人】

黃 勳 紹興三年(1132年),第三甲,張九成榜。朝請大夫,知新州。【字有功,南海人,授永褔丞。】

丘 崈 紹興三年(1132年),第四甲,張榜。【南海人】

黃 熙 紹興五年(1134年,实应三年)張榜。【南海人】

孔元勳 紹興五年(1134年),第二甲,汪洋榜。朝請大夫,歷知封州、新州。【番禺人】

翟 傑 紹興五年(1134年),第五甲,汪榜。【号朴庵,莞城南街人。淳熙七年(1180年),出任化州司户,几年间把该州治理好,百姓建生祠来纪念他。】

王日華 紹興九年(1138年),第四甲,黃公度榜。【南海人】

吳 羣 紹興十二年(1142年),第四甲,陳誠之榜。朝奉郎,通判瓊州。【番禺人】

李康臣 紹興十五年(1145年),第四甲,劉章榜。朝散郎,知昌化軍。【南海人】

陳康延 紹興三十年,第三甲,梁克家榜。【南海人,今属广州市白云区沙贝】

林 昂 淳熙二年(1175年),第五甲,詹騤榜。【南海人】

陳獻臣 淳熙五年(1178年),第四甲,姚穎榜。【南海人】

曾 槐 淳熙五年(1178年),第五甲,姚榜。朝奉大夫,桂陽軍。【南海人,后居黄埔长洲,亦作番禺人。初知惠州府归善县,知桂陽軍,后居番禺,两县志有史,博主之伯祖。】

馬希驥 淳熙八年(1181年),第三甲,黃由榜。朝奉大夫,知雷州。【新会人】

李 昶 淳熙十一年(1184年),第五甲,衞涇榜。【番禺人】

曾 機 紹熙元年(1192年),第四甲,余復榜。槐之弟。【南海人,槐之弟,博主之祖,官江西巡按】

崔與之 紹熙四年(1193年),第二甲,陳亮榜。丞相,清獻公。【(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劉 澤 紹興四年(误,实为紹熙四年1193年),第三甲,陳榜。【南海人,居今属广州丛桂路

劉 鎔 慶元五年(1199年),第四甲,曾從龍榜。鐸之弟。【南海人,居今属广州丛桂路

劉 鎮 嘉定二年(实为嘉泰二年1202年),第五甲,傅行簡榜。鐸之弟。【南海人,居今属广州丛桂路

梁文奎 開禧元年(1205年),第二甲,毛自知榜。【东莞人】

梁 該 嘉定六年(1213年),第四甲,袁甫榜。【东莞人】

徐如龜 嘉定六年(1213年),第五甲,袁榜。【南海人】

蒙 甄 嘉定十年(1217年),第四甲,吳潛榜。【番禺人】

楊汪中 嘉定十三年(1220年),劉渭榜。【番禺人】

溫若春 嘉定十三年(1220年),特奏名第一人,賜同進士出身。【番禺人,有关典籍对他是不是状元,也有不同说法,有“特奏名第一人”的记载,但是年状元记名刘渭。如《郝通志》载:“嘉定十三年(1220年),番禺温若春状元及第”。历官枢密院驾阁。】

趙崇垓 嘉定十六年(1223年),第四甲,蔣重珍榜。【赵崇垓,字德暢,号三州,汝敔独子,善护之孙,乃元佑汉王之曾孙,宋太宗第九世孙。生于1186,于1196年、11岁随父由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南迁入广,寓居于广州西城之德星坊(宋时属于南海县),以南海籍登进士,官任奉直大夫,后任广南东路领三州牧,统管南恩州(今阳江市,恩平市、新会市,台山市、今德庆县等地)。】

李昴英 寶慶二年(1226年),第一甲,第三人,王會龍榜。【李昴英,番禺人,字俊明,晚年归隐,居羊城文溪之上 因号文溪,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官至大宗丞、擢权兵郎中,除直秘阁,出任福建建宁宪仓提举。】

倫次陸 寶慶二年(1226年),第五甲,王榜。【字羽仪,南海县黎涌乡人。】

吳仁孫 紹定二年(1126年),第四甲,黃朴榜。【南海(大沥镇)大圃堡兴贤乡人。】

吳文震 紹定五年(1232年),第二甲,徐元杰榜。通判全州。【字谹發,番禺人。官鬱林州司、全州通判。】

趙興銄 紹定五年(1232年),第二甲,徐榜。【南海人】

危夢亨 紹定五年(1232年),第五甲,徐榜。【南海人】

張逢午 端平二年(1235年),第四甲,吳叔吉榜。【南海人】

趙興鑺 端平二年(1235年),第四甲,吳榜。【南海人】

楊 遂 端平二年(1235年),第五甲,吳榜。【南海人】

余復亨 端平二年(1235年),第五甲,吳榜。【南海人】

封南譽 嘉熙二年(1238年),第四甲,周坦榜。【南海人】

梁 現 嘉熙二年(1238年),第四甲,周榜。【番禺人】

趙汝夫 嘉熙二年(1238年),第四甲,周榜。【南海人】

姜雷煥 嘉熙二年(1238年),第五甲,周榜。【番禺人】

錢 益 淳祐元年(1241年),第三甲,徐儼夫榜。【东莞人,官靖江府通判。】

蔡夢雷 淳祐元年(1241年),第四甲,徐榜。【番禺人】

單崔明 淳祐元年(1241年),第四甲,徐榜。【增城人】

陳龍起 淳祐元年(1241年),第五甲,徐榜。【南海人,后居新会】

李興龍 淳祐四年(1244年),第三甲,留夢炎榜。【番禺人】

廖慶孫 淳祐四年(1244年),第四甲,留榜。【南海人】

郭 閶 淳祐四年(1244年),第五甲,留榜。正言。【字开先,番禺人】

周 鼐 淳祐四年(1244年),,第五甲,留榜。【南海人】

戴漢宗 淳祐七年(1247年),第三甲,張淵微榜。【南海人】

張翔龍 淳祐七年(1247年),第四甲,張榜。【南海人】

楊光大 淳祐七年(1247年),第四甲,張榜。【南海人】

鄭奎英 淳祐十年(1250年),第二甲,方逢辰榜。【南海人】

趙時鏦 淳祐十年(1250年),第三甲,方榜。【南海人】

楊震西 淳祐十年(1250年),第四甲,方榜。【番禺人】

何起龍 淳祐十年(1250年),第四甲,方榜。【番禺人】

鄭得助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二甲,姚勉榜。【南海人】

冼一龍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二甲,姚榜。【番禺人】

陳大震 寶祐元年(1253年),第四甲,姚榜。朝奉大夫,知全州。至元十八年,承事郎,廣東道儒學提舉。【番禺人、字希声】

謝月卿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五甲,姚榜。【南海人】

梁夢靁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五甲,姚榜。【番禺人】

李心月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五甲,姚榜。【南海人】

鄭福元 寶祐元年(1253年),第五甲,姚榜。【南海人】

陳夢雷 寶祐元年(1253年),國學第五甲,姚榜。【番禺人】

蘇 良 寶祐四年(1256年),第四甲,文天祥榜。【字尧臣,番禺人】

趙時洮 寶祐四年(1256年),第四甲,文榜。【南海人】

曾士倬 寶祐四年(1256年),第五甲,文榜。【南海人】

曾肅翁 寶祐四年(1256年),第五甲,文榜。【字恭叟,番禺人(今黄埔长洲),槐之孙】

馮斗祥 寶祐四年(1256年),第五甲,文榜。【字南俊,南海人】

黃 石 開慶元年(1259年),第五甲,周震炎榜

李夢英 景定三年(1262年),第三甲,方榜。【南海人】

曾南寶 景定三年(1262年),第四甲,方榜。【南海人(明朝中划立顺德)】

林元中 景定三年(1262年),第五甲,方榜。【南海人】

吳桂發 咸淳元年(1265年),第二甲,阮登炳榜。【南海人】

趙熼夫 咸淳元年(1265年),第三甲,阮榜。【南海人】

趙時釦 咸淳元年(1265年),第三甲,阮榜。【南海人】

趙若岡 咸淳元年(1265年),第四甲,阮榜。【南海人】

麥雷奮 咸淳元年(1265年),第五甲,阮榜。【南海人】

趙崇〈言由〉咸淳元年(1265年),第五甲,阮榜。【东莞人】

趙必〈王象〉 咸淳元年(1265年),第五甲,阮榜。崇〈言由〉之子。【东莞人】

趙必鈞 咸淳元年(1265年),第五甲,阮榜。【南海人】

劉褎然 咸淳四年(1268年),第一甲,陳文龍榜。【番禺人】

王道夫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番禺人】

楊 震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南海人】

吳道泰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番禺人】

尹 畊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东莞人】

梁與子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番禺人】

趙必燧 咸淳四年(1268年),第四甲,陳榜。【南海人】

張鎮孫 咸淳七年(1271年),第一甲,第一人。【南海人】 

姚 鈜 咸淳七年(1271年),第二甲,張鎮孫榜。【南海人】

劉 獬 咸淳七年(1271年),第二甲,張榜。【南海人】

李肖龍 咸淳七年(1271年),第一〔应为二〕甲,張榜。【增城人】

丘夢炎 咸淳七年(1271年),第二甲,張榜

葉三得 咸淳七年(1271年),,第四甲,張榜。【东莞人】

鄭起鴻 咸淳七年(1271年),第四甲,張榜

王元甲 咸淳七年(1271年),第五甲,張榜。【南海人】

何成子 咸淳十年(1274年),第五甲,王龍澤榜。【南海人】

曾宋珍 咸淳十年(1274年),第五甲,王榜。【东莞人,今属深圳】

陳 息 咸淳十年(1274年),第五甲,王榜。大震之姪。【番禺人】

錢夢驥 咸淳十年(1274年),第五甲,王榜。益之子。【东莞人】

 

博主说明:以上宋进士归属地按宋时科举藉地,以及查阅《黄佐·广东通志》、《广州府志》、《南海县志》、《番禺县志》、《香山县志》等加注。其后地籍归属或有变化,例如现广州市区当时为南海、番禺各分城之西、东,深圳宝安由东莞析出,香山县即今中山市和珠海市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遥远的QQ空间 [http://119406818.qzone.qq.com]
蔡襄家族·宋代蔡氏
纪德君:那些被人叫滥的官名(读稗琐话三)
常山县宋代进士名录
【兰溪进士】诸葛镇菰塘畈村历代进士
丰城范氏进士名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