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臣问高僧,究竟有没有地狱?高僧的回答境界极为高深
userphoto

2022.11.10 云南

关注

无论在哪国哪代的历史上,宗教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宗教虽然不像欧洲的宗教一样拥有可以与君主比肩的实力,但也是历史悠久,影响巨大,几乎每朝每代的平民贵族、王公百姓都对宗教信任甚笃。

在中国的宗教之中,流传时间最长的莫过于佛教和道教了。不同于中国本土的道教,佛教是从印度流传而来,却以其高深的佛法和轮回转世之说,迅速地收拢了中原的民心,成为了可以与道教有一拼之力的庞大宗教势力。

佛教在中原流传两千余年,出现了数不尽的高僧大能。纵观历史,每朝每代都流传下了数不尽的高僧轶事,每一则都是发人深省。

北宋就曾流传下来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大臣问高僧,这世上究竟有没有地狱?高僧的回答境界极为高深,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大德高僧

故事中的这位高僧法号名叫达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高僧,他自幼出家,极有佛性,师门长辈对他极其欣赏,自小就将他带到身边,教授他佛经至理,而达观禅师也没有辜负师门的厚望,手不释卷精心钻研,终于长成了一代高僧。

成年的达观禅师风度翩翩,学识也远胜众人。佛寺中共有佛经十万余卷,每一本他都能倒背如流。更难得的是,他不仅能够背诵佛经,还能够将每一句的意思都用浅显的字句表达出来,让不识几个字的农民都能够聆听佛理。

这在当时是极为难得的,百姓们对这位高僧极为爱戴,隔三差五的就去他所在的寺庙里上香,达观禅师对他们也不吝赐教,用佛经将他们生活中的苦难一一开解,效用极佳。

这事儿传扬开来之后,达观禅师名声大噪,世家贵族们纷纷上门拜访,求他为自己解答疑惑。天下的高僧也对这位出色的后辈极为关注,不少高僧都亲自上门向其讨教佛理。

达观禅师与他们一番交流之后,用自己的丰富学识成功折服了他们,他们纷纷称他是“佛门骏足”。达观禅师的名声在佛门中广泛地传扬开来,不少佛门弟子都主动找上门,希望能拜他为师,解答心中疑惑。

达观禅师也欣然同意,他风姿清隽,气度从容,性格也是极其温和,对弟子们从来都是循循善诱,没有一丝怒火,所以弟子们也很是尊敬爱戴他。

更让这些弟子惊喜的是,达观禅师果然名不虚传,对佛法的造诣极其精深,无论是再艰涩难懂的佛经,他都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将其翻译出来,并细心的教与弟子。

在他的教导之下,再愚笨的弟子都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感激?有师门长辈的看重,有弟子晚辈的感激,有平民百姓的爱戴,有高官贵族的欣赏,达观禅师成了个名副其实的高僧大能,他的名声也再次大震。

这次,不仅本地人对他的种种事迹津津乐道,就连京城的达官贵人们也听说了他的名声,还有一人直接找上了门。

大臣来访

在出名之后,每天拜访达观禅师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但是他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虚假的繁荣之中,他依旧对百姓们极为关怀。

对他来说,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百姓们的烦恼是烦恼,高官们的烦恼也是烦恼,两种烦恼性质相当,无论是谁,他都应该施以援手。

这样高尚的品格让世人对达观禅师更加的尊重,但也有不少贵族觉得他这是在沽名钓誉,佛门虽然是世外空门,但毕竟处于朝廷的土地之上,达观禅师一个生活在红尘中的和尚,真的能像传闻中一样品性高洁、精通佛法吗?

北宋的达官贵人之中,就有一人对此半信半疑,他就刑州观察使李端愿。别看这官不怎么大,李端愿可是贵族中的顶流,他母亲万寿公主是宋真宗的亲妹妹,也就是说,他是宋真宗的亲外甥,如假包换的皇亲国戚。

李端愿自恃身份尊贵,本以为达观禅师会亲自来迎,没想到达观禅师表现得却极为淡然,并没有因为他皇亲国戚的身份而另眼相加,这让李端愿对他也有了几分尊敬。

不过对于这个大师的真才实学,李端远还是有所怀疑,所以他开始了自己的“考验”。

境界高深

李端愿问达观禅师:“大师,我自小就听说人死之后会化为灵魂,那灵魂的栖息之地是哪里呢?”这个问题不可谓不刁钻,人世间的活人哪里知道死后的状况呢?

哪怕达观禅师的确是位高僧,但是他也没有死过啊。若不回答就是欺世盗名,若回答也是与实不符啊!

李端愿以为这样就能难住达观禅师,可达观禅师却只是淡然道:“未知生,焉知死?”你连活着都没搞清楚,干嘛去研究死呢?

李端愿不服气了,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清楚活着是什么样了,现在就想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可达观禅师却反问道:“既然如此,生从何来?”

李端愿这下没话说了,只能绞尽脑汁地思考,但是还没思考出个所以然,达观禅师便高呼佛号,劝告他道:

“施主还是别想了,就算想通了,你也舍不下这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人生百年,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可这世间又有几人能参透、能放下呢?”

李端愿听了这话,沉默不语,心中对达观禅师的佛法造诣也有了几分佩服,但他还是不肯放弃,锲而不舍的追问道:“世间传说人死后灵魂会去往地狱,那地狱究竟存不存在呢?还望大师为我解惑。”

据李端愿所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无非就两个,有或是没有,但达观禅师思考了一会儿,微微一笑道:“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花;太尉就有中觅无,手揸水月。”太尉心中若有地狱,那便有地狱,若无地狱,那便无地狱。

这个回答可以说是极为高深了,达观禅师没有纠结于这世上究竟有没有地狱,而是将一切都归于人心,人心之中若有地狱,那人间亦是地狱,人心若没有地狱,就算有鬼魂临面也浑然不惧。这也就是所谓的“唯心论”。

李端愿听完达观禅师的回答之后立刻拜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从此之后更加笃信佛法,与达观禅师也是往来甚密,两人经常一起讨论佛法,研究佛经。

世间究竟有没有地狱,人间的人是无法得知的,正是因为无知,才会诞生恐惧,无论是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地狱畏惧不已,也对它的存在满怀疑虑。

达观禅师禅师以及高深的佛法造诣,另辟蹊径,劝李端愿“但了自心,自然无惑”,心中若无地狱,世间便无地狱,这实在是发人深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一高僧,因错读佛经而开悟,了不起
心的最高境界
自在与牵挂
戏说禅
道生禅师:15岁讲经说法,思想前卫被人误解,发下大愿出现瑞相
白话《金瓶梅》第一百八十五回 兰陵笑笑生对待春梅床戏的谨慎态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