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和尼克松交锋时的智慧
userphoto

2023.08.06 云南

关注

#历史开讲#

毛主席可以说是当代站在人类政治巅峰的领袖,他的外交极富智慧、而又自信。我们来看他在和尼克松会谈时的策略和智慧。

1、研究对方最擅长的

由于两边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及敌对状态,但彼此都相信接触的价值。

毛主席:所以,我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做旅行者来谈也行,当做总统来谈也行。总而言之,都行。我看我不会跟他吵架,批评是要批评他的。我们也要作自我批评,就是讲我们的错误、缺点了,比如,我们的生产水平比美国低,别的我们不作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通常用于人民内部矛盾,用在这里,只要有辨识力的,就会发现传达了巨大的友好情绪。

这里毛主席传达了双方接触的巨大可能性,表明了我方的开放态度。同时对尼克松作了研究,

毛主席:你们的尼克松总统不是喜欢Law and order (法律和秩序)吗?他是喜欢那个law (法律),是喜欢那个order (秩序)的。

这就是对对方关注点的了解,以形成共同话题,方便求同。

尼克松的回应是,

毛主席:昨天你(尼克松)在飞机上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说是我们几个要吹的问题限于哲学方面。

因为双方敌对状态、以及巨大差异,而毛主席是个伟大的哲学实践家,而哲学相对其他离实际生活是更远的,最不容易引发对具体问题的争端的。

可见尼克松也是对毛主席下了一番狠功夫,双方都在了解对方、研究对方最擅长,并从对方最擅长的地方着手,体现了互相尊重的意愿。

所以,研究对方最擅长的、并以之为话题,这是典型的求同,求同是有巨大分歧者拉近双方关系的第一步。

2、寻找共同纽带

引入双方的纽带——蒋校长。

毛主席:那还不是匪?彼此叫匪,互相对骂。其实我们跟他作朋友的时间比你们跟他作朋友的时间长得多。

这传达了以敌人为朋友的意思,一语双关,透露出可以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同时淡化了之前互骂的敌对气氛和敌对情绪。

表示支持,

毛主席:你当选我是投了一票的。

表示喜欢,

毛主席:我是喜欢右派。人家说你们是右派,说你们共和党是右派。

通过表示支持、表示喜欢,暗示了巨大的可能性。

引入双方的共同纽带——苏联。

尼克松:我认为重要的是要看到更大的问题,即不能允许一个国家,虽然它也许是一个大国,去吞并邻国。在这里就是指巴基斯坦。

这里暗示了合作对抗苏联的意愿,虽然是以印巴关系的名义,但从原则性上可以推理出同样的对中苏关系的态度。

在其他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论证了,外交语言和行动上的读取办法是——不管对方说什么、做什么,只看从对方说的、做的能逻辑推理得出来的推论,这些推论,才是对方真正要表达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第二步仍然是求同,在共同纽带上淡化分歧、强化一致。

3、确立共同原则(团结的基础)

尼克松:我们现在走在一起来了,是因为我们承认存在着一个新的世界形势。我们承认重要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对内政策和它的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策以及对于我们的政策。

这里尼克松抛出了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让双方求同存异的基础,这个原则是双方都承认和接受的。

对此,毛主席和周恩来都给予了回应,

毛泽东:也不威胁日本和南朝鲜。周恩来:任何国家都不威胁。

即是表明,可以在这个原则基础上,作为合作的出发点。

4、留下缓冲、巩固成果

当确立共同原则后,此时,尼克松提出了具体问题,

尼克松:我们也不威胁别人,我想你们也知道美国对于中国也没有领土要求。……因此,我们虽然有分歧,但是可以找到共同点来建立一个世界结构,一个我们都可以在其中安全地发展自己、各走各的路的结构。

这里暗示可以具体让步(台湾问题),这种具体问题,需要进行充分的接触和反复的沟通、以及前期大量的准备,所以,需要留下大量的缓冲。

所以,

毛主席:你们下午还有事情?现在几点了?周恩来:四点半开全体会,现在是三点三刻。毛泽东:吹到这里差不多了吧?

这种具体问题需要缓冲,而具体一致原则双方已经确立,所以毛主席在对方提出具体问题这个节点暗示可以结束会谈了。

这样就可以把争议放到台面之下,而当前的会谈成果可以得到巩固,这个处理是理智而耐心的。毛主席对节奏的把握,是非常精妙的。

外交语言不能纰漏、也不能直接,否则就会被竞争对手利用(尤其是西方),所以只能用能得出推论的材料、信息和表达方式,而不能直接表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尼克松访华时,问如何称呼蒋介石,毛主席回答7字让其哈哈大笑
毛主席问基辛格:你这个博士是个什么博士啊?哲学博士 你给我上点课
如何与“别人家”的妈妈相处?丨从心理学角度解决婆媳关系
回忆──夫妻感情的纽带
尼克松访华向毛主席鞠躬
《谈判力》读后感:用原则谈判的方式实现双方“共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