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可怕的2岁,原来是全世界孩子的“通病”

带孩子去表妹家玩,本以为两个孩子相差好几岁,不会有冲突。可不到五分钟,便听见大的叫,小的哭。

儿子吐槽小表弟,太小气了,什么玩具都不让碰。

再看表妹家的儿子,像个小财主,坐在地上,抱着自己的一堆玩具,生气地说:“这些都是我的,不是你的。”

表妹安慰他说,给小哥哥一个,他却把头扭过去说:“不,我就不。”

说完,他开始满屋子打滚。

表妹拉着我走了出去,说快给她愁死了。

以前,那么听话的一个孩子,现在撒泼耍赖简直是信手拈来,一言不合就开哭,一不高兴就打滚。

掐指一算,表妹的儿子正值两岁,我提醒她说:“淡定,你迎来了你儿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传说中的Terrble two。”

提及孩子的两岁,说它可怕,一点不为过。

它是所有孩子的“通病”,也是老母亲们的“心病”。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几岁的孩子最可怕?

大约有50%以上的家长投给terrible 2。

孩子的两岁,到底是一个什么梗?为什么如此可怕呢?

2岁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会经历人生一个“叛逆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它是人类系幼崽向智人转变的第一步。

心理学家将儿童在2-5岁集中出现的一个逆反行为称为第一反抗期。

为“不”代言,开口闭口说着“不”。

叛逆期是孩子的一场“独立战争”,目的是为了自我、自由和自立。

婴儿期的孩子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完全依赖和听从妈妈的安排。但到两岁左右,孩子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存在,“我”是和别人不同的。

说“不”,为了表明的态度和立场,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

你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目的:怼你。

“不”是他的万能答案,要和妈妈对抗,为了独立而引发的“暴躁性行为”。

有个朋友,曾在儿子两岁半的时候,记录了他一天说“不”的次数,居然多达40多次。

为自己代言,我的事情我做主。

2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建立自我意识的时期,他们非常看重对所有权的保护,包括身体、玩具、家人……甚至是他所见到的一切。

凡他认为属于他的东西受到任何的侵犯,就会采取行动保护。

看到一个视频,孩子拉了臭臭,妈妈顺手给冲了。完了,这下惹到了他,躺在地上又哭又闹,非让亲妈把自己的臭臭找回来。

因为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自己拉的便便也是属于自己的,别人碰不得。

在2岁孩子的世界里,“我”是万能的。

根据瑞士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理论,两岁的孩子正处于从感觉运动期到前运算阶段的过渡阶段。

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什么都可以hold住。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正如医生鲍秀兰说:“两岁宝宝的身体发育与智力发展之间存在着差距,一般来说,后者先于前者。也就是宝宝的身体功能的发展尚未赶上心智能力的发展。

孩子玩橡皮泥时,他们心里会想着自己要捏出一个什么样的造型,可当橡皮泥真拿在手上,却又不知道如何去捏成想要的造型。

这种身心不一致的沮丧感,会让孩子有一种挫败感,很不开心。而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又差,于是便出现了“不讲理”地大闹一场的局面。

微博上,有个关于“可怕的两岁”的话题。

找了很多同款的孩子,以及同病相怜的老母亲。

有人说:「最怕听到,不要,我的,我来……」

评论区,也是热闹非凡:

知道两岁可怕,不知道这么可怕,一天能生气打滚八百次。

T2(Terrble two)经常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告诉自己淡定淡定,到房间里冷静一会儿出来还得满脸笑地面对满地狼藉。

2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里程碑

《可怕的2岁》作者,美国实战派育儿问题专家约翰·罗斯蒙德认为,养育孩子和耕种一样也是分季节的,每个季节所包含的教养内容应该各有不同。

1.首先要正面的,积极地去迎接孩子的叛逆。用合适的技巧进行沟通,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两岁的孩子,还有一个特征。便是嘴巴追不上自己的脑袋。

因年龄有限,他们经常表达不出内心的想法,索性便用哭闹来表达。我们可以使用孩子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而且,一定要具体。

《妈妈是超人》的节目中,咘咘特别不喜欢吃青菜,面对她的拒绝,贾静雯也不恼不火,而是告诉咘咘:“如果不吃青菜的话,幼儿园老师会怎么样?”

一听说这个,咘咘开始被吓到,哭着说:“我不要。”

贾静雯开始跟孩子沟通,会问咘咘:“为什么,不要什么,不要什么讲出来,你不要什么妈妈听不懂。”

咘咘哭着说:“我要妈妈抱。”

贾静雯回答说:“好,我会抱你,但是你要乖乖吃青菜,吃饭饭。”

后来,咘咘吃了青菜,还跟妈妈说,可以拍给幼儿园老师看。

进入2岁后,孩子的自主欲望变成,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我们顺势可以培养一下孩子的独立性。

我儿子进入2岁的时候,不允许别人碰他的玩具,于是我买了一个收纳盒,告诉他这是“玩具的家”,每次,睡觉前,他都会自己收拾好玩具。

我还购置了塑料衣柜,这样方便他自己拿、放衣服。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尊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想法,也锻炼了他的独立性,何乐不为呢?

2.提前沟通,制定规则,有底线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2岁的孩子,虽然从之前的天使,变成现在的小恶魔,可他们也是愿意按照“规矩”办事的,但需要提前沟通。

制定规则,什么事情不能做的,是一定不可以做的。

闺蜜的女儿,有一段时间对各种孔都感兴趣,非得弄个小棒去戳一戳,连插座也不放过,这样很危险,于是闺蜜跟女儿说,不准戳插座,再发现要没收所有的玩具。

在闺蜜买的插座保护套到之前,她女儿还是用小棒戳了一次插座,闺蜜二话不说,没收了所有的玩具。因为之前打了“预防针”,闺蜜的女儿哭了一会,看妈妈的态度坚决,也作罢了。

对于无关乎原则的事,我们可以尽量满足孩子。

3.让孩子做“选择题”。

对于处在2岁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说什么他都是“不”,那么,我们把指令性的要求换成选择题,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当我们想带孩子一起出门,他们可能会直接拒绝我们:“不去。”

可我们问:“你是拼完积木出门,还是现在和我们出门呢?”

给予孩子选择,而比直接说出指令性的语言要好很多。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

“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

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

了解两岁的孩子,耐心引导,我们也可以把孩子可怕的两岁,变成了不起的两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叛逆期是什么时候?孩子叛逆期的典型表现
4岁立习惯,6岁立心态,14岁立规矩,父母一定要及时把控
怎样免费巧用自己的幽默来教育孩子
儿子叛逆期,爱唱反调,宝妈利用“拆屋效应”,轻松化解
孩子叛逆期的三个阶段①2-3岁 宝宝叛逆期②6-8岁 儿童叛逆期③14-16岁 青春叛逆期
这5类妈妈带大的孩子注定叛逆没出息,看看有没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