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周,一个跟社团高度相似的国家

其实很多人对于西周初年建立的所谓800诸侯国概念是不清晰的,这些国到底有多大,按照井田制做个简单的推算,一个井田是八户,四个井田组成一个邑,四邑为一丘,四丘为一甸,四甸为一县,四县为一都,也就是一个国。也就是说,一国有4(县)*4(甸)*4(丘)*4(邑)*8(户)=2048户。按照一户为五口之家,也就说一国有2048户*5口=10240口。也就说每个国大概有1万多人。这个数字是不是把你吓到了,怎么会这么少?

但是我们把西周初年分封了800多个诸侯国套进去再看看,也就是说当时除了周王室华夏诸侯国共有800多万人。周王室直辖的人口有多少呢?根据记载,周王室直辖的军队分成了西六师和成八师,师是当时的军队编制,人数大概在3000人左右,也就是说西周王室直辖的军队数量大概为14*3000=4.2万人,考虑到当时的国人都是要作战的,也就是同一时期,每户有一个人服役,每户为五口之家,周王室直辖的人口为4.2*5=21万多一些。华夏的总人口大概为820多万人,而考虑到当时华夏诸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这个数字是不是显得就可信服了?毕竟西汉最巅峰时期,全国人口才五千多万,在考虑当时西汉的生产力的差别、领土面积的差别,这个数据是非常可信的。

我们来还原一下西周建国之出的时候,当时华夏境内的整个政权的结构相当于一个金字塔,塔顶是周王室,第二层是跟周王室非常亲近的诸侯,他们的国君一般出任周国的卿,第三层是其他周王室分出去的诸侯国,主要是周王室的功臣和子孙。第四层是其他出身的华夏诸侯国。他们的敌人是其他的民族、部落,被统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周王室凭借着强大的武力为华夏诸侯们提供保护和秩序,第二层负责协助周王室维护华夏体系的日常管理,相当于这个社团的高管,一般只有四五个诸侯,他们通常都是跟周王室血缘非常亲近的宗室,传个四五代人就会被血缘更近的其他诸侯代替。第三层的周王室分出去的诸侯大概有100个左右,这个是猜测,传说文王百子应该就是西周初年分封出去的诸侯的数量,他们是周王室的亲戚和功臣们,他们协助上两层的王室和王室的卿一起监视下一层的其他诸侯国,防止异性诸侯的崛起和叛乱。异性诸侯们处在华夏诸侯的最底层。

平时所有的诸侯国都需要给周王室上缴保护费,周王室为他们提供两个服务,第一个是当他们被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被排除在华夏体系之外的异族人入侵他们的时候,周王室通常会带着王室直辖的军队和华夏诸侯的联军保护他们。第二,当华夏体系内的诸侯们之间有矛盾的时候,王室需要向他们提供仲裁。当然周王室出去砍人抢地盘的时候,小弟们由于作战勇猛,流血流汗,王室也会对他们进行奖励。这就是西周的封建体制的本质。

所以我们看到,在西周建立之后,历代的周天子,没有老老实实的在自己的国发呆,享受臣民的朝拜和供养,而是成天的带着西六师、或者是成八师、或者是西六师加上成八师到处砍人,不是在平叛,就是在抵御蛮族入侵,要么就是在出兵抢地盘。因为这就是周天子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形成了正循环,周天子掌握了当时东亚肥沃的两块土地,关中平原和洛阳平原,所以他能供养两只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常备军的好处是可以全年作战而不耽误国内的经济生产。由于周天子的武力强大,就能给诸侯提供强大的保护,诸侯们就能安心的搞生产、造小人,于是他们就可以给周天子交更多的保护费,周天子有了闲钱,就可以养更多的兵,除了提供基本的保护之外就有余力到邻居家抢地盘,抢了地盘就可以分封出更多的小弟,这些小弟就可以给他交更多的保护费,在这样正循环的影响下,华夏这个大社团和周王室就越来越强。但是这个体系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周王室的实力过于强大,成了这个体系唯一的发动机。

但是这种发展势头在周昭王的时候被打破了。周昭王为了展示他社团老大的权威,一即位就扛着他40米的大刀出去抢地盘,跑到今天山东、安徽、江苏交界的地方,对着生活在那里的徐夷、淮夷就是一顿爆锤,打的当地夷人是哭爹喊娘,先后有二十六个夷人部落乖乖的向周王室献上了他们的膝盖和保护费。

周昭王对于自己的初阵还是很满意的,但是社团要发展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发呆,这个时候有一个八卦传到了周昭王耳朵里,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南蛮人发现了一座铜矿,并很嘚瑟的取名“铜绿山”(今天湖北大冶)。铜矿在当时既是货币也是武器、奢侈品的主要原材料,在当时这妥妥的是硬通货,比今天的金矿都抢手,看看大英帝国为了金矿和钻石矿对布尔人做的那些丧心病狂的事、你就能理解周昭王当时的心情。本着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原则,周昭王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和集结的一大批小弟,在公元前985年,从洛阳浩浩荡荡的一路南下,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渣渣,周国的联军沿着汉江一路平推到长江边上,很顺利的就占领了铜绿山,周昭王留下几个小弟守着铜绿山挖矿,并把打下来的沿着汉江沿岸的土地封了一堆小弟,并让他们以后每年把开采出来的矿沿着这条大道送到洛阳。安排好一切后,周昭王就把铜绿山开采出来的存货和一路烧杀抢掠来的财宝和奴隶统统打包装车,吃着火锅唱着歌就回老家洛阳过年去了。

没想到这样的好日子才过两年,铜绿山让杨越人抢了。这还了得,动人钱财如杀入父母,于是在周昭王十九年,大概是公元前982年,发动了第二次南征。这一次周昭王带着大臣祭公和辛伯一起,率领周军主力六师再次南下,大军先到达唐国,再经厉国和曾国向南进发,同时分出一只小分队到长江中游去扫荡扬越人的部落。战争过程乏善可陈,周昭王主力一路平推夺回铜绿山,同时扫荡小分队一路上也是摧枯拉朽一路抢到夔国(今湖北秭归),再往西就都是大山不好走了,于是带着抢来的财宝和众多的奴隶满载而归。周昭王对这次出兵的收获非常满意,跟扫荡小分队汇合之后,准备搭船渡过汉江回家。没想到发生了地震,地震引发了山洪,周朝的军队大部分都被洪水冲走了,这次抢来的财宝和奴隶也被洪水冲的一点没剩,唯一幸运的是周昭王本人逃得一命。

灰头土脸的周昭王非常不甘心,决定一血前耻,重新组建了六师,再次发动南征,但是这次更惨,过汉江的时候,周昭王和他的部下全都翻船淹死了。翻船的原因至今是个迷,周王室自己都讳莫如深,到底是造船的技术不过关、还是渡江的时候遇到大风把船吹翻了、还是受到攻击导致翻船不得而知。周昭王和周王室的常备军六师全军覆没,这次损失动摇的周王室的国本。当时的生产力不但低下,医疗更是低下,人的平均年龄非常低,周王室的常备军连续两次全军覆没,让周王室治下最能打、最会打的一代人死光。周王室当时陷入最危险的境地,堂堂天子归天,都没有向诸侯发布讣告,没有要求诸侯前来吊唁。

经过多年休养生息,继任的周穆王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讨伐不跟诸侯接壤的西戎,这样既可以维持周王室能打的形象,也避免了被诸侯发现周王室的虚实。但是周王室虚了的事实光靠藏是藏不住的。周穆王死后,周王室几乎再也无力发动对外战争。这就尴尬了。我们前文说过,虽然整个华夏实力很强,但是华夏诸侯们却虚的一批。当蛮族再次入侵的时候,周王室不能提供保护,诸侯们只能自求多福孤军奋战,绝大部分的华夏诸侯国就在这个时候灭亡了,活下来的诸侯国开始把更多资源用来武装自己,给老大交保护费交的保护费越来越少,没了诸侯国的输血,周王室就更虚了,发展到最后,诸侯给周王室缴纳的保护费慢慢就变成了过年给老大的一点红包而已,就是意思意思。

周天子最后一块遮羞布是被郑庄公扯下来的,周王室这个社团老大竟然连手下小弟都打不赢了。从此以后,小弟们来过年红包的那点意思都不意思了,周天子这个名义老大彻底沦为摆设,没人问了。此时的中原大地也不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领土,众多的蛮族政权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大部分的华夏诸侯国都在生死边缘挣扎。整天你砍我我砍你,要么是跟跑过抢地盘的异族社团死磕,要么是跟同是华夏阵营的其他堂口火拼。这种以死亡为代价的火拼中,大部分的华夏诸侯都灭亡了,西周分封的800多个诸侯国只剩下100多个。就在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有三个诸侯率先发展为大诸侯,成了千乘之国。他们分别是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和东方的齐国。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被周天子认证过的华夏苗裔,但是在大火拼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死抱着华夏的文化、血统不放,而是主动的跟周边的异族进行融合,基因的多样性,让他们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取得优势。齐国是跟东夷人深度融合,晋国是跟北狄人深度融合,楚国干脆就自称了南蛮人。

这种大乱斗一直持续到齐桓公小白和管仲这对CP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才再次恢复秩序。关于管仲和小白这对CP是如何重建华夏文明新秩序,将另写文章论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天子原本拥有绝对权威,做2件糊涂的事后,诸侯开始藐视周王室
等级森严的周王朝,楚国为什么非得称王?
晋成侯所面临的天下局势是什么样的?
穆天子传……
楚国八百年:求人不如求己,实力就是一切
春秋时期为什么别的诸侯国不敢称王,而只有楚国敢称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