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啥很多人放弃思考

文/

    不是人们不喜欢思考,而是当下的知识在爆炸状态,人们已经无法从总体上进行把握。而局部的探索对于整体而言,可能是错的,也可能是片面的。人们不知道自己思考的对错,进而对思考做出了无奈的选择----放弃思考。

   从历史上看,人总是在没有完全理解一种技术之前就开始操控、应用它,并在其上寄托虚假的信念——从蒸汽机、电力到原子能均是如此;我们不应对一些不实的科学想象大惊小怪。但是,以往科学的发展只是理论落后一步,思想和理性总是力图去把握技术,科学真实性的基础从未动摇过。今日则不同,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生命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思想,科学研究者已经很难在整体上去把握其方向,甚至不能将其与幻想和迷信加以区别。更为致命的是,很多人放弃了思考。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回顾二十世纪的另外两件大事。一是二十世纪科学革命,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几个世纪以来,人们见证了颠覆性的科学革命相继发生,从哥白尼革命、牛顿力学再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大家一度乐观地相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还会有新的科学革命,但事实上并没有。

         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原则暗含两个长时段问题:(1)如果一种历史能够展现一种长久连续成长的方式,人之道与天之道就必须达成一致,所谓配天。以当代语言去理解,大概意味着,人所建立的文明游戏规则必须符合存在能够不断存在的存在之道;(2)古今之变易必来自“作”,即开拓了可能生活的制度、技术和精神的创作,通过创造历史而继续存在的创作。
          如果没有创造新的历史游戏,一个异常事件就只是波动而已;或者说,如果不能真正改变游戏规则,一个事件就只是对某个局面的策略性反应,往往根据形势而反复。通常真正触动游戏本身的变化,总是由某种长期持续的历史运动所导致的,而事件只是一些表现。如果利益分配格局改变了(比如当年英法德的列强体系转为美国体系),而利益分配方式却没有改变(仍然是霸权体系),就只是“局面”的变化而不是“历史性”的变化。兴衰意味着沧桑,却未必是变天,游戏中的胜负情况并没有改变游戏本身,正如胜败乃兵家常事,而兵法乃兵家常理,策略的变化并不等于游戏规则的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茅卫东:人分三类,你属哪拨?
构建新型政治经济思想基础
一文了解几十万年的科技史
历史风云人物
【职业化成长】工具16:6顶帽思维法
莫让执行力落后于思考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