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老虎”耗散的气阴,可以趁着处暑补回来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女性健康生活平台「少点盐」

作者:栗子

插画/莉香

处暑,《七十二物候集解》讲到:“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到来,像是一个休止符,止住了夏日的暑气。

这段时间,尽管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炎热的夏天俨然已告一段落了,渐渐有了秋日的氛围。

大自然对此是最有感知的,田野里的谷物都已成熟,变成了金黄、可爱的样子。

我喜欢在这段时间,每天去楼下的公园里小坐一会儿,少了暑热,空气中吹来的风都柔和了许多,身体也感知到了些许凉意。感觉自己像个飘来飘去的稻穗,顺应着时节的变化,内心也变得柔软。

“秋老虎”耗散的气阴

趁着暑气消散的时候补回来

-

不少朋友应该都感受到了,今年的夏天并没有以往的炎热,反而是立秋到处暑这段时间,秋老虎趁着夏末的余劲儿发了几下威,把空气蒸腾的一片火热。

这样的天气,对我们身体内的气、阴来说,是个不小的消耗。

中医有一句话是“壮火食气”,意思是说,阳气如果烧的太旺,就会提前消耗掉体内的气。

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有节奏的,春夏时阳气向外生发,秋冬时向内收敛,这样一升一收,阳气才能保持温和、刚刚好的状态,持续不断的为身体提供能量。


但今年,夏天不算太热,导致阳气生发不足。秋天又因为天气的原因,让阳气该收的时候不收,反而是不停的向外生发。

这样一来一往,对身体来说,就是提前消耗的过程。我最近就感觉,就算天气不热,汗水也还是会流淌,火气也比较重。

再加上,由于天气太热,入秋之后不少地方还会开着空调。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及时做好保暖,身体很容易遭受寒邪入侵,内部的阳气会被调动起来驱赶寒邪,让阳气一直处于亢奋的工作状态,这对气来说,又是一种消耗。

阳气如果蒸腾的过猛,我们体内的津液和血为了调和它,会加倍的努力工作,时间长了,津液和血都会有所耗散。就好像一锅水一样,火力太大,锅里的水也会被烧干。

血液和津液在体内属于阴液,所以,不管是什么体质的朋友,这段时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

1.经常感觉口渴,口燥,很想喝水。

2.午后一阵阵潮热,手脚心也会微微发热,想摸凉的,脸颊会有些泛红。

3.晚上容易失眠,梦比较多。

4.气短,稍微走两步,就会感觉气提不去来,头也是晕晕的

5.女孩子的话,可能还会出现月经推迟、量少的情况。

6.上午如果活动、说话比较多,下午会头痛。

处暑,暑气止,空气中的热气开始消散,阳气顺应时节往五脏六腑回收,身体调整为适合受补的状态,进补的食物可以快速被身体吸收。所以古人常说“贴秋膘”,补充的就是炎热之后,气、阴的耗损。

生脉饮,适合处暑喝的小补茶

-

如果你有气、阴两虚的情况,那么我推荐你可以喝孙思邈在《千金方》里的一个方子,名叫:生脉散,也可以叫做生脉饮,主要的食材有人参、麦冬、五味子,有补充气阴的作用。

生脉饮是特别适合处暑时节喝的小补茶,夏天的阳气往外走,在处暑后,阴气往回收,气虚的姑娘在补气的同时,阴也可以得到稳固,更能补得进去。

生脉的“生”,取生发之意,古人认为血脉生生不息,生命也会旺盛。《内外伤辨惑论》在记录它时说道: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

意思是说,人参可以大补元气,填补我们耗损的气。而麦冬可以养阴、清热,性质又偏寒,和人参组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调和互相的药性,才能让益气养阴的作用更加突出。

而最后的五味子,既可以辅助人参稳固元气,又能配合麦冬收敛阴津。三者缺一不可,最适合气阴两虚的情况。

生脉饮里,人参是占据主要地位的,但由于人参的品种很多,不少朋友不知道如何挑选,这里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该如何选择:

林下参:这是最接近野山参的人参品种,也是我们常说可以“大补元气”的人参,它比较温和,是日常调养身体就可以用的补品。

红参:它是人参的熟用品,火力比较大,劲头也很足,更适合阳虚的比较厉害,常年手脚冰凉的朋友吃。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它是国外的一种参种,有清热生津的作用,性质偏凉,脾胃虚寒的朋友不太适合吃。

东洋参:严格意义上讲,东洋参并不算是人参,它又叫牛蒡,常常作为蔬菜食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这四味常见的食材中,我最推荐的就是林下参,因为它的性味温和,调配出来的生脉饮是日常就可以喝的小补茶。

其他的参种,红参效力强,长期饮用很容易上火;西洋参的主要功效偏于滋阴;东洋参没有补气的功效,不太适合用在生脉饮中。

其他的食材,麦冬,可以选择浙麦冬或者川麦冬,挑选时注意闻一闻有没有异味,好的麦冬会带着一股自然的清香。五味子,则主要是观察颜色,色泽偏紫红色和红褐色的食材,品质就不错。

不止是炎热消耗过后,日常中,比如老师需要上课前,工作太久了反应有些迟钝了,都可以给自己准备一杯生脉饮提前补补气,精神会好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人参补气的作用很强。孕妇和哺乳期的妈妈不太适合补气,因此不建议喝,除此之外,小孩子天生阳气足,也不适合喝。

食材:林下参3-5克 / 麦冬9克 / 五味子4克

做法

可以摘取几根林下参的参须,和其他食材一起用温水过一下,清理掉表面的灰尘。之后,把食材放进锅里,倒入500ml的水。

大货烧开后转小火,煨5-10分钟就可以取出来饮用了。

这样煮出来的生脉饮,味道会有点酸酸的,喜欢甜口的朋友,可以往里面加一点蜂蜜调和下味道。如果没有条件煮的话,也可以用泡茶的方式,只是需要泡的更久一点,等待20分钟,食材的药性被全部泡出来为止。

秋天艾灸,可以固摄阳气

-

除了生脉饮之外,大家还可以适当给自己艾灸。

春夏艾灸,我们都知道是顺应阳气的生发。而秋季艾灸,则主要是帮助我们固摄阳气,因为此时阳气耗散的多,需要艾灸扶持正气,帮助肾脏更好的将阳气回收到体内。

秋天,艾灸哪些穴位?

秋天第一要艾灸的穴位,就是涌泉穴。它是肾精首穴,肾主水,能够给身体补充阴津。艾灸涌泉,可以将外散的阳气拽回到肾水的位置,温暖下半身。

此外,还可以艾灸足三里穴,帮助生发胃气,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配合生脉饮,可以更好的将它运化为气血,给我们的五脏六腑足够的滋养。

秋天,艾灸需要注意

1.与夏天不同的是,秋天艾灸时间也会缩短,从一周2~3次,变为一周1~2次,给身体缓和的时间。

2.秋天艾灸时,要多喝温水,可以在里面适当加一些蜂蜜,防止干燥。

3.处暑之后,凉意越来越深,艾灸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暖,灸完后不要立刻洗澡,需要等待一个小时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肾双补丸
每天喝水加点它,养足精气神,还能回血、升阳气
中医养阳十六法【周伟话养生】
古人过夏天,有个补天真元气的方法。
肾精快用光,你该怎么办?第一篇:手脚凉肚子凉
生脉饮:迅速补气、补津液,适合夏季饮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