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上丝绸之路”到底哪里始发?
昨日,江西省商务厅厅长王水平力证“世界瓷都”景德镇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引来无数吐槽。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宁波、泉州、广州三地就已经展开“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申遗“争夺战”。当“南海一号”浮出水面时,有关“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之争更出现白热化态势。
“海上丝绸之路”起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明初达到顶峰。是以泉州、广州、扬州等为起点,至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南亚诸国、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海上商路。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补充几点说明:一是需要搞清楚“始发地”抑或是“始发港”的概念。
通常而言,一艘船从甲地到乙地,甲地就是始发地或始发港,过路停靠或在此补充给养的船只只能算作停靠地或停靠港。如,郑和七下西洋运载茶叶、瓷器和丝绸从刘河港(太仓)起锚出发,经福建某港停靠补给,能不能认为该补给港就是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呢?其实,任何港口都可以有自己船只从本港到乙港,换言之,任何港口都可以有所在地船只“始发地”概念。但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之争,过多地带有“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载有丝绸、茶叶、茶器的船只从这里出发”的心理;
二是理解“海上丝绸之路”不能不以绝对航线定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应该有广义和狭义航线之分。理论上把东海和南海航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条航线,这只是狭义概念。而从渤海、黄海等北方诸港始发运载丝绸、茶叶和瓷器到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的航线,应在广义海上丝路范畴内(来自朝鲜半岛和日本的遣隋、遣唐和遣宋使至少有一半活跃在这条航线上);
三是有诸多专家提出质疑,认为“南海一号”中所运载瓷器并不是广东所产,所以不能成为广东省海上丝路申遗的标志。这种看法未免过于狭窄。众所周知,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西安),不能因为西安不产丝绸、茶叶和茶器就不能申遗。草原丝绸(茶叶)之路的始发地在东口(张家口)和西口(杀虎口),也不能因为骆驼和马背上驮的不是本地产丝绸、茶叶和茶器而不能申遗。所以,作为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船上所载物品是否与本地产品没有直接关系;
四是“海上丝绸之路”与申遗港口规模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这需要从货物贸易、开埠历史、文化交流等诸多体现进行综合考量。港口规模大不等于历史悠久,港口规模小也不等于没有丝绸、瓷器和茶叶贸易以及文化交流。
单一港口承载不了海上丝、茶之路的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与海上茶叶之路始发地,只要与“唯一”和“发源地”这样的关键词无涉,其叫法都应该成立。
时下,一些港口为挖掘当地茶文化历史资源,正兴起一股申请海上茶叶之路“始发地”称号之风,这自然是件于茶文化发展有利的大好事,但问题的关键是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上茶叶之路”始发地呢?谁也不能肯定,谁也无法肯定,理由很简单,讲历史原因,一个比一个都久远;讲文化因素,一个比一个更出彩。所以,在考证极为困难的情况之下,有与没有都存在。
中国古代与海上丝、茶之路相关的主要港口:
开埠于南朝时期的泉州港(古刺桐港),已有1500多年历史,也被人称作“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因有印度僧人拘那罗陀先后两次到泉州西郊九日山上翻译《金刚经》,后由泉州乘船回国,开启了泉州港的历史。唐代,泉州已有专门管理海上贸易机构,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繁盛,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宋会要辑稿》记载:“国家置市舶司于泉、广,招徕岛夷,阜通货贿,彼之所阙者,丝、瓷、茗、醴之属,皆所愿得。”文中所述,证明当时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酒等,同为重要的贸易物品。但好景不长,泉州港从明清开始逐渐衰落,其海上通路被厦门港取代,也就是说“子港”代替了“主港”。
开埠于汉代的徐闻港(湛江),之所以被人称作“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还是源于《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于是,广西合浦港、广东徐闻港一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来认知,现在有许多资料均已默认,再说得保守一点,有人把它确认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笔者以为,仅凭《汉书·地理志》这几句话来断定“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实在欠妥,因为,中国在汉代乃至之前开港的古港有很多,仅仅因为有“杂缯”字样就可以断定是中国的始发港吗?2001年,在广东湛江曾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得出了共识:徐闻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始发港”与“始发港之一”相去甚远,概念不同,可导致意义亦不同。
开埠于春秋末年扬州古港,吴王夫差筑邗城开邗沟,便揭开了扬州作为港埠的序幕,在中国航海和水运史上举足轻重。至盛唐,扬州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一个相当发达的著名国际大港,大食、波斯的航商侨居者有数千人之众。早在鉴真东渡带去丝绸、佛经、医书、中药和茶叶之前,朝鲜和日本的遣隋、唐使者就已经携带了中国物品(包括茶籽、茶叶)归国。按照2005年7月12日“今日扬州”刊文说,唐代联系中外的南方诸港口以扬州和广州最为重要。那时,扬州港是对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家直接通商的口岸,并和南亚、西亚的林邑、昆仑、狮子国、波斯、大食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较多友好往来。至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始发港诸多资料,可参阅由中国航海史研究会、人民交通出版社主编的《扬州古港史》一书。
开埠于秦汉的广州港(古番禺港),目前是被人喊得最响亮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口。唐宋时期,“广州通海夷道”是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由番禹(今广州)出发,经徐闻港(今广东徐闻县内)、合浦港(今广西合浦市内),过南海和马来半岛海域,进入印度洋和印度半岛南部海域,到达斯里兰卡。其形成时间最迟不晚于公元前二世纪末或公元前一世纪初。这一点,在《汉书·地理志》也有记载。广州港还有一点不同于其它港的,是在明清“禁海”时间段,唯一没有被禁海的港口,其在海上丝绸、瓷器和茶叶贸易得以常态性和持续性。即便如此,同样有人对广州港“发祥地”提出质疑(余庆绵: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质疑.《羊城今古》 2002年第1期26- 27页)。
还有一些古港不一一介绍。
在中国,千年以上的古港有许多,而且都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由北向南,辽宁、天津、河北、山东 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之地,古港云集,如今,有些古港消失了,有些古港更名了,有些古港让子港替代了,但却不能抹杀其在“海上丝绸之路”抑或是“海上茶叶之路”的历史地位。究竟哪个港口是发祥地?或是始发地?目前而言,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史料是最充分、最给力,这是一件很难说清,也很难理顺的事情。
不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茶叶之路”,是否作为始发地的评判没有标准可言,是以建港历史为准?还是以出土文物为准?是以运载第一箱丝绸为主?还是以运送第一罐茶叶为准?是以文化交流为准,还是以货物交易数量为准?哪一个港口不可能都占全,还是回到那句话:哪一个港口也承载不了“海上丝路”和“海上茶路”的文化含量。当务之急,需要凝聚全国所有古港共识,葆有战略思维,保持协调一致,以大局观念为重,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超越一时一隅的“始发地”的局限,为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茶叶之路共同申遗。
参考资料:
《“海上茶路”到底哪里始发?》(舒曼)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豹鹿岛 溪克而)
编辑:夏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敲黑板|一座非常可能会考的城市
中国三大港口,一直影响世界也改变着历史,中国繁荣就跟它们有关
海上丝绸之路
古时海丝起点,今日世遗瑰宝——中国泉州再现光芒
海上絲綢之路[maritime silk route](2)
石狮千年“海丝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