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寒湿还是湿热体质?90%的人都搞错了

看中医时,我们常能从医师口中听到诸如“体质湿热”、“寒湿”之类的词汇。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有人埋怨“我湿气太重了”。

但你真的知道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吗?如何判断自己是“寒湿”or“湿热”呢?

1

运脾 胜湿 论苍术

国医大师颜德馨老先生在他的《运脾胜湿论苍术》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到故事:


据“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治脾以防治肝病,亦颇所获。忆1962年春,余肝病急发,除输液外,复投保肝一类滋腻品,造成湿困成饮,白沫痰盈碗,转氨酶高至500单位,乃按土壅侮木例投苍术合五苓散,一月而瘥。旋悟保肝不如健脾之义,历年来遵此旨治疗肝病多例,如沪上“甲肝”流行之际,对出院病人皆以“苍术片”预后,疗效满意。

看完颜老用除湿健脾的“五苓散”治好了自己的肝病的故事读后感:

1、 苍术真是除湿届的除湿机啊!

2、“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个中基考试必考的,果然真实不虚!

2

现代人十个里九个湿,啥是“中焦湿证”?

吴鞠通的《温病调辩》里讲的很清楚: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1. 湿,分寒湿、湿热两种

2. 湿的形成,有从外部传来的,也有脾胃失运,湿从内生

3. 寒湿一般比较普遍占80-90%,湿热占10-20%

问题来了,占“湿”比例80%的寒湿重了身体会怎样?

也就是怎样判断你是否是寒湿体质?如果有一下之一便是了!

1、身体沉重——通常我们会觉得发困、身体发沉、没精神,有些人总觉得头上带了个帽子。

2、身体阴冷——我们会觉得四肢发凉、面色灰暗、发青、发紫。

3、身体发霉——各种皮肤病多发:在上是风疹、头藓、湿疹;中是各种胃病、噁心、食欲不振、消瘦;下是阴囊湿疹、脚藓。

4、身体长菌——各种细菌、病毒极易感染。

5、身体腐烂——各种炎症、溃疡长期不愈。

6、身体经络不通畅——痛经、长囊肿、长肿瘤了。

7、身体肥胖——尤其是下半身,湿气趋下,寒湿日久,带脉松弛,中医形容其为“腰部溶溶如坐水中”“腹重如带五千钱”。

8、抑郁,你抑郁、你抑郁了,我发现临床很多明确诊断抑郁症患者大部分是寒湿体质!

符合一条,基本你就是“寒湿”的童鞋了,如果要确定下来,还要看看舌头(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

9.此外,小腹部赘肉的增多也能作为一个测定寒湿的标准。

好了,关于湿中之主力“寒湿”的判断,说到这里我要去镜子前照一下我的舌头,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夜深了,我再写下去,估计阳寒湿很快就会来跟我结交拜把子。

下面说湿热。

这位想混进寒湿队伍的,被我一把抓出来,你看这么红的舌质、厚腻的黄苔,典型湿热

湿热会有哪些表现:

1,脸总像洗不干净。面色发黄、发暗、油腻。

2,牙齿比较黄,牙龈比较红,口唇也比较红。


3,容易生以脓包为主的痤疮,红肿疼痛较明显。


4,口干、口苦、口臭。汗味大、体味大。


5,大便燥结或者粘滞不爽。小便深黄色,异味大。


6,容易紧张、压抑、焦虑、发怒。


7,如果人瘦,则身上容易生疽(深度浓肿)。


8,湿热严重者会出现:脘闷腹满,恶心厌食,肝区胀痛,发热怕冷交替,尿频、尿      急,涩少而痛,腹痛腹泻,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

以上几点,中1点+湿热舌头便是!

你为什么会是湿热体质:

1.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比如菲律宾、热带雨林


2、经常吃辛辣,油腻,烧烤,煎炸,冰冷食物


3、有吸烟、喝酒、熬夜习惯


4、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


5、肝炎病毒携带者


6、过度进补

3

湿热体质人容易产生的疾病

湿热体质人容易产生的疾病:(即使没有,也要警惕预防)

1.皮肤问题: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脓包痤疮、毛囊炎、疮疖肿毒等。或者下半身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癣、股癣、脚癣等。

2.肝胆系统疾病:携带肝炎病毒、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

3.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在过度疲劳时较易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4.筋骨肌肉疲劳。容易腰酸背痛,浑身酸痛。

5.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血糖,血脂过高都可以归结为湿气重浊。

4

祛湿的四大禁忌

1.凉食冷饮

夏天到了,女生们都喜欢喝冷饮、吃冰激凌。这种习惯是非常不好的。吃多了会让肠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出现停滞,吃在里面聚集在体内成为湿气的温床。个人建议平时在事物上添加点葱姜蒜,来减弱食物中的寒性物质。

2.经常吹空调

炎热的夏天,相信大家没有空调都不行。但是空调却最容易让湿气出现。整天待在空调房里,湿气就潜移默化在你身边。个人建议尽量少吹空调,有时间也可以多运动。

3.熬夜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熬夜晚睡睡会导致脾虚,一个充足的睡眠能够使我们精力更加充沛。小编建议晚上11点前就入睡,第二天起来不仅是工作生活更有效率,整个人都更加轻盈。

4.嗜酒

适量喝酒是有益的,但是喝多了就会加重体内的湿气,从专家的角度来说,酒会助邪湿,尤其是对女性来说,应当尽量避免接触酒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验谈:用自然的方法,修炼你美貌的极致(4)
滚蛋吧!湿气君
天涯女中医
湿气重,分清寒湿和湿热,学会3招锻炼法,祛湿不困难
孩子身体里有淤堵?趁着春天赶紧调!
痘印 黄褐斑 面瘫 抗衰老 痛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